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17年毛主席“穷游”借宿寺庙,方丈留下两个预言,没想到成真了

0
分享至

提起寺庙各位肯定能联想到各种“高僧”,尤其是在武侠小说中这些得道高人不仅能一语破天机,还能点化他人,预言今后之事。

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学生时期和朋友穷游”借宿寺庙,便得到了方丈的点化,方丈还留下两个预言,也道出了一行人的人生轨迹。

这位高僧究竟是何人,为何能准确预言,事情还要从1917年说起。

一、穷游中的寺庙奇遇

1917年北洋政府割据军阀混乱,而此时的毛主席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他对于当时政府和社会非常关切,立志求学探索国家的出路。

而在学校中,萧子升和毛主席两人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出自同一“师门”,还是湖南老乡。外加两人在思想和学问上,都有着相同的目标,因此两人便成了挚友

比毛主席大两届的萧子升,家境却和毛主席截然不同。萧子升父亲是留洋归来的老师,其弟弟是当时有名的诗人,萧家也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

到了1915年,萧子升从学校毕业后,成为了长沙楚怡学院的老师,而毛主席仍然在就读。但两人的联系并未中断,经常以信件往来。

到了1917时,正值暑假期间,毛主席秉持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精神,计划穷游湘江。在毛主席将计划告知昔日的老友后,萧子升也欣然答应一同前往。

两人身上分文不带,只准备了一些换洗的衣服和纸笔,便踏上了旅程。

两人从长沙出门,计划跨过湘江去到宁乡。而抵达湘江边时,两人便为如何渡江犯了愁。好在这时一位船家正从远处赶来。

随着船只的驶近,两人看准机会一跃上船。刚开始船家并未多言,等将两人带到江岸时,船家也开口管两人要路费。

可穷游的二人哪有钱财,看两人是学生模样,身上又无钱财,无奈的船家也只能让两人免费下船。

这时已临近晌午,两人一早上未曾吃饭,肚子早已咕咕作响。在商量后两人决定沿着江边的人家,挨家挨户去讨要一口吃的。

沿岸的村民虽然好心,都给二人一些食物,可正值壮年出头的两人,这些食物根本无法填饱肚子,一连讨要了四五家这才勉强吃饱。

眼看着这样讨要下去不是办法,两人便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以自己的长项来赚钱呢?于是毛主席拿出纸笔,写下了一首诗。

拿着诗寻找大户人家拜访,兴许人家欣赏诗词,还能卖一个好价钱。就这样两人边走边聊,找到了沿岸的一户书香世家。家中的家主对于毛主席的诗词非常欣然,不仅让两人留下吃饭,临别时还给了两人40文钱。

这下几天的饭钱都筹齐了,两人心满意足再次踏上旅途。可到了晚上,住处又成了问题,两人决定在岸边席草而睡。

可睡到一半,蚊虫叮咬外加昼夜温差,两人这一宿可谓是异常难熬。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又该继续赶路了。

毛主席也不禁感叹:“没钱的日子却是艰难,但只要肯动脑,问题也会成为答案。”

几日的路程,两人来到了宁乡一带。在前往宁乡县城的路上有一座名为“密印寺”的寺庙,两人决定前往寺庙拜访一番。

起初看见风尘仆仆的两人,寺庙的小僧人以为是乞丐,拿出一些斋饭给两人。但这时毛主席称想要见一见方丈,还拿出了两人事先准备好的拜师贴。

小僧人这才知道两人是前来求学的学子,于是将两人带入前院。过了几分钟,只见一位年事已高的僧人走出,邀请二人进入后院。

在简单的洗漱就餐后,两人得知方才的老者便是寺庙的方丈。还没等两人开口,方丈便说:“想必你就是毛润之,这位便是萧子升吧。”

方丈准确辨别出两人后,两人满脸不可置信。“方丈之前从未见过我们,是如何辨别的呢。”毛主席问道。

见两人难以置信的表情,方丈笑道:“你们拜师帖上,一人一个字占满三格,而另一人三字占满一格,这便是答案。”

方丈的一番话语,让两人对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知道两人是学子后,方丈便问到两人如何看待西方和如今社会的区别。

