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贼王黄瘸子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他曾横跨17省,足迹遍布全国36条铁路线,在八十年代因为偷窃在全国家喻户晓,被称为天下第一偷,中国贼王,全国一把高手。他结交天下盗贼,以贼会友,聚集天下神偷,更是被称为贼王之王。


天下无贼的编剧看完他的故事,受到启发后,创作了这部经典电影,片中黎疏就是以他为原型改编,他就是黄庭利,也被道上人称为黄瘸子。
黄庭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很多案例被法制期刊发表,民间也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但在这里,咱们要对以往的说法做一个纠正。
就是他并不是新中国第一个因为盗窃罪被销户的人,就算是扒窃,他也不是第一个,更不是唯一一个,他最终是以惯窃罪被处以销户。
而在他之前,随便搜一搜,就有很多因为盗窃被判销户的。比如,1983年的3月2日,广东省遂溪县黄略公社文车大队的杨荣,因为盗窃罪被广东高院裁定销户。
1983年8月12日,武汉市23岁的冷国安,因为盗窃罪被判处销户。
还有他的团伙成员霍树明,1983年在火车上一次掏包拿走4700元,被捕之后,死不认账,也不交代同伙,态度顽抗恶劣,同年,在上海被判销户并执行。
而且,这件事也直接导致1984年的其他成员落网之后,胆战心惊,全盘交代。
还有就是1983年的形势,因为偷东西被销户的就更多了,所以说盗窃销户第一人这个称号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要说黄庭利是贼王之王呢?因为他的起点在哈尔滨,这个城市因为历史和驻地人口组成复杂的原因,在中国刑侦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在这里,不论是相关部门和悍匪,都更加厉害,那个年代,一个外地人要想在这个城市黑道立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黄庭利却能在这里一统贼江湖,并且带领人马杀出东北,横扫全国,降服各地贼首,荣登一把高手宝座,贼王之王真是实至名归。
他一手组建了南下支队、北上支队、鬼队和女队四支队伍,组织被破获时,被捕成员就有100多人,但实际上,他们的规模能达到400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咱们之前讲梁旭东时提到的张红岩,在他的组织中,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喽啰,但在漏网之后,变成了长春著名的大哥,足以见得组织的强大。
各队的作案地点主要集中在当时全国的36条铁路线上,也有一部分入室盗窃和集市掏包。最辉煌的一次是在沧州东郊大集市上,那是群贼齐动,一片浩劫。
黄庭利出生于1947年10月13日,山东省沂南县大庄乡后梁村人,小学文化,但在那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没有天灾,说不定还能有个挺好的发展。
但在1960年,他的老家闹饥荒,吃不上饭了,13岁的黄庭利跟着几个同乡踏上了去往北大荒的火车,来了个闯关东。
车上,他和同乡对东北充满了向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心想着吃饱饭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年纪轻轻的黄庭利还是很有气节的,下车之后,同乡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见到吃的就抢,但黄庭利没有,他对着正抢东西吃的同乡呸了一口,说道:再饿也不能抢别人的东西,真是给山东人丢脸!
紧接着,他转车到了牡丹江850农场,投奔他的堂兄黄廷顺,靠着干体力活混口吃的,坚持了两年,他攒下了600块钱,心想着该回家一趟孝敬下父母了,便坐车到了哈尔滨,中转回山东老家。
可哈尔滨都没到,两年的辛苦钱就不翼而飞,一个15岁的孩子,他当时真的是很无助,钱找不到,他只能裹着破夹袄瑟瑟发抖在火车站乞讨,连春节都是在火车站过的。
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凑够了车票钱,回到了山东老家,可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这次的火车站乞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刚开始也没有人给他钱,于是他就骗说自己爹妈没了,无家可归。这下钱嗖嗖就来了,于是他决定回到东北,以火车站为家,座椅为床,开始他幸福的乞讨生活。
于是,一连四年的时间,他把整个东三省跑了个遍,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火车站,都是他工作和睡觉的地方,虽然说没有赚到大钱,但是油嘴滑舌撒谎骗人的功力练的是游刃有余,并且还练就了一副投机取巧见缝插针的心态,完全不是几年前那个很有气节的少年了。
六十年代中期,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遍地都是斗志昂扬的小青年,对于19岁的黄庭利来说,这可是个良机,因为可以随便的打砸抢。
他立马找到一个造反团,领了红袖标带上,就开始专门打办公室,冲进屋里,咣当一棒子,打开抽屉,粮票,揣着,钞票,拿着!

