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皮定均,为革命出生入死20年,解放后却一直不敢再回家乡

分享至

序章:狙神和虎将的交会

1953年初春的一天,志愿军24军72师214团8连的战士张桃芳一路小跑来到位于上甘岭前线的24军军部,因为军长皮定均嘱咐过他:回国之前一定要到军部坐一坐。

他走进军部的掩体,见年纪并不很大,肩宽唇厚、目光炯炯的皮定均,已经笑呵呵地等着自己。

皮定均见张桃芳穿的还是被战士们称为“虎头鞋”的破棉鞋,有些惊讶地问:我送你的皮靴你怎么没穿?

在寒冷潮湿的朝鲜山区,棉鞋浸透了雪水又冷又湿,脚上容易长冻疮,相比之下一双塞了干草的皮靴可好用多了!

一代狙神张桃芳

张桃芳得意地笑笑:军长,皮靴在这呢!他把背在背上的沉甸甸的皮靴放在桌上,只听“稀里哗啦”一阵乱响,皮靴里滚出来一大堆子弹壳,足有两百多枚。

军长,这是我送给你的临别礼物!我每干掉一个“大鼻子”就把子弹壳放皮靴里,这不,一共是211枚!

搞清了这小子的鬼点子之后,皮定均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他一脸认真地看着张桃芳:你们团不是214团吗?回国之前再干他三个美国鬼子,我等着你集齐214个弹壳!

张桃芳闻言二话不说,穿上皮军长送的皮靴,扛起他那杆著名的莫辛纳甘步枪,回到前线又打死了三个美国兵,完成了这份送给皮定均的“特别回礼”。

英雄惜英雄,当时还是个大孩子的张桃芳,心中对这位革命战争年代从刀山火海里走过来,传奇一般的皮军长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解放初期的皮定均(左一)、王必成(左二)、张震(左三)

一、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百战勇将

皮定均是如假包换的苦出身,父亲病故,母亲改嫁,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吃百家饭,稍大一些就给地主放牛。

没过多久,地主觉得这孩子性格倔强,不服管教,看自己的眼神总带着让人不寒而栗的仇恨,于是皮定均连牛也没得放了,只能靠打柴维持生计。

有的孩子看他人生得瘦小,又没有爹妈,就欺负他,没想到皮定均打起架不要命,往往最后两个人都头破血流。

三天两头给穷人家的小伙伴出头打架,皮定均就是众人眼里标准的野孩子,但这也成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就这样,皮定均饥一顿饱一顿熬到了14岁。1929年秋天,霍邱、六安一带的穷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了大规模暴动,革命浪潮很快席卷皖东大地。

大别山麓金寨县一景

皮定均的家乡,在大别山麓的金寨县很快成了红军的根据地。岁数稍微大一些,皮定均就成了村里童子军的中队长。

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真正是穷人的军队,所到之处乡亲们都有了好日子过。皮定均年纪虽小却无牵无挂,便也想参加红军,扛起枪好威风呢!

可是,他身材瘦弱,年纪也不够,招兵的红军干部不愿意收他。

皮定均后来回忆说,当时红4军12师负责招兵的是个少林寺出来的团长,他眼见报名参军的人太多,就故意提出一个条件:只要能挨得住他一拳的,就可以加入红军。

那个团长人高马大,拳猛力足,皮定均别说一拳了,半拳也挨不起。

有人说,红军团长可能是这位

他灵机一动,凭借自己“矮小”的优势,偷偷地挤在两个已经通过考验的小伙子中间想要“蒙混过关”。

他这样的小聪明当然瞒不过团长的眼睛,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团长见他为人机灵,竟然没有拆穿他的“作弊”行为,默许他进了部队。

在红四方面军中,皮定均从基层战士干起,经历了严酷的战争考验。他刚刚参加红军时,蒋介石就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红军无日不战,皮定均身边的战友、老乡一个个倒下,只有他胆大心细,作战勇猛,一步步升到排长、连指导员。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移师入川,挫败了四川军阀田颂尧的“三路围攻”。坐立不安的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纠集20万大军,于1933年10月向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规模空前的“六路围攻”。

红军血战万源,反“六路围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带领下采用逐步紧缩阵地的战术消耗川军的实力,经过八个月的苦战,红军被压缩到以万源为核心的纵横百余里的狭小区域内。