对此毛主席直言:“西方虽然发展迅速,迈入了经济社会,但百姓也为衣食住行所困,倘若一生都在困在经济欲望中,那么人生也没任何意义。”

接着毛主席又言:“当下就要想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再去追求理想的世界主义。只要每个人将精力和体力结合在一起,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方丈听闻此言后也是点头称赞,还说从毛主席的身上看到了领袖的气质。在交谈结束后,方丈留下了两个预言。

他称毛主席是面相贵不可言,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伟业。同时方丈还称两人日后作为必然不同,有可能会分道扬镳。

当时两人并未将方丈预言放在心上,借住一宿后两人继续踏上旅程。过了几日暑假临近尾声,两人打道回府,继续回归到校园中。

二、好友殊途

这一次的穷游,让两人的眼界更加开阔,同时也对社会和国家的看法有了改观。1918年,萧子升、蔡和森与毛主席一同创办了“新民学会”。

在新民学会的推动下,当时许多文化青年纷纷加入其中,毛主席也结识了多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并且还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这也让无数青年得以灌输新思想,以“积极、奋斗”的理念去实践人生。作为总干事和主要干事的两人,也是新民学会中的中流砥柱,但五四运动后,两人也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思想流入中国,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毛主席就是其中一员。但与此同时,远赴法国的萧子升,却不认同这种思想,他更加偏向于“蒲鲁东主义”也就是无政府主义。

结束赴法留学后的萧子升回到长沙,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新民学会召开了一场会议,也正是这场会议,让两人不同的思想急速碰撞。

会议中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还就新民学会的去留问题展开了讨论,毛主席主张取消新民学会,让原本的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之中,而萧子升则认为要保留新民学会,坚决反对解散。

这一次会议两人不欢而散,也为两人决裂埋下了种子。到了1921年,湘江上的一次会议,两人爆发了最激烈的争吵。

虽然理念不同,但毛主席一直想和这位多年的老友站在同一战线上,一直向萧子升灌输马克思和中国共产党的理念。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要一千年,也不要一百年,只要三四十年,中国共产党就能改变中国。”毛主席给出了鉴定的承诺,但还是被萧子升拒绝。

三、方丈一语成谶

自始至终,萧子升就无法接受马克思主义,甚至认为毛主席之言可笑至极。这次会议结束,两人彻底决裂,新民学会也就此解散。后来的萧子升加入了国民党,还担任了国立北京大学委员以及农业院院长职务。

其实在学生时代,两人不同的性格,就注定了日后的道路不同,而密印寺中的方丈也正是从这点预言两人的分道扬镳。

学生时代里,毛主席给萧子升起了一个外号叫做“萧菩萨”,他对待人和事都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在思想上萧子升更是害怕暴力革命,不想流血牺牲。

但一个国家,要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个有担当的政府,国家又怎会强大。最终的结局也正如方丈所预测的一般。

在全国解放之后,萧子升和国民党一同来到了台湾。几年之后,萧子升又远赴乌拉圭教书。在此期间,毛主席一直惦记着这位老友,还写过几封信给萧子升,想要劝他回到国内。

但每一次等来的都是萧子升的拒绝,后来我国文艺团前往乌拉圭交流,团长借此行也希望和萧子升见一面,但始终没有等到萧子升的出现。

后来萧子升还发表过反对大陆,反对共产党的言论。在尼克松访华期间,他还出面想要抹黑共产党,组建“青年反共团”。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2个月之后萧子升也在乌拉圭离世。

遥想当年两人穷游湘江意气风发,身无分文但思想却富足。只可惜萧子升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没能跟随着伟大的领袖,一同为新中国贡献。

结语:

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正是有了毛主席这样的伟大领袖,中国才有了希望,革命之火才能燎原。

时至今日,毛主席的伟大思想仍然在引领每一位中华儿女前行。而出身书香门第的萧子升,从小到大都有放不下的“架子”,他也不会相信工农大众能改变中国。

但事实证明,“一切敌人都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吾爱纪实
吾爱纪实
人性有善恶,世界分黑白
1352文章数 41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