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先重二子!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是何人?

0
分享至

1920年1月,杨昌济临终前,叫人取来纸笔,给章士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杨昌济的学生很多,其中就有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等人。
杨昌济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加上平易近人,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而孩子们也会在课余时间一起去杨家请教、谈心。
但杨昌济以多年的学识就看出毛泽东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认为毛泽东虽然是农家出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从1975年起,毛泽东是一师校友会中一名出色的活动家,他鼓动学友会和学校的清规戒律以及迂腐顽固的校长作斗争。校长要开除他的学籍时,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出面力保毛泽东。

杨昌济当时特地用粉笔书写诗句写在黑板上:“强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这是他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昌济和毛泽东之间的师生情逐渐浓厚。杨昌济将自己所学恨不得全部传授给毛泽东,而他的治学精神,也给了这位年轻人莫大的鞭策。
由于两人不寻常的师生情,每当休息天的时候,他总会邀请几位同学一起去杨家探讨学问。对于这些孩子们的救国救民心切,杨昌济表示了肯定。
大家也对杨昌济更加喜欢,要以杨老师为榜样,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和意志。他们教育孩子们做人的原则,要他们注意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因此,在许多年之后,杨昌济最喜欢的两位学生仍然是毛泽东和蔡和森。
所以在临终前会写下这样的一句话。
毛泽东和蔡和森凭借着卓有成效地活动,成为了继陈独秀、李大钊之后,颇负盛名的人。

在五四运动之前,在湖南的先进青年中,就盛称毛蔡之名。五四时期,湖南成为全国革新运动的策源地。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是当时全国仅有的6个小组之一,毛泽东是一大代表,蔡和森是旅欧支部的创始人事宜,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毛泽东和蔡和森在一起的时候,在一切重大问题上,都一拍即合,完全一致,当他们身处异地时,也是心心相印。
但在1931年,蔡和森就牺牲了。在革命胜利之后,毛泽东在学校时的两个非常亲密的朋友都不在他的身边。作为幸存者的毛泽东,自然对他们十分怀念。

就连蔡畅都认为,毛泽东和蔡和森为什么会在一切问题上达到如此惊人的契合,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确实是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相互切磋、与利与权的好同志、好战友。
所幸,毛泽东不负所望,代替好友完成了他们的共同理想,想必蔡和森泉下有知,也会非常欣慰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色记忆录
红色记忆录
欢迎大家关注伟人颂
769文章数 18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