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98年,八月。
闷热的风席卷朝鲜半岛,夏日的骄阳晒得人浑身滚烫。这一天,平壤的报刊亭前却显得尤为热闹,人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讨论着《劳动新闻》上的一篇文章。
《劳动新闻》是朝鲜劳动党的中央机关报,引领着国家前行的方向。而这篇文章,更是语出惊人,文章中强调,朝鲜将开启一项神秘计划。
而这个计划,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主体强盛大国计划。
从那时起,新时代的大幕已缓缓拉开……
追溯过往:坎坷的朝鲜
二战胜利后,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彻底分裂,苏联屯兵北方,美国驻军南方。三年后,一个崭新的国家犹如一颗新星,在北方冉冉升起,而这个国家,就是朝鲜。
在诞生之初,朝鲜或许没有料想到,自己将拥有着如此坎坷的命运。正是这跌宕起伏的曲折命运,将朝鲜推向了神秘的主体强盛大国计划。
现如今,朝鲜的发展摆在眼前,许多人会顺理成章的认为,朝鲜天生贫困,所谓的强盛大国,不过是朝鲜的异想天开的妄想。
但实际上,情况恰好相反,朝鲜曾有过极为辉煌的过往,在朝鲜人看来,这个计划只是让他们重返巅峰,回到辉煌的过去罢了。
朝鲜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这个目标里凝聚着民族的历史与血泪。
当年,刚建国没多久的朝鲜就被美国盯上了,残酷的朝鲜战争爆发,重创了这个新生的国家。战争结束后,朝鲜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朝鲜按下了建设的快进键。
到了80年代中期,朝鲜已经初具大国雏形,甚至有实力大搞社会福利建设,为国民提供免费的住房、教育与医疗。然而,伴随着苏联局势的动荡,朝鲜所拥有的一切,最终都成为了泡影。
苏联实力衰颓,早就自顾不暇,更腾不出手来帮助朝鲜。多年来,朝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模式尤为畸形,基本上等于攀附苏联而生,没有任何的自主性。
苏联强大时,朝鲜就跟着蒸蒸日上,可一旦苏联陷入窘境,朝鲜也面临着重重危机。
这种情况,在苏联解体之后,更为严峻。
苏联虽然消失了,可美国却依旧强大。朝鲜是苏联的头号小弟,美国自然不会放过朝鲜,要和朝鲜算总账,由此开启了一系列制裁。
面对美国的压制,朝鲜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次,就连老天爷也和朝鲜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进入90年代后,朝鲜屡遭祸患,厄运缠身,既要面对连续几年的天灾,又要承受失去领袖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人民彻底坠入谷底,只能无奈的开启“苦难行军”。为了保全国家,朝鲜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到新世纪即将来临,他们才迎来了希望。
而这个希望,就是神秘的主体强盛大国计划。
酝酿许久:主体强盛大国计划
如果说苦难行军的本质是活下去,那么这项计划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朝鲜变强。
其实,朝鲜会提出这项计划,着实是在情理之中。
苦难锻炼了坚强的意志,也成为了整个民族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往昔种种历历在目,迫使朝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过去,朝鲜是苏联的附庸,而苏联的倾颓,让朝鲜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苦痛。因此,朝鲜发誓不再依靠任何人,强调“主体”的作用。
朝鲜就是自己的主体,没有人可以左右朝鲜的命运,朝鲜不需要依靠任何国家,也能闯出一片天。
朝鲜愈发认识到,弱小就是国家的原罪,国际规则只能由强者来书写。在此情况下,朝鲜对变强有着无比伦比的渴望。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朝鲜循序渐进,耗费了数年时间,给“强盛大国”寻找真正的定义。
尽管主体思想早已经诞生,但朝鲜人第一次听到“主体强盛大国”这个名词,是在1998年的夏天。
劳动党提出,强盛大国就是朝鲜下一阶段的目标。朝鲜认为,所谓的强盛大国,和领土、人口、资源、武装和财富都没有任何关系,强盛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思想。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国家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拥有对抗帝国主义的能量。
实际上,与其说这是一份严肃的国家规划,不如说这是一种必要的鼓舞。刚刚历经完苦难行军的朝鲜一穷二白,老百姓还没缓过神来,倘若这时候就按照世俗的标准来定义强国,并提出目标,势必会让老百姓手足无措,更加颓丧。
于是,朝鲜就想出了这样的办法,相当于告诉大家,就算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未来依旧是光明而美好的,朝鲜完全具备复兴的能力,因为朝鲜人民拥有着最坚忍不拔的品质。
