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自恋的父母,面对孩子时越容易生气发火!

分享至

本章是《父母情绪管理》的第15章

养过孩子的父母们应该都会有这种感受:孩子小的时候特别爱生气发火,特别爱哭。

你拿了他的东西,他会生气;积木摆不好,他也会生气;去超市买东西,你不给他买玩具他也会生气;跟你比赛输了,他还会生气……总之,生活中只要不顺他的意,他就特别容易生气发火,然后就开始嗷嗷的哭,搞的父母特别心烦意乱,觉得孩子小题大做,为了屁大点的事也哭。

孩子容易生气、哭,跟孩子本身的情绪控制力弱有联系。但是情绪控制力弱,首先得引发情绪。也就是说,孩子本身就对事件就反应敏感,因此才会动不动就引发情绪。引发情绪后,再加上情绪控制力弱,这才导致了生气、哭泣。

而孩子为什么如此敏感呢?

这跟人幼儿实际的全能自恋有很大联系。

全能自恋

什么是全能自恋呢?

说白了就是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是最厉害的、最棒的。吾命即天,是神,是上帝,掌控一切。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全能自恋呢?因为这样的全能自恋可以带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有充足的信心应对这个世界的挑战。假如孩子没有这种毫无根据的全能自恋,面对周围这个危险的世界,周围到处都是比他厉害的大人,他就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什么都是最弱的,就会失去探索发现世界的勇气,只会想龟缩在自己窝里,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就进化出了这种盲目的全能自恋。

当然,这种盲目的全能自恋注定不能长久。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就会经受一次次的挫,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别人也不会围着自己转的,因此他们会一步步的修正对自我的认知,逐渐对自己产生正确认知。

当然,在这样修正的过程中,肯定是充满了现实跟理想的激烈碰撞,而孩子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孩子就表现得特别敏感,一点小小的失败就会引发他的剧烈负面情绪,就开始生气发火、大哭大闹。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

而随着孩子成长挫折的经历,孩子会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且接受自己的不足,孩子就对自我的产生了越来越清晰的正确自我认知。显然,我们成人对自我的认知就是全能自恋修正后的结果。我们经过社会生活的洗礼,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对待失败挫折也就有了更强的抵抗力,所以也就不会敏感的生气发火、哭哭啼啼。

但可惜的是,在面对孩子时,很多父母的全能自恋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加强了。

因为孩子从小被父母管教,孩子又没有能力反抗父母,因此一般说来,青春期前的孩子还是比较乖巧听话的。这使得父母会产生错觉,觉得他们掌控着孩子,是孩子的上帝。对于孩子,他们“无可阻挡,无可违逆”,这不就是全能自恋的认知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