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1年7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手下像他一样通过兵变黄袍加身,便采纳赵普的建议,在一次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大将说:大业已成,众卿家何不解甲归田,买田置地,做个富足的田舍翁?
石守信等都是聪明人,知道皇上是要他们交出兵权。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这些将领不得不一一照办了,他们清楚,抗旨不交哪会有好果子吃?
“杯酒释兵权事件”发生之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不再授予他人。
之所以在写文章之前讲这个历史典故,其实是想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即: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也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对象则是他手下最重要的两员虎将:林彪和彭德怀。
林彪是赴朝统帅最佳人选
当年抗美援朝选帅时,无论从哪方面看,最佳挂帅人选毫无疑问应该是林彪,为什么这样说?个人认为,有这四条充分理由——
一,熟悉东北地形和环境。从1945年9月,林彪时接到中央电令奔赴东北,到1948年11月奉令率领100万大军入关,他整整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呆了三年,熟悉东北地形地貌和一切沟沟坎坎。而朝鲜与东北相邻,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极其相似,打起仗来林彪肯定比其他将领在兵力部署、国内后勤保障等方面更驾轻路熟,了然于胸。
二是,林彪军事才能举世公认。东北三年,林彪相继歼灭杜聿明、卫立煌等国民党名将麾下108万兵力;10万人马一下涨到 100多万。入关后,他又统率84万"四野"子弟兵荡平京津、攻占武汉、迫降程潜、击破桂系、直下海南,真个是"气吞万里如虎",指挥才能世所公认。
三是,林彪对自己的班底熟。首批入朝的国家战略预备队13兵团是"四野"的老班底,底下指点员对林彪的指挥风格和战略战术都耳熟能详,林彪对"四野"上上下下也是了如指掌,指挥、作战必是上下一心,得心应手,不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
四是,林彪年纪正值当年。林彪1907年生,1950年才仅仅43岁,正是一个男人或者说一个指挥员黄金年龄段,年富力强,思想与身体处于最好时段。
由上观之,林彪应该是赴朝统帅的第一人选,非他莫属。
林彪辞帅真的是身体原因吗?
根据流行的说法,林彪朝鲜避战,是身体不好,无法承担重任。
这种说法目前尚无可靠史料佐证,大多出于想当然的推理。徐京跃"日出日落三八线";所写的最有代表性:"10月2日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透露:前些日子我找林彪谈了一次话,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会怎么样,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可是林彪表示说他每天晚上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他有这三怕还怎么率兵打仗呢?他要求去苏联治病,我同意了。"
毛泽东是否说过此话,不是关键,最要紧的是林彪实际是怎样说的并无旁证。笔者也再无找到其他材料显示林彪曾提出"本人有恙"。
实际上,当时国内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林彪指挥的四野刚完成海南作战,硝烟尚未散尽,也就是说林彪征衣尚未卸甲,怎么马上就不能"率兵打仗"了呢?
林彪身体不好源自1938年3月平型关战役后阎锡山部哨兵的误伤,到1950年已有10多年了,就在这期间,林彪由中南军区司令员调京,内定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同时,林彪出席了自7月初直至10月初的各次有关朝鲜局势的中央军委会议。如果林彪称病就应像粟裕一样躲进疗养院,怎么还次次开会不落呢?
林彪不会因为反对朝战而拒绝挂帅另有一种说法是林彪反对入朝作战,因而托故不行。崇林和批林派都有赞成此说的人,不管这是出于什么目的,此说是难以成立的。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里,尚没发表林彪直接提出反对出兵朝鲜的言论,更不要说为此拒绝领兵的表现。相反,林彪是积极参与了调兵部署,并作好了挂帅出征的准备。
1950年7月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会议,接着7月7日和7月10日又开了两次会,林彪均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林彪以军委的名义调动国家战略预备队原"四野"13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准备入朝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