一代歌后,39岁跳楼身亡

分享至

2009年10月31日,陈琳看着好友张强,80年代一度很红的女歌手为自己做的一桌子菜,眼睛发红:“许久没有好好吃过这样一顿饭了,这种感觉好温馨。”

吃完饭,张强拿出吉他给她弹。‍‍‍‍‍‍‍

陈琳一碰到吉他,眼泪就往下掉:“我都好久没有碰这东西了。”

当晚深夜,趁张强熟睡的时候,陈琳从楼上跳了下去,生命永远停格在了39岁。‍‍‍‍‍‍‍‍‍‍‍‍

01

1970年,陈琳出生于重庆一个公务员之家,她是家里的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在陈琳10个月大的时候,把她送到了外婆家寄养。直到6岁那年,她才被父母接回身边。‍‍‍

在性格养成的童年里,寄人篱下的生活,让陈琳比同龄小孩更敏感、也更脆弱。‍‍‍‍‍‍

然而,似乎性格敏感的人,在艺术上的天分总是会高一些。‍‍‍‍‍

6岁的小陈琳,很喜欢跟父亲去听京剧,父女俩在外面没听够,还经常在家对唱《打渔杀家》。这一唱,就把陈琳带入了音乐的世界里。

一天,单位准备组织一场文艺汇演,父亲问女儿要不要一起唱一段,陈琳拍着手说好呀。当天,父女俩上台来了一段《家住安源》,赢得了满堂喝彩。

从此以后,不少人对陈琳父母说:“你家孩子真有天赋!”‍‍‍‍‍‍‍‍

因为这些话,父母把陈琳送进了曲艺培训班,打算好好地培养女儿的艺术天赋。

1985年,少女陈琳考入了四川舞蹈学院学习曲艺专业。毕业后,她进入四川曲艺团,捧起了铁饭碗。

因为唱功极佳,表现出色,三年之后她成了曲艺团的“当家花旦”。

彼时,港台音乐在大陆风靡一时。受这股风潮的影响,陈琳也想出去闯一闯,她不想整天老是唱团里的传统戏曲,而是想唱出自己的心声。

当陈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后,毫不意外地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去唱什么流行歌曲,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有什么好?

但陈琳性子倔,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拉不回来。她自己一个人从成都来到北京,开始了艰苦的驻唱歌手生涯。

尽管彼时的陈琳毫无名气,但由于她的演唱风格带着都市女性疏离清冷又不乏感性明丽的色彩,外加慵懒随性的嗓音中带着一层质感的穿透力,这让她的身边很快聚集了一批歌迷。

1992年,一个平常的晚上,陈琳就像往常一样登台演唱。‍‍‍‍‍‍‍‍

在台下,她发现一个男人喝着酒,一直盯着自己,眼睛炯炯有神。‍‍‍‍‍‍‍‍‍‍‍‍‍

演唱结束后,陈琳又在后台看到了这个男人。‍‍‍‍‍‍‍他一见到陈琳,立即露出笑容:“您好,我是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王晓京。”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家对“经纪人”知之甚少,王晓京已经是杰出的制作人、经纪人,捧红了很多巨星级的歌手。

他成功地策划过崔健的第一场个人专场演唱会,还有崔健的全国巡回演唱会,“他把这个不谙世事的摇滚天才从地下带到地上,成为影响中国当代文化进程的旗手。”

当时,王晓京制作了一首歌《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他去找那英唱,但被对方拒绝了。‍‍‍此后,他又找了许多人,但没有一个符合他的要求。‍‍

郁闷的他,便走进一家酒吧喝酒解闷,没想到,阴差阳错地听到了陈琳的歌声。‍

如获至宝的王晓京,很快便与陈琳签约。

就这样,陈琳的人生轨迹在王晓京出现后,发生了重大转折。‍‍‍‍‍‍‍‍‍‍‍‍

02

1993年,陈琳的第一张专辑《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正式面世,创下了150万张的销售纪录。

这在当年,堪称是华语乐坛的一个奇迹,被音乐界权威杂志《音像世界》评为“1993年度国内最佳专辑”。

出道即巅峰,陈琳不久便拿遍了各大音乐奖项,一跃成为了新生代最红的女歌手之一。

次年,她又出版了第二张专辑《请别再说爱我》。遗憾的是,这张专辑并没有将《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的辉煌延续下去,意外遭遇寒流。

彼时,陈琳也和王晓京在音乐理念上产生了分歧,双方的合作在两年后正式终止。‍‍‍‍‍‍‍‍‍‍‍‍‍‍‍‍‍‍‍‍‍‍‍‍‍‍‍‍‍

解约后,她很快被竹书文化的沈永革挖走,这人可比王晓京厉害多了。‍‍‍‍‍‍

早些年,沈永革在日本著名唱片公司JVC,一直做到了公司的高层。看到国内音乐市场的风起云涌,便回到国内创办了竹书文化。

眼光独到的他善于发掘艺人,先后缔造过黑豹乐队、轮回乐队、哈雅乐团、杨坤、中国辣妹、简迷离等多位明星和组合。

1996年,沈永革签下了陈琳,他给出了承诺:“我不会让你唱不爱唱的歌的”。‍‍‍

就这样,陈琳成了竹书文化继黑豹乐队与轮回乐队之后的签约艺人。

沈永革没有食言,他花重金为陈琳量身定做了诸多符合她特质的作品及专辑。

“陈琳不同于其他女歌手,她对自己的音乐定位非常清晰.........那种知性冷静美、走路都踩着节奏、浑身透露出的超前摇滚朋克气质,可以说是当时国内独一无二的,甚至是走在内地流行音乐审美前列的。”

在沈永革的精心打造下,陈琳很快迎来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巅峰时期,她甚至和那英平起平坐,她的巡回演唱会足迹,更是从新加坡奥地利,一直延伸到了北欧的瑞典丹麦。

当时,华语乐坛群星璀璨,大陆有田震、毛阿敏,香港有王菲、郑秀文,台湾有陈淑桦、孟庭苇等,但是这依然无法掩盖陈琳一代歌后的光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沈永革成就了歌后陈琳。两人的关系,也在一次次的亲密合作中,有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最终,沈永革将陈琳这个歌后娶回了家,世人皆赞他们是“天作之合”。一个会唱歌,一个会制作,陈琳不红,简直天理难容。

而陈琳也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归宿,她疲惫的身心终于可以得到暂时的安歇,但她高估了沈永革对自己的爱。

自从成名后,陈琳的生活就像上了发条,日夜不停地转。‍‍‍‍‍‍‍‍

身为老板兼丈夫的沈永革,给她安排了满满当当的各种演唱会、综艺、访谈和各种通告。‍‍‍‍‍她每天不是在录音棚录歌,就是在去赶各种通告的路上。

“他真的是一个工作狂,我希望他的步子再慢一些,步子再放慢一点,可以再松弛一些。”‍‍‍‍‍‍‍‍‍‍

陈琳渴望沈永革能够慢下来,和自己好好地过一过普通的夫妻生活。可是,沈永革显然不这么想。‍‍‍‍‍

2005年,陈琳在录歌的时候,突然呕血被送进医院。她醒来后,对沈永革说:“我累了,我们要个孩子吧。”‍‍‍

沈永革低头不语。‍‍

此时的陈琳正当红,如果结婚生子,事业势必中断,这对于她及其背后公司都会产生不小影响。‍‍‍‍

沈永革的沉默让陈琳心寒,但更让她心寒的还在后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