就这样,因为勇猛凶狠,他还成为了小青年中大名鼎鼎的山东王。下半年,上面发布了支持小青年到处跑的通知,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来四九城交流一些经验,吃穿住行一律免费,由政府出资补助,相当于旅游了。
还是全程免费,一条龙服务的,那服务态度比旅游团好多了,而且还不用报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是横扫天下,所向披靡。
这时候的黄庭利是如鱼得水,到处跑期间,他是游遍了国内的各个城市,真真切切的开了眼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黄庭利学会了掏钱包偷东西,还认识了一个小伙,就是小萝卜张青海。
但这个时期的黄庭利,还不算是入行,只能算是有个当贼的意向而已,每天主要的兴趣还是旅游加上瞎胡闹。
1968年的一天,黄庭利在广州的流花湖公园救了一个刚被几个造反派糟蹋的白雪,给了她钱,还一顿安慰,成了白雪的恩人。
但黄庭利对她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就算黄庭利后期成为了贼,在这方面也没有那么不地道,这里主要是说白雪从此踏上了贼道,而前期还不是黄庭利这一伙的。
白雪和黄庭利在暴风雪雨中算是认识了,但他们并没有发展那种关系,这个时期的旅游打砸不会太长久,只不过是运动初期的一个引导方式而已,大势已定以后,这些毛头小子就得靠边站了。
1968年年底,又是一纸通知,所有知识青年都要上山下乡,去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同时也帮助农村建设新天地,成千上万的小青年被敲锣打鼓的送上了火车,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但他们这里面大部分人是迫于压力,本身是不想去的,这里边就包括黄庭利,她在外边混了那么久,打死都不想回农村。
1969年,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又去了牡丹江850农场。但这次去850农场,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正义的少年了,天天想着往外跑,根本没有心思干活。
1970年4月,有一天,他又跑到城里溜达,在返回的火车上,他心情很好,得意的靠着绿皮火车的大门,一边抽着小快乐,一边哼着小曲。
正在嘚瑟,火车突然启动,把他从车上甩了下去,右腿瞬间被卷进了车轮,因为剧烈疼痛,当时就昏迷不醒了。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右腿膝盖以下已经被截肢了,左腿也有轻伤,但并无大碍,这就是黄瘸子残腿的由来。
醒过来后的黄庭利,内心非常崩溃,年纪轻轻,一条腿没了,在那个年代,这方面的相关赔偿措施都很不健全,就算有,他也一点儿都不懂,跟他第一次被人偷走两年的辛苦血汗钱是一样,他很无助。
但那次他再气愤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抓不到小偷,但这次就不一样了,腿虽然丢了,但他抓住了拿走他腿的人,他内心的想法就是,你们把我的腿整没了,你们就得管我,不管我,我就一直躺着。
就这样,他一直赖着,后来给他做了一条木质的假肢,又给了他1000块钱,就让他赶紧滚蛋。
他这是一条腿,不是苞米棒子,不能就这么打发了,后来,他在医院一躺就是两年,直到1972年,铁路部门自己出台了一些补偿规定,又给了他1000块钱。
按照当时的规定已经很过分了,再不走人家就来硬的了,没办法,黄庭利只好带着剩下的1900块钱离开了医院。
出来后,他没有回山东老家,也没有回850农场,而是留在了灯红酒绿的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两三个月的时间,身上的1900块赔偿金就被他挥霍一空。
没了钱,他就继续去铁路部门闹,但人家已经给过他两次钱了,不会再给他第三次了。咱们前面说到的规定,只是铁路部门自行制定的,真正的赔偿法是在1994年才颁布,所以这时候也根本无法可依。
像这种伤人的事件,受害人和责任部门只能是拉锯战,这边想要赔偿,想让一辈子管着,那边则是一拖再拖,最终就看谁挺不住。
就这样,黄庭利走上了漫长的上访道路,平时不是在火车上蹭吃蹭喝,就是在火车站信口开河,凭借着残疾的身体,乞讨生活,火车站和各路火车成了他的家。
久而久之,他就出名了,所有列车上的人都知道那个黄瘸子,无赖一个,自己闹去好了!

黄庭利在不坐火车的时候,主要靠在火车站乞讨为生,前几年走南闯北的历练给他练就了一身胡编乱造的本领,在火车站广场上,他每天是声泪俱下,加上一条断腿的加持,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所以每天收入不菲。
但在每个圈子都不好混,乞讨也有不少同行和混子来闹事,不过对于黄庭利来说,当年小青年时,山东王的身份也不是白给的,谁敢欺负他,他就拎着拐棍跟人拼命!
这种飘荡的生活一直维持到了1975年,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人,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因为他整日在火车上混吃混喝,而且油嘴滑舌,车上的乘务人员和乘警根本就拿他没有办法。
而且,他常日在火车上游荡,也学会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伎俩,但手法低劣,上不了台面。
但他的这种做派和手法,却被一个老头看在眼里,相中了他,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
这个老头就是沧州鹰,真实姓名可能是叫徐延福。此人是河北沧州人,身材干瘦,干了一辈子的贼,从民国时期就开始四处盗窃,在偷盗这方面可以说是身怀绝技。
但他的习惯是独来独往,而且非常低调,作案频率不高,没钱了就摸包,够用了就老实待着,一辈子混个吃喝不愁。
这年纪大了,无依无靠,就想寻摸个徒弟,也好有个照应。这天,黄庭利在车上掏了一个人的钱包,刚刚脱身,就有人在后面拍了他一下说:小伙子,钱包没钱你还拿呀?
