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按:从9月30日开始,我在每天连载我的大学日记,参见:
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研究的素材,同时也算是给我自己留存下历史档案备考。
0
本次内容提要
这次要发布的是我大一下学期暑假中一段时间(1999年7月25-31日)的日记。
这段时间,我从学校回到家中,通过读书、社交、访友和思考,产生了不少心得。
这期间的思考方向和所获心得,比起刚上大一的时候,明显聚焦了很多,也“升级”了很多。
刚上大一的时候,尽管没有方向,身陷迷茫,但自己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只是记录下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比如对于吃饭问题纠结不已,为人处世方面感到欠缺,常常过得并不快乐,甚至感到空虚乏味……
而经过了一年的探索和思考,终于逐渐找到了核心问题所在,开始聚焦在人生观和未来方向上来进行思考了。
这个时候,即使读书和谈话,也都会围绕着这个中心,使得我在这方面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建立起来的某些观念也越来越强化了。
尽管这一年的过程很艰辛,也很漫长,效率不高,但终归好在有了一些成效,让我摸到了一些门道。
当然, 我还是相信, 如果有懂人生懂规划的过来人来指导我,我可以走得更快一些,不必受那么多痛苦,也不必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所以,我现在来做这个工作,即通过生涯规划,引导青少年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就是 希望弥补我当年的遗憾,同时也因为我自己经历了这个过程,有过切身体会,知道如何来引导青少年,能够解决他们的人生方向问题。
另外,我在这段时间的社交活动中,也 感受到了社交的好处和必要,在与人交往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
还有,意识到要投入实际的生活,丰富生活的感受,而不能什么都去书中找答案。
不得不说,这都是我相比于之前的成长和进步,不能一直只知道埋头读书,而不会生活,总是做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
我也希望各位同学以我为鉴,不要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要以为只会读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改变观念,改变习惯, 走出书斋,投入生活,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成长吧!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会生活的人!
以下是本次要发布的日记正文:
1
以人为镜,认识自己
7.25:
24日晨到家了,发现没给母亲、外婆带礼物,是一大错误。
回家才记起25日是母亲生日,赶紧在上午去街上了,从百货公司买到的一瓶香水35元,如果母亲知道一定不会高兴,但我决定将来有经济能力了给她准备真正高档的礼物。
跟同学通了电话。
下午在××家里,与7位初中同学聚餐。大家都很怀念旧时光。
桌上有人不停地开低级玩笑(这是他们的一贯作风),而我成了男生中的“正派”人。
他们认为我庄重、正统(不肯与他们“合污”)。我知道自己应该保持本色,坚持操守,洁身自好,但也应注意在外的表现,随和,投入一些,不要让人觉得那么古板,而且,不能太小气。
晚与父亲谈了不少,关于学校、社会中的交际。
我是认识到了,做一个让人人满意的人几乎不可能,保持清高会得罪一些人且办不成许多事;八面玲珑又会让人觉得你圆滑、虚伪。
涉世之后,许多观念都要变,曰之为“适应社会”。
书斋文人往往一心读书,拒绝更新观念,结果迂腐、古板、思想滞后,这可不是在积极地生活。
而实际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丰富阅历,开阔眼界对治学有很大裨益。
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我自己也多次重复,但往往在钻入书堆后便难以自拔,有意无意地将自己隔离封闭了起来,结果常常慨叹人世变化之快,自己知识之浅薄。
好了,现在认识到这些问题,证明我开始成熟起来。
那么,就把这本“私人写作”的结束来作为一个成长的里程碑,同时开始我的新阶段的生活吧!(2023.10.30注:当时是一个日记本写到了末页的位置,所以这么说。)
7.26:
到家第三天,已看出家里人观念上的保守、落后。
人真要见了世面才知天高海阔,不然就像井底之蛙。
上一辈人因为自感能力欠缺基础不好和各方面条件限制,自识不能再有多大发展——“廉颇老矣”,便安于现状,以工资有保障,银行有存款为满足,而考虑最多的是子上学就业、自己养老问题。
这就是现在普通老百姓的心态。
事已至此,我们青年一代就应该多多展望未来,看到希望,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以自己的好发展让上一辈满意,也为下一辈创造好条件。
但也不仅限于此——这只不过是最现实最首要的目标——还应把眼光放到全社会全人类,竭尽所能地“为人民服务”。
2
通过读书,思考做人
7.27:
《品味人生》P181:
鲁迅:“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现在是不实行理想主义的时代,人们特别是青年在预设自己的职业时常感为难,没有了鲁迅一样的精神领袖,听谁的都不管用,因而迷茫。
人是健忘的。这是因为见识、感受常新的缘故。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每次踏入,便不能记得前段时间的具体感受,也不能确切描绘当时的情形,所以这才有了不停的重复消费:读书、旅游、吃喝……每时每刻的感受都是新的,教你欲罢不能。
但是,生活的内容那么丰富,要关注它们的变化,忙得过来吗?
而如果关注生活(如看报、听广播、求知)就占据了我们的全部时间,什么又是我们自己真正的生活?
难怪有那么多人潜心宗教。
生活,应该简单而又富于变化。
不必死守一种职业。
7.28:
读书一定好么?万事的答案都能在书中求得么?