但是,朝鲜政府心知肚明,真正的强盛大国,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一年后,政府便在官方文件里细化了强盛大国的概念。
不同于此前对思想领域的过分强调,1999年的新年社论具体了许多。
除了拥护领袖,对抗资本主义的思想外,经济与军事也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强盛大国的重心也在此刻悄悄发生了偏移,思想固然重要,但经济才是核心。
社论中提出,经济是一切的保障,只要朝鲜富起来,那么复兴的梦想就不再遥远。说白了,就是要多多赚钱,既要让国家富起来,也要让老百姓拥有真金白银。
而在这一时期,朝鲜对于军事强国的定义,也格外引人注目。
与其他国家不同,朝鲜在军事上总有着一种紧绷感。为了强调对军事的注重,朝鲜提出了二十字箴言:军事优先、全民皆兵、军民一致、时刻备战与战无不胜。
可见,朝鲜始终处于军事防备状态,生怕悲剧重演,被美国再度欺凌。
而主体强盛大国计划的更新仍在继续,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在2000年的新年社论里,朝鲜又为这项计划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笔,便是科技。
朝鲜提出,只有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才称得上真正的强盛。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朝鲜并非真的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时代的潮流汹涌,朝鲜正确预判了世界前进的方向,抓住了重点。
酝酿数年,这项计划最终在2001年彻底定型,被概括为了三个依靠。
——这三个依靠,便是朝鲜人心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主、团结与爱。
自主能够带来尊严,实现朝鲜作为“主体”的真正价值。而团结,指的是在思想层面把劲往一处使,思想的团结,会将国家引向胜利。爱的含义则更加多重,既是爱国,也是爱民族,经济的繁荣,将成为这两种爱凝聚而成的希望果实。
由此可见,朝鲜人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制定出了真正的主体强盛大国计划。
然而,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目标很远大,想象很美好,可是,朝鲜要如何实现计划,走向复兴呢?
执行层面:如何实现计划?
纵观当前朝鲜局势,朝鲜独特的政治体制始终在为这项计划保驾护航。
就权力结构来说,朝鲜的权力较为集中,政局始终较为稳定,政策也相对连贯,确保了这项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有了这个前提,经济与军事的发展才成为了可能。
在经济领域,朝鲜实际上也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改革开放”。
过去,朝鲜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竭尽全力,包办一切。受到这种风气影响,各级机构形成了过分依赖上级的坏习惯。
但随着经济改革的到来,这种现象有了改善。地方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与此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经济管得好不好,成为了地方政绩最直观的说明书。
除了放权之外,朝鲜还精准找到了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电。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开发,都离不开电。想要经济腾飞,就得率先解决发电问题。于是,中央兴建了一大批发电站,大型发电站主要服务工厂,而中小型发电站则用于农业,还能保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经济建设是一个尤为宏大的命题,但朝鲜敏锐的抓住了重点,在基本政策与基础设施两个领域共同发力。只要这两点不出纰漏,剩下的细化政策也就能顺利推行。
而在军事领域,朝鲜更是具有着极强的执念。
金正日提出了“先军政治”的理念,全面提升了军人地位,不仅保障了军费的投入,还主张利用治军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朝鲜的国民凝聚力不断增强。
除此之外,朝鲜在核武器问题上绝不让步,下定决心要成为真正的核大国。
金正恩上台后,朝鲜的军事计划有了一定的调整。比如,先军政治的概念逐渐淡化,金正恩强调既要搞核武器,也要搞经济。但从本质上来说,朝鲜的军事主张仍未改变,而这种执着,恰恰是为了实现复兴。
其实,按照朝鲜的计划,2012年时,“强盛大国”之门就应当全面敞开。而到了2020年,朝鲜就应当拥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大前景。
现在看来,尽管这项计划令朝鲜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就朝鲜自己的远大目标来说,似乎还有着一段不远的距离。
未来究竟如何,朝鲜将何去何从,半岛局势又会如何变化,或许只能交给时间来印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