黄庭利一愣,回头看了一眼沧州鹰,赶紧打开钱包,果真是一分钱没有。大惊之下,他就赶紧问:老先生,你想干什么?
老头笑着告诉他:你要是想学顶级手艺,下车之后跟我走。
黄庭利料定此人是高手,下车后就跟着沧州鹰进了一个饭馆,几杯下肚之后,老头挑明了说:我叫沧州鹰,行窃一生,从不失手,今天你跟我见面算是缘分,铁路这块儿宝地,财富取之不尽,你要想学,我就收了你。
黄瘸子当即下跪认了师傅,三年时间下来,黄庭利在火车上苦练技术,果然不负名师所望,手法练到了炉火纯青,甚至青出于蓝。
但在一个问题上,黄庭利始终不能遵从师命,那就是沧州鹰想让他接班,两人吃独食,而黄庭利却想结交天下豪杰。
这一点上他始终不肯让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天生就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喜欢结交朋友;第二,他家父母兄弟基本上等于六亲无力,从小到大没有给他多少关爱,所以特别在意外面朋友的关照;第三就是受瞎胡闹活动的影响,人生就要轰轰烈烈,自己振臂一呼,后面的兄弟云集,何等威风!
可他是威风的,沧州鹰却心寒了,留下一句:你小子早晚要出事,好,既然我管不了你,那么我们师徒的缘分就到此为止。
之后便杳无音信。
1978年的这一天,沧州鹰不辞而别,消失在人海之中,可还没等黄瘸子伤感,他便又得一员大将。
他最早结识的小罗锅张青海,给他介绍了一个牛人,也是日后团伙的二号人物,军师闫一夫。
这可是个重量级人物,山东省乐陵县画楼乡闫家村人,1929年10月3日出生,1948年他考上了本地的师范学校,那个年代属于高等学府了。
但是,他只读了一年就偷偷的跑了,混了两三年之后,于1953年来到了吉林省白城市,凭借一张海宁小学的介绍信,参加了东北人民大学的社会招生考试,结果轻松过关,进入了生物系读书。
毕业之后,当了两年的高中语文老师,1959年,他没有办任何手续,消失了将近20年。
这段时间里,只有一次可查的记录,就是他曾在571次的火车上,偷了一个旅客的包,下车后去站前的物品寄存处存包,直接被逮个正着。
进了局子之后,他用了顾萧山这个假名,从此只字不提以前的经历。
闫一夫的性格十分古怪,他跟任何人,包括落网后面对相关部门都绝口不提自己的往事,就是谁也别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他整日行踪不定,独来独往,但你要跟他交流,那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能!
他永远是一副稳重的智者形象。在你面前看世界和看问题,永远是悲观和深谋远虑,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50年代的大学生,那在当时的社会绝对的人才。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大学毕业后不甘心只做一个老师,不满足于现状,心中一直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业,所以一咬牙一跺脚就跑了。
最终,他跟了贼王黄瘸子!

但这个老先生混迹江湖数十载,也没混出个人样来,到了天命之年,还是孑然一身,一直没有结过婚,并且从来不靠近女色,也不是同性恋,谁也摸不透,我们只能从后面他的一些行为和言语中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人。
1978年,闫一夫在东北偶然认识了小罗锅张青海,在沧州鹰不辞而别之后,张青海就把他介绍给了黄庭利。
黄瘸子认识闫一夫之后,暗自惊喜,这时候,他太需要一个这样的军师了,以往兄弟虽然多,但那些人都是些不上档次的小贼。
想一想宋江,想一想刘备,身边都有一个谋士,那么这样的人不能错过,所以他就竭力邀请闫一夫做他的军师,一起干大事。
而老闫也终于有了个能让他干点大事的名头,两人便一拍即合。之后,这两人的合作还真有点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思。
黄瘸子对老闫的策略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即使不听的时候,那也是必须保持十分尊重的态度,而老闫则是风里来雨里去,我不会给你黄瘸子鞍前马后,但是四处打探消息,安排行动流程以及安顿后方的工作,由他全盘接受,也是忠心耿耿。
经过闫一夫的指点策划,黄庭利彻底放开手脚,撒欢可劲作,他把所有道上兄弟都集合起来,先成立了两个队,南下支队和北上支队。
这个南下和北上,取意于1935年中共红军内部的一次战略上的分歧,周总理建议往北占领陕西,而张国焘建议往南在四川建立根据地。
而在黄庭立的队伍里,以哈尔滨为起点,南下支队是贯穿东北,往河北、山东、河南等方向的火车沿线上活动,据点设在河北沧州的那老赵家里。
北上支队是大庆、北安、海拉尔等方向的铁路沿线上,据点设在大庆的伊利尔家里。
另外还有一个神秘的队伍,外界叫狼队,内部没有明确称号,就叫做女队,主要是由女贼和家眷组成。
女贼们有时候跟男贼打配合,有时候也独立作案,他们的行动不局限于火车上,有时候也进行入室盗窃。
为首的女贼老大是整个团伙的三号人物,妮大王王金玲,其他重要的角色有之前我们说过的白雪,还有孟小波、洋娃娃等,后面我们都会做详细的介绍。
女队成员除了直接作案外,还有一些提供情报和帮男贼打掩护的工作,而这些统一由妮大王统一协调。所以说,从工作的职能范围来看,女队涉及的范围更广。
1979年,32岁的黄庭利摇身一变,再次出现在哈尔滨火车站前,这次,他西装革履,手持精致木杖,金丝边黑墨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短短四年,他俨然已经不是站前那个衣衫褴褛、低三下四的乞丐黄瘸子了。
就在他四下张望的时候,突然,小罗锅张青海就来到了他身边,热情的问道:老大,可算见到你了!