你也许曾想到,要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然后才能好好地做人。
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呢,这个问题要在书中去寻求。
而书海中百人百口,说法不一,听谁是好?
于是越读书越糊涂,越不知怎样为人;
再有,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你明知做人应当怎样,就一定能这样做么?
不参与生活,不养成实践的习惯,则“正确的人生观,对于你只好帮助一点谈话作文的材料,决不能帮助你做一个人”!
难怪你劝那些为人处世很是周到,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读一些人生指导的书会毫无成效,甚至使他不舒服——人家本来做人做得好好的,你却要教人该这么做那么做,结果便像齐白石对待他睡觉时的胡子,是怎么做也不舒服了。
因此,“真有志的青年,不要把读书太看重了”!“我们不要只知力学,不知力行。我们真要做人,应当注意做人的第一步”。
午,梦中,山中一简陋茅屋见到“周国平”,模样有异于照片,说话带陕西味。
谈话内容记不清了,但最后是突然中断梦境,不了了之。
健忘的人,过了多少时光都是无谓的。
对付遗忘,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作记录,记录所遇重要事物、词句及当时感受,到了将来,翻开记录才知每日都未“白过”。
今天的最大感受是:对有些问题如未来之事(职业、生活际遇等),特别是哲学意义上的“死”,少想为宜,积极地与人交往,参加各类活动,会让人舒畅、自信、满足、乐观。
当然,奋斗是有目标的好,但也不能忽略眼前之事。
再有,机遇未到之时,愈希望成功,愈是跟自己过不去。
下午与父亲出去爬山,回来一块喝酒,谈到人生成功的问题,无非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努力未必能成功(机遇也很重要),不努力定不能成功。
他自知有些传统观念已对我造成不良影响,如做事求稳,不求挑战,消费观念保守,不敢做风险性投资,但把改变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要我“大胆”花钱,多去见世面。我却不敢肯定……
读《品味人生》——“什么是做人”
恽代英:“真有志的青年!你不要把读书太看重了。……你最要能懂得社会,最要能懂得如何是改造社会最好的方法……你才能达到你做人的目的。”
“好人是有作为的……若没有作为,他的好有甚么用处?”
现在的有志青年,不应只限于讨论如何修身做人了,要考虑如何作为,为社会谋福利!
叶圣陶:“我们人又必须合群,离开了群无所谓人生。所以利害不能单就个人看,要就许许多多人合成的群看。”
选择职业以个人待遇为标准简直是狭隘、短视——那样的人将来从事工作也是违心的——殊不知离开了为人民服务,你是一文不值的。
那么多重要的、现代青年百思不得其解的道理竟在几十年前被前人所道破!!
本已看出此类真知灼见、人生真谛是不宜也不能划出学科范围的,如果说对学术研究有何帮助的话,心理、伦理、社会等学科的研究者是可用的。
对个人来说,人生的问题思考久了,也会厌倦, 宁愿看点实际的书,做点实际的事。
3
思考人生,关心社会
7.29:
没有操守的人是健忘的。
晚,××过来,所言那么成熟,是一位不错的人生问题探讨者。
由此可知,不是书读得越多看问题就越深,关键是要有丰富的感受和好的悟性,读书也会误人!
“要到30岁才定型、‘成熟’”——不太懂这话,她又拒绝说明,说要自己体会到。
此时胸中只有一个声音要喷出:“我要奋发!”
似在与人的交往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我也相信,通过交往,我可以更清晰地辨认自我,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完全独立的精神生活是需要却又不能过多承受的,因此,“像凡人那样生活,像上帝那样思考”,实在是一种好的生活哲学。
7.30:
中午读徐志摩《海滩上种花》,深受触动。
这个重实用的时代,需要甘做傻子的不怕徒劳的种花者。
追求真、善、美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
世间的竞争激烈,成功者总是少数。对于无所作为却仍要奋斗的人来说,生活是残酷的。
活着本来不容易了,还要遇到那么多的烦恼。
但何不这样想:活着本来不容易了,还要在意那些烦恼?
如果说这世上有“自私的爱”存在的话,该可以从父母那里找到——虎毒不食子,而食其他兽类。
为了哺育(当然也为了生存),不惜四处树敌。
生存斗争是残酷的,而亲子之爱只能是自私的。
“最坏的人往往会提出最好的忠告”。
7.31:
没有信仰的生活是可怜的,只有信仰的生活是可怕的。
晚,访××,从本学期学校生活谈起,言及理想、信仰等形而上问题。
她也曾因思考这些而茫然,后听从了老生们的建议“走一步看一步”,于是不再想,认为自己没了理想,只是模糊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不适于这个社会,愿去支边……
看来,面临抉择的青年在转型期难给自己定位已是普遍事实,他们害怕长大,怀念过去单纯的岁月,拒绝改变,后来竟以“不适应社会”为理由,给自己设计避世的狭路。
政治家、政治文人极力想控制人民的思想,推行愚民政策,以社会整体的人性扭曲为自己成名的代价,这是极不人道的。
我们应该“把精神上的独立追求和自我完善视为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之本”,让每个社会个体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
也就是说,救世要从救人做起,而救人要先自救。
因此,学者们的工作——精神探索和文化追求——才是长久而有意义的。
作于1999年7月大一暑假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到时可留言或连麦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合集。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近期正在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开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询报名。
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进入公众号后台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或点击我的公众号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