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9日,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张廷孟作为中国战区五位代表之一,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受降仪式。
1945年9月14日,张廷孟携带国旗,率员飞往台北,接收台北机场,成为抗战胜利后,日军尚未在台湾正式呈递降书之前,第一批抵达台湾展开先期工作的中方军人,也成为日本投降后第一批入台驻防的中国军队。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张廷孟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受降仪式。
78年前的今天,台湾光复,结束了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和殖民统治50年的历史,重入中国版图。
参与光复台湾的青岛人——张廷孟
张廷孟(1907—1973),字绍孔,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汉河社区人。张廷孟自幼好学,秉性刚直。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求学,幸得其舅父资助,就学于青岛李村中学。
1924年12月,经李村中学体育老师李郁文(高密县姜庄镇李仙庄村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总务处处长,1949年去台湾,后病逝于台北)介绍,在枯桃村集合,和宋瑞珂(沙子口街道彭家庄社区人,曾任国民党66军军长,陆军中将,鲁南战役中被俘,1960年获特赦,1995年病逝于上海)、徐仁江(沙子口街道枯桃社区人,中共党员,在省港大罢工时被英军枪杀,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一道,步行40余里走到青岛码头,乘货轮到上海。按李郁文信中的指点,找到法租界环龙路(今南昌路)44号黄埔军校驻沪招生办事处报名,再从上海乘坐火车到广州的黄埔。1925年1月,张廷孟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三期学生。
一
张廷孟勤奋学习,成绩优秀,正式人学后不待毕业,于1925年冬被保送入广州大沙头航空学校第二期飞行科。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誓师北伐,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隶属于国民革命军司令部,派送张廷孟与毛邦初、王叔铭等前往苏联第二军事航空学校。1928年张廷孟回国,在南京航空署第一大队担任飞行员,兼中央军校第六期航空教官。5月1日,国民革命军攻占济南,日军出兵干涉,酿成“五三惨案”。11日,张奉令驾机冒险飞往济南投掷通信袋,使死守待援陷入日军包围之孤军撤出,圆满完成使命。1930年中原会战时,张先后任空军飞行第一、四大队大队长。1936年7月任空军第二轰炸大队大队长。
张廷孟
“七七”事变后,中国空军设立了空军前敌指挥部。8月,又增设第一军区司令部,下辖9个大队、5个独立暂编中队和1个暂编教官大队。不久在前敌总指挥下设轰炸机司令、驱逐机司令、侦察机司令,张廷孟任轰炸机司令。为了尽快适应战时体制和作战需要,之后编制再做调整,张任空军轰炸第二大队大队长,指挥第二大队多次轰炸黄浦江中的日舰和上海战场的日军阵地。
1937年8月14日8时40分,张廷孟亲自制定作战计划,指令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21架轻型轰炸机携带了14枚250公斤炸弹、70枚50公斤炸弹,从广德机场出发,经昆山赴上海。轰炸机群抵达上海后,当即分成两队, 一队9时50分抵达目标公大纱厂和汇山码头上空投弹,全数击中目标,公大纱厂第一厂内数处起火,海军栈桥附近大火熊熊,日本海军上海陆战队司令部和汇山码头均被击中。一队直扑吴淞口炸敌舰,10时10分抵达敌舰上空投弹,迫使执行炮击任务的日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等舰向长江口外逃窜。15时40分、15时50分由第24中队队长刘粹刚和25中队中队长胡庄如各率领飞机3架,并各携带250公斤炸弹轰炸虹口日军兵营。16时和17时,又率领21架轰炸机分两队再次轰炸公大纱厂、汇山码头、虹口等处。16时35分,张廷孟奉命驾机,挂满重磅炸弹,从云端里找到目标,将机身下降,重磅炸弹掷向“出云"舰,“出云”舰中了数枚炸弹,张的飞机也受损。此役中国空军全面出击,取得了中日空战的首次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此,国民政府于1940年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1938年3月,张廷孟任空军第一路司令,在徐州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中,他都率部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打击日军。1943年10月,在陈纳德的建议下,“中美空军混合团”正式成立,由中国空军第1、第3、第5大队和美国陆军航空队及原来飞虎队的部分人员组编而成,张廷孟任中方司令。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张驻节恩施机场指挥中国空军4个大队及中美混合团近200架军机参战。
由于张廷孟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1944年国民政府“空军节”期间,被授予抗战时期军人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 勋章。
二
张廷孟(右一)参加日军投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张廷孟作为中国战区空军代表参加日本受降仪式,并代表中国空军在受降书上写下自己的大名,见证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上图从右至左分别是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廷孟上校,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上将,受降主官中国战区统帅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上将,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中将。
此时,台湾还没有收复,当时驻台日军总数达20多万。台湾的日军并不甘心失败和投降,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破坏武器、焚烧物资、破坏档案,教唆岛民进行所谓的“台湾独立运动”,勾结日本浪人,组织暗杀团,制造恐怖活动,以达到阻挠和破坏中国政府接收台湾的目的。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中国代表必须尽早抵达台湾,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特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随即又任命葛敬恩为台湾行政公署秘书长。
9月14日10时,张廷孟乘P-51式飞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飞赴台湾,下午1时抵达台湾北杉山机场。飞机降落前,在台北上空低飞绕行盘旋一圈,市民仰望天空,翘首欢跃,悬旗结彩,鞭炮喧天。飞机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当张廷孟第一个走下飞机铉梯的一刹那,早已等侯在机场上的同胞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激情的欢呼。机场上的日本地勤人员立即为其准备好了汽车,在日本宪兵的护送下,张廷孟驱车来到台北市的“总督府”。
正在午睡的驻台日军第10方面军 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被唤醒,亲自到门口迎接。张廷孟和安藤互致军礼后,指着旗杆上的太阳旗说:“我是中国空军第一路司令张廷孟,奉命接收台湾机场。我代表中国政府命令你,立即降下你们的国旗,并撤去所有日本殖民机构悬挂的日本国旗!”安藤利吉见上校军衔的张廷孟,竟然严肃地命令自己,觉得面子上太难堪,但又无可奈何,于是说:“明白!请你稍坐片刻,我立即叫人把它降下来!”
张廷孟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不!我现在就要看着它降下来!"安藤利吉只得命令手下降旗。9月18日15时,张廷孟飞回南京复命。10月1日,张廷孟再奉蒋介石之命,携带国旗从南京飞达台北,与安藤利吉交涉,要求驻台日军放下武器,降下日本国旗,升起中国国旗,日本统治台湾时代就此结束。
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接受日军投降典礼在台北举行。日方投降代表安藤利吉在投降书签字,中方受降主官为陈仪,空军第一路司令张廷孟也参与了受降仪式。上午10时,陈仪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广播电台宣布:从即日起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重新归入中国版图,该区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归于中国主权之下。结束了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的统治。
1946年6月,张廷孟任国民党空军司令部东北第一军区司令官、东北“剿匪”总司令部空军指挥部指挥官,率部在东北与解放军作战。1949年,张廷孟随国民党军队退到台湾,任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顾问,后任“总统府”战略委员会委员。1953年晋升空军中将,退役后赴美国定居。1973年5月5日,在美国病逝。
本文作者为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并添加图片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