张青海这几年跟着他跑前跑后,等于一个助理的角色,负责处理杂七杂八的琐事。黄庭利随口说了一句:我来办点儿事,找个人。
小罗锅嘿嘿一笑:大哥,我可知道你要找谁,是不是二丫?
他和黄瘸子太熟悉了,从老大的眼神中就猜到了他的想法。二丫原名杨桂兰,是哈尔滨江北一个农村的姑娘,看外表既淳朴又善良,但是一张嘴,马上让人大跌眼镜,满嘴都是东北脏话,心眼比铅球还实在,就是傻妞一个。
她常年在火车站卖瓜子,黄庭利当年在站前乞讨的时候,两人认识,虽然卖瓜子赚不了几个钱,但黄庭利有难的时候,他总会伸出援手。
现在黄庭利飞黄腾达了,回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二丫娶回去当压寨夫人。
小罗锅话锋一转,直接说了:大哥,我这次回来联系上了不少朋友,都听说过你的,他想找机会请大哥吃顿饭。
黄庭利顺嘴就问:他们都什么人?
小罗锅说:跟我认识的几个入行都十几年了,个顶个技术没问题。
那人品呢?
小罗锅就说:绝对够义气,一旦要是吊脚进去了,打死不乱步,嘴严的很,你就放心吧大哥,靠不住的人我是不会推荐的。
黄瘸子一想,也对,小罗锅跟自己这么久,他的眼力确实可以,况且最近军师和自己商量过,要再发展一些人,组建一个专门去各地的农村集市上偷包的队伍。
因为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嘛,这都过去十年了,农民的兜里也有点儿银子了,如此看来,这顿饭还真得去吃。
然后,他从兜里掏出500块钱就递给了小罗锅,当时也说了:晚上六点,太阳岛餐厅,我请客。
小罗锅接过钱,临走的时候,笑眯眯的告诉他:大哥,二丫就在那边卖瓜子呢!
黄庭利这才想起来,找二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黄庭利重新戴好墨镜,拄着拐棍就向广场走去。

黄庭利回到阔别多年的哈尔滨火车站广场,如今的黄瘸子,凭着高超技术,摇身一变,已成为贼界大哥。
这天,小罗锅张青海与当地各路高手约定在太阳岛餐厅会面,商讨合作大计,但主角黄庭利在赴会之前,先得去见一见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孩二丫。
跟张青海吩咐完后,他拄着手杖走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一身花布衣服,身前一个布袋子,装了半袋瓜子,瓜子上立了一个掉了茬的玻璃杯。
看到这一幕,黄庭利一股心酸涌上心头,多么好的女孩,这花花世界,还是一无所有时那份纯真的感情最好。
想到这儿,他稳定了一下情绪,上前问道:瓜子多少钱?
一毛一杯。
黄庭利抓了一把,又问:哪儿产的?
地里产的。
谁不知道地里产的?
二丫心里想着,这是来找茬来的,抬头刚要张口骂,黄庭利把墨镜一摘,嘴里一边噗噗吐着瓜子皮,一边乐,二丫这一瞅:我当是哪个王八犊子呢!黄瘸子,就知道你三条腿,啥时候变成四眼狗了?
黄庭利虽然现在已是贼界老大,但二丫这么骂他,他一点儿也没生气,反而觉得这二丫一点儿没变,还是当年的她,更坚定了带她走的决心。


黄庭利瞅瞅他:二丫,别干这个了,跟我走吧!
你现在是狗戴帽子装人了是不?忘了跟姑奶奶要钱的时候了?别整那些没用的,你要钱多就给我扔点儿!
行,来,亲一口给你一块!
呸!
二丫一口唾沫就吐到了黄瘸子脸上:不要脸!
俩人就这样跟小孩儿似的闹了起来,闹累了,二丫仔细打量了一下黄庭利一身的装扮,问道:你现在真发财了?
不跟扯淡了!
说着,黄庭利把西服往外一翻,一沓钞票在里边揣着。二丫眼睛都看直了:你真有本事挣大钱?
那当然,走吧,带你挣大钱去!
