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向来是世人取笑的对象,尤其是当他郑重其事地教饭馆伙计写回字时,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为其迂腐而哑然失笑。
但非要较真的话,试问,不迂腐的我们,果然知道“回字的四样写法”吗?
说来巧合,甲骨文里的“回”字,和《火影忍者》漫画里,漩涡鸣人最爱吃的拉面中鱼肉卷的横切面,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装饰性的鱼板,又被称作“鸣门卷”,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据说,东瀛有座叫鸣门的城市,此城沿海,海面常有漩涡,遂成当地之胜景。
笔者绕这么大的圈子是想说明,漫画家其实和我们的古人英雄所见略同了:和“鸣门卷”一样,中国的“回”字竟也和“水的漩涡”有关。
某地有渊潭,水流到此,环绕而不能去,这便形成了“回”。“回”这个字,表达的是“回水之形”,引申出的则是“归来”之意。
那么,“渊”和“回”有何关系?笔者换一个问题吧,众所周知,孔子的大弟子名“颜回”,字“子渊”。请问,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
答:《说文解字》云:“渊,回水也。”也就是说,渊即是回,回即是渊,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这也暗合了春秋时期,古人的取名规则,“名”往往和“字”有所关联。
一个小小的“回”字,竟然有这么多讲究。可见,中国的汉字还是博大精深的,以及,有相当的趣味性。
所以,今天我们不妨做一回很开放的孔乙己,揭开汉字里隐藏着的羞羞往事。
01
先从“人”字说起吧。
从小时候开始,师长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但是,最古老的“人”字,竟然是侧身的。
如图所示,甲骨文里的“人”一点也不堂堂正正。它侧着身,手臂向下伸展,曲腰弓背,腿也微微打弯,似乎在向前方使力……
请问各位老司机,这个“人”,此时此刻,正在做着什么动作?
这大概率是男子在啪啪啪时,惯常使用的姿势。你看,什么道德文章,什么堂堂正正,努力追寻内心的欲望,才是最古老最本真的“人”。
老祖宗的脑洞向来很大。再比如,甲骨文里和“人”类似的那个字,诸位可能猜不到,它其实是“尸”字。
的确是这样的,在古文字中,“尸”与“人”常常是混用的,它们指代的也都是活人,而非遗体(古文中代表遗体的那个字儿叫“屍”,如今已经作废)。
但仔细看,甲骨文中的“尸”和“人”,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前者的腰部比后者多了一圈肥厚的褶子。并不是说它该减肥了,这意味着,“尸”是蹲着的(想象一下陕西等地人民最爱做的“圪蹴”的动作)。
也正是因为能蹲着,“尸”便有了更多的动作,我的意思是说,它能分化出来很多别的字。
请诸位充分发挥想象,回答以下问题。
如下图所示,在“尸”的左下方,添加三个激射出来的点,念什么字?
不错,它就是“尿”字。
下面,加一点难度,进入“智力冲浪”环节。把“尸”的腰杆掰直,然后把三个激射出的点,连接起来,变成一撇,它又变成什么字了?是“才”字吗?
非也,乃是“方”字。所以,最早的“方”字,其实与撒尿有关。但问题又来了,它怎么就代表方向了呢?
关键就在那一撇上。方字的一撇,表示男子以丁丁面向时的朝向。诸位想一想,这岂不就是在表达“方向”的意思?——请永远不要怀疑古人的想象力与恶趣味。
继续说回“尸”字。请问,甲骨文里“尸”字,屁股后面加上一个“坐垫”,变成了什么字?
它其实是“臀”字。
今天的“臀”是上“殿”下“月”,篆书里的“臀”是上“殿”下“骨”——承载骨头的宫殿,这样的解释非常有趣。但说起质朴可笑,还得看甲骨文的,它用一个可爱的沙发坐垫,完整表达出“臀”的意思。
进入发散思维环节。请参考“尿”的甲骨文写法,回答以下问题:“尸”的后下方,激射出四个点来,它又是什么字?
相信很多读者应该能猜到“屎”字,但也许是因为不雅,除了个别文献,古人很少用这个字眼——《说文解字》里就未曾收录,古人往往用“失”代替(譬如《史记》里的“廉颇三遗矢”)之。
所以,请问,还有别的备选答案吗?
