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别死亡之谜:率领2万蒙军歼败10万俄军,却死于保加利人之手?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哲别(?-约1224年),又译者别、只别、遮别等。蒙古帝国初期名将,蒙古别速部人,原名只儿豁阿歹。降铁木真后,改名“哲别”(意为“箭”)。

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与者勒蔑、忽必来、速不台号称“四狗”。元太祖六年(1211年),从成吉思汗攻金,充先锋。十四年,从成吉思汗西征与速不台攻略阿塞拜疆、谷儿只、阿速、钦察、斡罗思诸部,直至克里木半岛。归途中病死。

“蒙古的神箭陨落了。”成吉思汗在哲别死后发出悲叹。

这位战功赫赫的铁骑统领,一生峥嵘,可病逝时,史书却对此语焉不详,给无数人留下巨大遐想空间。

他因何病而死,又究竟何时逝去?一个个谜团,都指向了一个答案——萨马拉湾战役。

图|哲别雕像

开国功臣由来

哲别事实上并不是他的本名,还在效力泰赤乌部时,他还是只儿豁阿歹。

《射雕英雄传》里,是这样描述哲别与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见面。

“那黑袍将军已冲近土山,弓弦响处,一箭正射在铁木真颈上,接着又是一箭……从马胸插入,直穿没羽,那马扑地倒了。”

当然,文学作品总是带有夸张色彩,不过只儿豁阿歹确实在他们二人的首战中,便一箭射中成吉思汗的爱马,他的英勇也不难窥见。

不过,泰赤乌部战败,只儿豁阿歹无处可去,思来想去,又同他人一块投奔向成吉思汗。

面对成吉思汗询问,是谁杀了他的爱马,只儿豁阿歹当即痛快承认,并表示:“大汗若能免我一死,我愿誓死相随,以余生以报恩。”

成吉思汗闻言大受感动,不但当场收下,并且特意为其改名为哲别,意为箭簇。

至此,哲别正式成为成吉思汗手下一名大将。

图|成吉思汗画像

他始终不忘他在成吉思汗面前所立誓言,在统一蒙古诸部时一直担当先锋,骁勇善战,屡建奇功。

因此,他与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一起被称为“蒙古四獒” ,成为了成吉思汗任命的95个千户之一以及蒙古的开国功臣。

而那场极有可能隐藏着哲别死因的萨马拉湾战役,事实上也脱离不了成吉思汗对他的重视。

西征导火索

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开始蒙古第一次西征。

图|蒙古三次西征路线

这次西征所涉及的地域辽阔,横渡东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大陆,各个国家也对蒙古这次西征留下了不少相应的史料记载。

这也为解开哲别死亡之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不过这些还是后话了。

事实上,蒙古国的牺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场意外。

远在一年之前,也就是1218年,刚刚灭掉西辽的成吉思汗,正准备休息养生。

为此,他还向新的邻国,也就是中亚的花剌子模,寄去信件,表示修好意愿。

成吉思汗言出必随,当即他就派遣了一支商队前往该地,考虑到该国信教问题,上面的成员也都是由伊斯兰教徒担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可没有想到商队刚刚入境,便被当地政府认为是间谍,非但将商队所带来的财物全部没收,还当即将所有的商队成员全部处死。

图|花剌子模地图

这下成吉思汗彻底愤怒,他不再抱有修好意愿,而是决议率大军亲自征讨花剌子模。

在无数的铁蹄下,蒙古大军很快便完成了自己的复仇。

1220,花剌子模彻底灭国,而国王摩诃末则被迫逃离故土。

于是,成吉思汗便派遣哲别与速不台,率领2万人军队,向西追击逃亡的国王摩诃末。

并且在军队出发之际,成吉思汗与哲别和素不台相约,三年后他要看到他们两个带领军队重回故土。

这两名大将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只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摩诃末很快因为惊吓过度,在逃亡的路中死在里海的一个小岛上。

图|第一次西征路线

不过,摩诃末的死亡,并没有阻止哲别与速不台的前进脚步。

他们没有停下,而是决定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西进军。

毫无疑问,他们的实力足以支撑他们的决定。

一路上,他们成功攻克了波斯西部的众多城池,而后顺着路线一路北上迈入高加索地区。

强大的军队实力以及不断依靠战胜掠夺提供的战略补给,配合上哲别和速不台高超的军事谋略,他们的军队称得上是无战不胜。

不过,败于他们的高加索及钦察人也不会轻易放弃抵抗,两个战败国也就此联合起来,决意抵抗蒙古军队的入侵。

哲别和速不台很快制定好了方案,他们派遣使者前往钦察部落,带去了许多金银珠宝以及一封示好的信件。

图|西征绘图

“我们身为同一部落的人,只有阿兰人(即高加索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或许是被财物打动,又或许是实在畏惧蒙古军队的实力,钦察人果然背弃了同盟,撤回了军队。

而哲别与速不台则是迅速战胜了孤立无援的阿兰人,并且又立刻率领军队追击,溃散逃开的钦察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