黄庭利说完,拽起二丫就走,二丫还不忘背起她的半袋瓜子,黄庭利一把薅过来,顺手就扔进了垃圾桶。
时间接近中午了,黄庭利直接领着二丫进了火车站附近的饭店,点了锅包肉、地三鲜、红烧鱼、肉丝拉皮,还来了八两水饺,这一顿饭,在那个年代,简直比过年还奢侈,给二丫吃的肚皮溜圆,心花怒放。
吃完饭,黄庭利又带着二丫去了哈尔滨著名的秋林公司,买了一身白色连衣裙和一双白色凉鞋,换完衣服的二丫,马上有了一种乌鸦变凤凰的感觉。两人从商场走出来,情不自禁的胳膊就挽到了一起。
到了晚上五点,黄庭利和二丫杨桂兰,溜达到了哈尔滨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又在斯大林公园漫步了一会儿,然后他们就坐上了小船,穿过松花江,往著名的太阳岛餐厅去了。
两人刚下船,小罗锅已经在江边迎接了,说集合了20多个当地的高手。随后,他们进入餐厅,小罗锅张青海大喊一声:贵客黄大哥驾到!
黄瘸子和二丫在小罗锅的指引下,像当领导一样,一边微笑,一边摆手,直接就往包房里走,屋里20多人,见到黄庭利是立马起身,热烈鼓掌。
一边的二丫被这场面吓坏了,嘴里嘟囔着:你是他们爹呀,对你这么好。
黄庭利瞅了二丫一眼,到位后又看了一圈,真是啥样的都有了,然后两手一挥,大家安静了下来。
小罗锅就开始挨个介绍,这个叫夏华,工作经验五年,兼职卖服装,那个叫毛小五,工作经验十年,业余卖鸽子,那边的叫奔特流,这个叫三歪子,等等等等。
黄瘸子很绅士,一一点头,然后大家就开始边吃边喝边交流。通过了解,这帮人都是哈尔滨各个区的扒手出身,基本上都进去过,出来后也没有啥正经工作。
现在赶上形势变好了,他们就开始做小买卖,这做买卖了,就得出差坐火车,然后就发现了火车线路上这个好活,逐渐发展成了擅长夜间作战的铁路扒窃团伙。
但他们的手法一般,再加上前面有抓的,后面有同行竞争,所以困难重重,急需一个高手带他们步入一个更高的台阶。
交流间,黄瘸子也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你们这帮人的老大是谁。问到这个,大家都有点儿支支吾吾,含糊不清了。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叫小傅的人,此人号称是哈尔滨贼王,虽然手法不错,但是很年轻,管理水平不足,志向也不大,不适合干大事的材料。
但黄大哥就不一样了,江湖传闻,可以双手同时掏两个人的包,不仅单腿可以跳火车,还可以边骑自行车边掏包,而且从不失手。最关键的是黄大哥够义气,所以兄弟们都想跟着黄大哥混。
听完以后,黄瘸子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举起一杯酒说道:听小罗锅说,大家之前吃了不少苦头,咱们都是苦命的人,没啥说的,瞧得起我黄某,咱们就兄弟齐心土变金,以后跟着我苦练技术,发财指日可待!
大家听完是欢呼雀跃,下面一个叫朱小福的第一个高举酒杯,高喊:黄大哥万岁!其他人也是随之呐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气氛一下子推上了高潮,黄瘸子此时也是心潮澎湃,我黄庭利今天也是过把皇帝瘾,虽然不是真的,但咱就是要干个天下第一。
这时候,门咣啷一下开了,站在门口的不是别人,正是名义大哥小傅。小傅原名李玉发,还有个化名叫李玉芳,后来也成为了黄瘸子团伙的重要人物。

之所以叫小富,一是取了富裕的谐音,再一个就是姓傅,寓意着幸福。他1953年出生,辽宁省海城县赶王公社人,长得清秀帅气,打眼一看,根本就不像是干这行的。
但他的社会经验不次于黄瘸子,从小到大靠的就是偷和骗,并且玩的很大胆,冒充高官衙内,骗钱骗物骗女人。
他前面的两个媳妇,一个是在老家海城骗来的,另一个是在抚顺骗来的,而且还给他生了孩子,当然了,后面还有,咱们后面再细讲。
此人虽然技术好,但性格孤傲,并且事业的重心常常都在女人身上,所以,大家有一种跟他走不到一起去的感觉。
但他在哈尔滨的圈子里号称贼王,确实在黄瘸子之前是没人能超越的。
今天的饭局他早就有所耳闻,而且他和黄瘸子在四年前也有过交集。
那时候,黄庭利刚刚学艺不久,跟李玉芳在火车上,同时盯上了一个奶牛老农,当时老农的几千块钱放在上衣兜里,用别针都给别的死死的。
黄瘸子在旁边转悠半天,没有机会下手,但是李玉芳拿着一把折扇,风度翩翩的就来到了老农身边,用折扇啪的打了一下老农的左肩:哎,苍蝇!