此时,各路川军伤亡惨重,锐气已经消磨殆尽,而红军的二线部队却养精蓄锐,随时准备出击。8月初,徐向前命令从东线万源西南青龙观率先发起反击。

红4军、红30军、红9军协同作战,一举击破川敌刘存厚所部,歼敌3个旅又3个团,皮定均的红4军12师35团1营3连不顾疲劳,连续奋勇作战,光缴获的武器装备就足够装备两个连。

反“六路围攻”获得大胜,八万红军歼敌八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随之进入全盛时期,因为在此次战役中的出色表现,皮定均升为35团2营指导员,随后又调任红9军军部交通队政治指导员,那时皮定均才19岁。

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军容甚盛

别看“交通队”名字很普通,其实换成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特工队”,这个“交通队”文能写密件发电报,武能上山下河搞刺杀,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能人狠人。

当时交通队人数不多,可是一水的英俊挺拔小伙子,皮定均一个营级干部领导他们,说实在的还颇有人不服气。

皮定均也不废话,走到众人面前,拔出两支短枪左右开弓。“啪”“啪”,远处树梢上两截树枝应声而落,众人一看,原来第一枪打断树枝在先,树枝还没落地,又被第二枪打成两截。

好家伙!大伙不禁咋舌。皮定均微微一笑,纵身上前,攀岩爬树如履平地,身手矫健得如猿猴一般,此后再也没有人质疑这位“皮队长”的实力了。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皮定均随红9军一同行动,他的交通队侦查探路,传递情报,使主力多次转危为安。

甘肃会宁的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纪念碑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他担任庆阳步兵学校(教导师)第2团团长,这次关键的人事调动,使他错过了西征,但也因此成为了红四方面为数不多的保留下来的火种之一。

二、皮司令胆大包天

不久之后“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八路军以红四方面军剩余部队为骨干组建129师,皮定均从教导团转到特务团任团长,相当于又干回了老本行。

当时,八路军团级干部可以配战马,皮团长却挑了一头毛驴,根据地人称“皮老驴”。这个看似开玩笑的绰号很有迷惑性,很快,真正展现特务团实力的时候到了。

1939年下半年,129师师长刘伯承命令皮定均率领特务团主力到山西潞城、涉县、武安、黎城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争取控制邯长大道。

皮定均(后排中立者)抗日时期留影

特务团一共就千把号人,而盘踞在晋东南的日寇加伪军有三万,敌我之比为30:1。可是皮定均反而乐坏了。

刘师长交给咱特务团重任,这可是看得上我皮定均,相信咱的实力,再说了,刘师长对手下的旅长、团长可不是轻易“放单飞”的,就凭这独立作战的资格,已经比旅长还牛!

皮定均挺进晋东南,当地的鬼子和伪军可倒了大霉,以前派出去“扫荡”的小股日寇,这下直接就回不来了,要是派一个大队出门,八路军就避而不战,跑到据点边上端炮楼。

1939年7月12日,数百名日寇在向涉县“扫荡”途中路遇大雨,在涉县河南店村宿营,没想到和皮定均的特务团狭路相逢。

皮定均得知一大股鬼子就住在隔壁之后,老实不客气地带着部队趁夜色悄悄摸进鬼子休息的骡马店(当时一种可以歇马的大客栈)和关帝庙内,一顿手榴弹和轻机枪,打得梦乡中的日寇哭爹喊娘,四散逃窜。

行军途中的八路军部队

河南店之战,特务团一举击毙日伪军140多人,还有许多敌人慌不择路,淹死在清漳河中,向中国人民交代了一生罪恶。

仅仅5个月时间,晋东南的敌人损兵折将,八路军声威大振,抗日根据地的实力得到很大发展。

由于在晋东南的出色表现,1940年2月,皮定均被任命为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这时,厉害的操作又来了。

皮定均一身长袍马褂,一人一驴,大摇大摆地走进鬼子重兵把守的武安县城,刺探情报后从容返回,让得知消息的五分区指战员吓出一身冷汗。

这还是忘不了特务团的惊险刺激,想要过把瘾啊,皮司令喜欢冒险乐此不疲,可急坏了五分区的上上下下。最后,还是刘师长把皮定均叫到师部当面“教育”:你是司令员,不是侦察兵!这才让皮定均有所收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