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年龄最小连环杀人魔,11岁连杀两名男孩,出狱却写书晚年幸福

分享至

今天的案件,凶手却是一个长相可爱的女童,她在三个月时间内以残忍的手段连续杀害了两名男童,杀人那一年,她只有11岁。

在很多凶杀案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女童,总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她们手无缚鸡之力,柔弱不能自理,往往成为暴力的牺牲品。可这起案件中的凶手,小小年纪却展现出令人窒息的可怕理性和对生命的漠视。

她的童年到底遭遇了什么,1968年那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是什么让她犯下如此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件?

纽卡斯尔市,位于泰恩河下游,也是英格兰著名的港口城市。在十六世纪,随着煤矿业、重工业的兴起,它一度成为了英国的核心城市之一。

然而和很多极度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一样,重工业的衰落会导致人口流失、经济衰退,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带来的后续问题就是治安混乱和随处可见的贫民窟。

1968年5月25日下午3点左右,几个来自贫民窟的男孩在一栋废弃楼房里玩耍,突然在楼上一间房子里看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口鼻处满是血迹,已经没有了呼吸。

警察匆忙赶到,发现男孩衣服完好,脖子上有淤青,身上没有被殴打过的痕迹。现场有一瓶阿司匹林,经化验没有毒性。法医经过尸检后给出了结论,受害者死于机械性窒息。

男孩名叫马丁·布朗,是个懂事可爱的小孩,出事那天早上,他吃完早餐帮一岁的妹妹穿好衣服,得到妈妈允许后才出门玩耍。

马丁出事后,邻居们都极为震惊,大家想不通的是,一个仅有四岁的男孩,身上也没有钱,究竟是得罪了谁遭此横祸。

就在邻居众说纷纭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马丁死后两天,他所在的学校遭到非法入侵。教室干净的地面被弄得乱七八糟,洁白的墙壁上写有四句歪歪斜斜的话,内容令人触目惊心。

“杀死马丁的人就在附近!”“所有的娘娘腔都该死!”“没错,是我杀了马丁。”“我还会回来的。”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凶手的挑衅,可等警察仔细调查后发现,墙壁上的每一个单词都包含两种不同的笔迹,有些看上去很是幼稚,警察觉得,这或许是孩子的恶作剧,于是没有再继续调查下去。

由于找不到凶手,又考虑到当地的治安环境,这起案件最终只能不了了之,那时候,谁也没想到,马丁的死只是开始,并不是终结。

时间来到7月31日,距离马丁死亡刚过去两个多月,3岁的布莱恩·豪出门玩耍迟迟未归。哥哥帕特担心弟弟安危,带着几个经常和弟弟一起玩耍的小孩四处寻找布莱恩的下落。来到一块废墟附近时,一个小女孩指着废墟问帕特,布莱恩会不会去了哪里?

帕特很了解弟弟,布莱恩是个爱干净的孩子,绝对不会去乱糟糟的地方玩耍,他摇摇头,带着孩子们继续往弟弟经常玩耍的地方走去。

可警察正是在那堆废墟里找到了布莱恩,他被一堆枯叶覆盖住,脸色发青口吐白沫,脖子上有明显的掐痕,头发被割得乱七八糟,下体和大腿内侧均被割破,肚子上有一个大写的“M”字样。他们还在现场找到一把已经破损的剪刀。

法医检验后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布莱恩肚子上的字母,似乎出自于小孩的手笔。

警察根据这一线索开始对住在附近的所有小孩进行调查,从一千多名小孩中挑出了十多个具有嫌疑的孩子,其中有两个女孩的反应非常奇怪。

首先是一名叫做诺玛的女孩,警方谈起布莱恩时,她一直露出诡异的微笑,完全看不到一丝难过。

按理说,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突然死亡,身边人应该会觉得忧伤,再不济也应该流露出害怕的样子,可这个女孩的笑容看上去格外瘆人,警察对此很疑惑,询问她的家人才知,诺玛的精神状态似乎和正常孩子有些不同。

另外一名女孩名叫玛丽·芙罗拉·贝尔。和诺玛不同,她回答警方问题时很镇定,说自己最后一次见到布莱恩是在中午十二点,后来遇到刚吃完饭的诺玛,就和布莱恩分开玩耍了。

看上去,长着一张可爱圆脸,看上去很有礼貌的玛丽似乎没有嫌疑,为什么警方却还是把她列为重点调查名单呢?

前面说到,布莱恩哥哥帕特曾带着几个小孩寻找弟弟,其中有一名女童曾建议他去废墟那里看看,这名女童正是玛丽。

连亲生哥哥都坚信弟弟不会去废墟,为什么这个女孩会认为布莱恩就一定会去那里呢?更重要的是,玛丽指向的地方,就是布莱恩陈尸之处。正是这一可疑举动,让警方注意到了玛丽。

几天后,玛丽主动告诉警察,案发那天,她见到一个陌生男孩拿着把剪刀出现在布莱恩经常玩耍的地方。这个回答,让警方又一次确定了玛丽有重大嫌疑。

对外公布案情时,警方没有提过现场找到剪刀的事情。这意味着,玛丽哪怕不是凶手,也是布莱恩死亡现场的目击者。

很快,诺玛和玛丽被带到警局,她们给出了两份完全不同的口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