这老农一回头的功夫,他的右手在老农的上身轻轻一挑,钱就到手了,然后,就有个提箱子的女人从他身边挤过去,这一脱身,钱就给转移走了。
这个打配合的女人就是洋娃娃,按照规矩,扒窃完之后应该马上撤离,但李玉芳不是,一刻也没有离开老农的视线。直到老农发现钱丢了之后,他依然坐在旁边谈笑风生,看笑话,非常淡定。
直到下一站下车,他才从容离开,出站后与洋娃娃会合。可两人刚走了一会儿,黄瘸子就追了上来,走到他旁边低声说:你手法不错,只不过这天窗挑开了,应该盖上。
李玉芳停下脚步,黄瘸子没理他,一瘸一拐的就走了,李玉芳看着他的背影,心想:我刚才这是撬了同行一单,一个瘸子,能咋的?
你敢想吗?四年前你撬了人家一单,四年后,这个瘸子大张旗鼓的要给你的全班人马都撬走。
话说回来,李玉芳听到这帮小子欢天喜地的喊万岁,鼻子都气到耳朵根了,径直走到黄瘸子身边,夺过旁边的空碗,就倒了半碗奶酒,对着黄庭利使劲一比划:干了!
黄庭利从他一进屋就看出来了,这是过来找茬的呀!但转念一想,我怎么都是客人,就这么跟你干了,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就说道:兄弟,要论喝酒,我甘拜下风。
李玉芳马上回应:听说老兄走南闯北,手法无人能比,今天我特来领教,干了这碗再说。
黄庭利一听,这是挑明了要叫板了,这满屋子人都想见识他的手法,想服众,这场决斗再所难免,啪的一举杯:好,多谢小富兄弟抬举,这碗我干了,但咱们先说好,我的本事不在酒里。
听完,李玉芳从兜里掏出一沓火车票,往饭桌上一拍:好,喝完大家上火车。
黄庭利看了一眼车票,再看看满屋子的人,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随即起身,掏出一沓子钱也往桌上一拍:小罗锅,酒菜结账,另外,每人两条云烟!
说完,然后转身就走,一屋子人是异常兴奋,两大高手对决即将展开。
黄庭利转身出去了,这时候,他差点忘了二丫,二丫急眼了,追上黄瘸子,使劲捅了一下说:你装什么王八犊子,一人两条烟,多少钱呀?
黄瘸子回头瞪了他一眼:闭嘴!说完,接着一瘸一拐往前走。奔去车站的路上,大家商量着,制定了具体的规则:一是为了公平起见,火车得过了四九城才可以出手;二是为了互不影响,两人比试,其他人不准出手打配合;三是为了减少干扰,旁观的人都是裁判!
这趟车除了他俩,任何人不能出手,大家装作互不相识,如遇盘查,皆为商人。约法三章之后,大家自行登车。
但在上车之前,黄庭利没有要李玉芳的车票,而是又单独买了两张软卧车票,带着二丫上了软卧车厢。
小罗锅就在硬板车厢跟大家解释说:黄大哥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坐车从来都是自己买票。
上车之后,黄庭利倒头就睡,但给一同上车的二丫可兴奋坏了,那个年代,她哪里见过这个场面?软卧,他看看这儿,摸摸那儿,兴奋的睡不着觉,想想自己一毛钱一杯的瓜子,再想想黄瘸子刚才一掷千金的状态,心里想着跟黄瘸子以后发大财的场景,过了好半天才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另一边的对手小傅李玉芳,尽管是帅的一塌糊涂,但还是要跟这帮小子挤硬座,大家打牌打到后半夜,困了的就去睡了,唯独李玉芳一个人在车厢连接处抽烟。
他当时心想:这不公平呀,你黄瘸子输了最多就是拍屁股走人,我要是输了,以后就要单兵作战了,手底下的马仔就没了。
以前这帮小子虽然给我孝敬的不多,但我也算是丰衣足食,旱涝保收,这要是被你拿下了,以后我就只能靠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狠狠的把烟头掐灭,嘀咕着:过了北京,一定要找个难度大的,让黄瘸子先出手,他搞不定我再出手,你黄瘸子要是输了,我非得让你跪在地上给我叫哥!
