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舰队在新中国的海军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60年,北海舰队正式成立,这支舰队主要承担南起连云港、北至鸭绿江的北半个中国海疆的防御重任,同时还扼守京津门户。北海舰队成立后,刘昌毅担任了第一任司令员,丁秋生担任了第一任政委。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曾长期在北海舰队工作,为北海舰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名字叫易耀彩,曾担任北海舰队政委以及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务。那么,易耀彩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过得怎么样呢?
易耀彩出生于1917年,江西泰和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土地革命时期,易耀彩在家乡参加了农民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0年,易耀彩加入了红军,此后他参加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与长征,并顺利到达了陕北。
长征时期,易耀彩可谓是九死一生,他不仅承担了长征初期渡湘江的掩护任务,而且还得了疟疾,差点没能走出草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易耀彩主要在晋察冀根据地战斗,他也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易耀彩被调到海军青岛基地担任司令员,投身新中国的海军建设。1953年,易耀彩还被送到苏联列宁格勒的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学成后,易耀彩回国担任了海军潜艇学校校长,致力于为新中国培养海军人才。
1960年,北海舰队成立后,易耀彩担任了北海舰队的第一副司令,协助司令员建设北海舰队。1969年,易耀彩接替卢仁灿,成为北海舰队的政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易耀彩还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不久后,易耀彩就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劫难。
时间很快就来到1971年,9月13日凌晨,256号三叉戟飞机从山海关机场起飞。起飞后不久,飞机直奔西北而去,不久后坠毁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附近,飞机上的人员全部遇难,这就是历史上九一三事件。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开始调查这起事件,在调查事件过程中,查明林立果曾成立了一支准备用于武装叛乱的“联合舰队”。1973年1月7日,中央发出了一份关于济南军区与山东的文件,文件标号是[1973]4号文件。文件写道:“‘联合舰队’的其他一些骨干分子,先后窜来我省与易耀彩、辛国治、吴宗先、包玉清等秘密勾结,互相串连,大搞反革命阴谋活动。”
其实,在这份文件下发之前,易耀彩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审查,1972年,易耀彩被免职,而他被免职的直接原因就是受到九一三事件的牵连。被免职后,易耀彩消失在人们视野,直到1983年,易耀彩才重新复出工作。
能重新复出工作,说明相关部门已经重新调查了易耀彩的相关案件,也恢复了他的名誉,还了易耀彩清白。在这之后,易耀彩继续投身新中国的海军建设,担任了海军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军海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作出重要贡献。晚年的易耀彩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0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