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万红军被10万大军包围,一战士却想出了妙计,毛主席:军中神人

0
分享至

每一种精神都是历史的产物,每一种信仰都是人民的思想。一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长征的胜利不仅仅是精英人士一群少数人的胜利和贡献,也是广大劳动群众共同的智慧贡献,其中一位名叫石长阶的战士就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1

绝境时刻

1933-1934年,在中原大战大获全胜的蒋介石正春风得意,他此时欲携胜利之师妄图消灭江西地区的苏区红军。由于前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在教员的英明指挥下都取得了胜利,蒋介石一改往日的以军事为主的策略,改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即一方面要发挥绝对的优势兵力对红军发起打击,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政治的力量,消灭红军赖以生存的土壤,使红军成为无水之鱼,无本之末。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如果苏区红军面对的仅仅是蒋介石一方面的力量,那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可红军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由于李德、博古的指挥,红军忽视了自身的优势,和蒋介石的中央军打起了阵地战,这使得红军伤亡惨重,不得已开启了长征之路。

长征开始之初,其实根本还未决定最终的目的地,总的希望还是能够回到江西瑞金。这就导致部队行进缓慢,该丢的装备不丢,该弃的物资不弃。湘江战役之后,十万红军只剩下三万人。当地流传一句谚语“十年不饮湘江水,三年不食湘江鱼”来缅怀战士们的牺牲。

大家士气低落,前途未卜,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绝境时刻。

02

绝处逢生

1934年12月底,红军的先锋部队抵达了乌江南岸的猴场。这时一段插曲发生了,李德和博古提出不要过乌江,回头与二、六军团会合。为此,1935年元旦,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军事会议,严肃批评了这种主张,重申了突破乌江的决策。会后决定由一军团的一师在龙溪、二师在江界实施强渡乌江行动,还借调了王耀南的工兵连和干部团的工兵连归二师指挥。

乌江是贵州境内一条很有名的大江,横贯全省。乌江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贵州军阀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让军队烧毁了南岸的村庄,掳去了江边所有的船只,企图以险据守,阻止红军北渡。

刘伯承元帅作为红军的总参谋长,十分关心渡河的情况。虽然身体明显消瘦了许多,却仍然来到渡江一线地点,向大家伙打招呼,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办法架桥啊?”王耀南说:“大家的信心倒是挺足,就是缺乏架桥的材料。”

刘伯承半开玩笑地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动动脑袋瓜想一想。”在刘伯承的启发下,有的说可以用竹条编竹绳,也有的说可以用大石头当锚。此时一位名叫石长阶的战士战战兢兢说道:“在我们老家,乡亲们往往在河面上架一座浮在水面的竹排桥渡河。乌江附近有许多坚固的竹子,完全够用。”

王耀南和刘伯承最终采取了石长阶的方案,立即到附近砍了许多竹子,赶制了许多单层、双层乃至三层的竹排。如何将竹筏固定在水面上呢?石长阶接着说:“可以找来几个大铁墩子,绑在竹筏上,投入乌江中,十分牢靠。”

于是工兵连的战士利用两岸的大树和铁墩子,在江中固定了一根大竹绳,然后把竹筏一个挨着一个地栓在竹绳上,架成了一座壮观的竹排浮桥。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终于完全控制了乌江渡口,保障了中央主力红军的安全渡江。

战斗结束后,刘伯承总参谋长走到桥上,左观右看,然后高兴地说:“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你们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真了不起。”教员听到消息后,也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石长阶也是军中神人,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长征之路昭示出只有牢牢同群众结合才能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才能走出人类无意义的内耗和自相争斗,将自由的光辉落到每一个人的肩膀之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长夏星河
长夏星河
阅读使人进步
558文章数 9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