李玉芳盘算了一夜,时间到了第二天临近中午,火车总算是到了北京。按照规矩,这就可以找目标下手了。
黄瘸子这边睡了一夜,养足了精神,正在看风景,李玉芳则开始在各个车厢寻找目标。

这时候,在火车过了一站之后,他就发现刚刚上车的乘客里面有个胖子,这人拎了个大包,但她对手上的包很不在意,但上车的时候,李玉芳发现她的右腿部非常鼓。
随即,他上前试探,趁乱顶了一下这个很鼓的位置,这个胖子对这个位置非常警觉,立马就躲开了,于是,他断定这胖子把钱藏在内裤里了。
上车以后,这个胖子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右腿靠近窗户一侧,左面还有另一个乘客,想要下手,难度很大,而且只能等他睡着,但这个人根本不睡,上车就开始吃吃喝喝,精神的很。
李玉芳转悠了一会儿,感觉这个难度很大,先推给黄瘸子吧,他要是拿不下我再出手,如果我也搞不定,至少算个平手。
于是,他就叫来了小罗锅,让他去转告黄庭利,小罗锅找到黄庭利说:大哥,小富看上了一个,这个人把钱缝在内裤里了。
然后小罗锅把这个人和他座位的情况都跟黄庭利详细的讲了一下,黄庭利听完,就跟小罗锅说:你告诉小富,我黄庭利从来不抢食,他如果成了,我就服他,不成再来找我。
这时候,黄庭利料定这个活小傅肯定干不了,所以他先踢回去。但做这个决定很难,需要知己知彼,并且有很强的自信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结果,小傅果然是难以下手,他在那个胖子附近转悠了半个小时,愣是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于是硬着头皮又给黄庭利踢了回去。
他想,这黄瘸子肯定也搞不定,最多是个平局,再找下一个目标呗。于是,小罗锅又把意思传达回去了。
黄婷丽听完后,微微一笑说:小罗锅,你给我准备点儿东西,一个是准备一套你们这些人里最破的衣服和鞋,然后再弄一个破包,越破越好。
这个简单,你稍等,马上拿过来。
不一会儿,小罗锅就把东西给拿过来了,黄庭利把这身行头换上,在车厢交界处等着,等火车在天津站停完再次启动时,他破衣嗖的装作刚刚上车,一瘸一拐的走进了那个胖子所在的车厢。
群贼看见这时黄大哥要出手了,异常兴奋。全都凑到了这个车厢等待表演。黄庭利来到胖子的座位旁边,头不抬眼不睁,一屁股就坐在了旁边地上。
胖子一看是个瘸子,赶紧把头扭到车窗一侧看风景,心想:这万一让我让座可咋整,跟我要钱咋整?
黄瘸子这边坐下以后,把头一埋就开始睡觉,嘴里还直哼哼,给人的感觉,那是人畜无害,看见了还得退避三舍。
就这样,火车很快到了沧州站,黄瘸子突然醒了,迷糊的揉了揉眼睛,慌忙问胖子:这是到哪儿了?
胖子一脸嫌弃的白了他一眼说:沧州。
哎呀,我这咋还睡过站了呢?
说完,赶紧爬起来就要下车,胖子这时候还蒙在鼓里,很瞧不起的哼了一声。
众贼看黄瘸子要下车,这一定是拿下来了,也都跟着下了车。小罗锅则赶紧去软卧车厢叫二丫下车,到站后,大家三三两两就走出了火车站。
黄庭利哈哈一笑,把破衣服和钱往李玉芳手里一塞:一共6700,小兄弟,你点点,这是一张一张瞪出来的!
原来,黄瘸子在装睡的时候,用破衣破包挡着,手伸到了胖子腿下面,用刀片把裤子剌开,一张一张把钱瞪出来。
这下李玉芳算是服了,小罗锅也跟着高喊一声:都服了吧?
大家欢呼雀跃:黄大哥万岁!
然后,黄庭利吩咐小罗锅:先把兄弟们带到大老赵家,我随后就到。
然后,黄庭利就领着二丫先去了一个招待所,把二丫安顿好后,留了点儿钱,告诉她不要乱跑,晚上我再来找你,然后就动身去了大老赵家。
这个大老赵家就是南下支队的根据地,咱们前边也讲过,大老赵真名叫赵新华,长得五大三粗,原来是干驴肉马肉生意的,就是去乡下收这些肉到城里来卖。
有一次,他收了一头别人偷的牛,刚杀完还没卖,相关部门就找上门来了,后来给他定了个购脏罪,判了劳教三年。
再后来,他想办法出来了,但他对相关部门一直怀恨在心。1975年的一天晚上,他在路边救了一个叫徐发的人,这个徐发原来是哈尔滨的窃贼,被捕之后越狱跑出来受了伤。
赵新华当时在路边看到他的时候,要送他去医院,他怎么都不去,赵新华就感觉他不对劲,心想着先救回家,有机会敲个竹杠。
就这样,给人先带了回去,回家之后,两人越聊越投机,感觉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赵新华就改变了主意,给请了医生,在家里精心治疗。
等治好了,徐发就给他老家的老婆发了封电报,说速来沧州答谢恩人。而徐发的老婆是谁呀,正是黄庭利案的又一个主要成员,孟小波。
这个孟小波可真不是一般人,他是黄瘸子团伙的女队中唯一会武功的。那么战力如何呢,举个例子说,一般的两三个男人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的技术也很过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割开别人的口袋掏钱。
孟小波接到老公的电报,就带着1000块钱来到了赵新华家,之后,赵新华家也就成了他们两口子落脚的地方。后来,他们又认识了包括前面提到的白雪在内的一批哈尔滨的窃贼,再后来,他们听说了黄瘸子的大名,就投奔到了他的门下。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同伙就到大老赵家来落脚,而他们也会把自己的部分收入拿出来答谢赵新华,最后就由黄庭利成立了南下支队,把这里作为南下支队的根据地。
之前我们讲过,黄庭利之所以赴之前的太阳岛餐厅之约,就是因为军师闫一夫跟他提出,要专门成立一支针对农贸集市的队伍,所以他之前就跟大老赵打了招呼,让他研究一下农贸集市的情况,到时候汇报。
这次,黄瘸子直接拉着队伍过来,就是要好好策划一下,准备行动了。黄庭利到了这个根据地,大老赵正忙的不可开交,这一下来了20多人,又得准备酒菜,又得忙着招呼黄瘸子。
黄庭利往过啪的一来,问道: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赵新华取出一张沧州地图:准备好了,你瞅瞅。
这地图上,标注了沧州所有集市的位置,旁边还标了日期和往返车次。大老赵一边比划一边说:这里是卖牛的,这里是卖米的,对了,这几个集市的小相关部门也都打点完了,放开干就行。
黄庭利边看边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边研究着就到了饭点儿,大家纷纷落座。这时候,李玉芳也想明白了,眼下大势已去,唯有俯首称臣才有后路!
他第一个举起酒杯:今天亲眼见识了黄大哥的手艺,小弟甘拜下风。从今以后,我就跟着黄大哥走南闯北,其他兄弟谁有二心,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说完,咔的一口就把酒干了,然后就有人附和:黄大哥是一把手,你就是二把手!
黄庭利也站了起来:承蒙兄弟们服气,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当仁不让了,以后大家苦练技术,一起发大财!
几杯酒下肚之后,黄庭利好像想起点儿什么,当时就说了:听说兄弟们善于搞晚上的火车,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不如咱们这支队伍,就叫做鬼队?
众贼听完,一片叫好声,这群孤魂野鬼般的家伙,之前干这个行当,一直被黑白两道鄙视,现在他们终于有了队伍,有了靠山,眼前的大老赵家就好像是水泊梁山的聚义堂,而黄瘸子在他们心目中,那就是宋江和林冲的结合体,大家是既佩服又尊重。
而这次成立的鬼队,后来也一直是几支队伍中规模最大的,队伍成立了,黄瘸子自然要给他们安排任务,他把大老赵之前准备的地图拿出来,指着上面的东郊大集跟李玉芳说:小傅,明天你就带着兄弟们去露一手,咋样?
大哥,您就瞧好吧!
李玉芳赶紧得令,黄庭利继续补充:上面都打点好了,大家放心掏,万一掏响了,有我顶着,南下支队的有谁在,明天也都跟着去,谁要是表现的好,另有重赏,我在家等着你们回来庆功。
东郊大集,即将面临一场浩劫!
而黄庭利在酒足饭饱之后,还有自己的大事要办,跟兄弟们都交代完,他回到了安排二丫的招待所,他要等夜黑风高之时,回旅社办自己的事,什么事呢,当然是找二丫结束他32年来的单身之苦!
但当时是1979年,那个年代,自由恋爱都算时尚了,牵个手都得偷偷摸摸的,更何况他和二丫恋人关系都没有确定,他就是骗二丫出来做生意的。
所以,要想拿下二丫,一步步来,根本来不及,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霸王硬上弓了。
但这招在那个年代很冒险,那个年代这么干可能就被销户了。但这是黄瘸子,贼界大哥,为达目的,没有这点儿魄力,那能行吗?
他把心一横,要么抱得美人归,要么痛饮黄泉水,销户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二丫床上死,做鬼也风流!
想着想着,他就走到了二丫的房间门口,管不了那么多了,就这么办!稳定了一下心情后,他就敲门进入房间。
二丫看他这么晚才过来,一顿埋怨:死黄瘸子,你咋才来,我一个人不害怕吗?
黄庭利根本就没管她,进屋就关门,插销一插,一把撕开了自己的上衣,露出了他那并不发达的胸肌。
二丫被他的举动整懵了,倒退了几步,瘫坐在床上,六神无主的说:你要干嘛?
那还用问吗?
不行,你别碰我!
黄庭利继续脱掉裤子,摘掉假肢;谁说不行呀?说完,就如饿虎扑食般扑了上去。
二丫就是嘴上骂黄瘸子:你个犊子,骗子,不是人!
骂着骂着就没有声了,完了就开始哼哼唧唧了。第二天早上,黄庭利睁开眼,还在回想着昨晚的销魂时刻,二丫已经洗漱完了,她摸起黄庭利放在床头的菊花牌日历手表说到:我的。
黄瘸子一听,直接就说了:我再给你买个新的。
这时,他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至少不用担心被销户了。再次安顿好二丫后,黄庭利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往东郊大集去了。
这次的大集,18个镇子的村民基本都去了,各种农产品应有尽有,非常热闹。大老赵已经早早把鬼队20多人和南下支队的十几个人都带过来了,而他,装成了一个卖鸡蛋的,背了一个大筐,上面一层是鸡蛋,下面的草垫,底下大部分空间用来收集这帮小子偷来的钱物,这就等于是统一上交管理了。
黄庭利来到大老赵旁边,低声问:战况如何了?
大老赵说:刚来一会儿,已经掏了12个。
黄瘸子张口喊道:鸡蛋太贵了,不买!
说完,小手一背,像领导视察似的走了,一边走一边还和农民们聊聊天,深刻感受到了时代进步的红利,农民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