02
那个字其实是“届”。
古人有云:“届,至也。”后来,又引申为“来到”之意,“届”可以组词为“届时”“首届”……但它和拉肚子有什么关系?
当某人着急跑肚拉稀时,可不就是排泄物“届”(来了)嘛。请问,难道还有比这更着急的事情?
到了篆书的阶段,“届”右下方的四个点,方才变成了今天的“由”字。“由”字的字形来自漏斗,显然,那比排泄物要文雅得多。
下一个问题。“尸”的屁股后方加一个尖尖的“古”字——显然那就是今天的汉字“居”,但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是说这个人被“爆菊”了吗?
此“古”字,代表着刚刚出生的孩子。这也暗合远古时代人类临生产时的习俗,叉开双腿蹲踞在那里,等着孩子降生。
生孩子之前,要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生下孩子后,也就意味着,整个家庭可以放心地住在那里。这,岂不就是“居”的意思?
请继续发散思维。“尸”的右下方有一个“足”字,念什么字?
提示一下。无论古今,孕妇生宝宝的时候,如果一切顺利,先出来的是头部,如果先出来的是脚,属于是胎位不正。
当孕妇生产的时候,假如婴儿的“足”先出来了,不管是剖腹产也好,想别的办法也罢,总之是需要疏导了。
不错,这个字就是“疏”的金文写法。
ok,该进入老司机环节了。“尸”的右下方,加上一个“匕首”的“匕”,又是什么字?
这个字显然就是“尼”,但它该如何解释呢?
关于“尼”字的起源,笔者看过几种不同解释,分别予以说明。
比较明确的是,“尸”代表一个人,同理,“匕”也代表一个人。换言之,“尼”表现的是,一个人背着(或者倚靠着)另一个人时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父母背着子女。所以,“尼”的本义是,母子或者父子之间的亲昵关系。
但是,我们再仔细看,“尼”骑在“匕”身上时,是很不老实的,简言之,“尸”是以蹲踞的方式、霸蛮的动作,骑跨着“匕”。
有的学者因此分析说,“尸”象征男人高踞形,“匕”象征女子倚卧形,“尼”字实则是上男下女的那种限制级的行为,暗指他们啪啪啪时的动作。而且,相比于亲情之亲昵,这层亲昵关系才更热烈。
03
“匕”是个笔画很简单的字,如果它都能代表“女体横陈”的话,那些别的简单的字,是否背后也藏着更强烈的羞羞往事呢?
譬如,“了”字代表什么意思?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李保田先生扮演的刘墉,张口闭口“知道了(liao)知道了(liao)”。那些老戏骨们是很有功力的,“liao”其实正是“了”的本音,在古代并没有“le”的读音。
在古代辞典《玉篇》中,古人又将“了”解释为悬挂,悬挂就是“吊”,所以后来,“了”又音diao(四声)。
如下图,小篆里的“了”字,赫然就是男子丁丁的形状,所以因“了”而成“吊”,因“吊”又有的“屌”。但还是那个原因,读书人嫌这个字不雅,遂避免使用它。“了”字的本义渐渐被忘却,甚至都变成了多余的字。
另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字比如“也”,它象征的恰好是女子的性器。
《说文解字》曰:“也,女阴也,象形。”也就是说,最开始的“也”,代表女孩子私处,并且是一个象形字。笔者索性将它在小篆的写法列举出来,这个字是否象形,还请各位看官自行评判。
不同于男人,女生“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的日子”。那几天的日子,竟也体现在了文字当中。
列举下面几个字之前,笔者先交代一个小知识,在远古时代人们笔下,倒三角形常常是“女阴”的符号与象征。已知这个前提,下面我们继续发车,进入发散思维环节。
请问,下图这个字念什么,它又代表什么意思?
此字生动刻画了,女子月经来临之际,私处眼瞅着将要泛滥成灾的情形。
我们不妨发散思维一下,假如在这个时候,男性对另一半有需求时,女性应该怎么办?她可以大大方方地说不。
不错,这就是“不”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除了折服于古人的脑洞,相信很多人在为老祖宗的“科学精神”而吃惊。我知道你很吃惊,但请先不要吃惊。
请问,假如在倒三角形上面的一边,加一条横线,阻挡经血的泛滥,这又念什么字,以及,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字代表的,应该就是上古时代的女生,“那几天”来临时偷偷使用的“卫生巾”。受限于生产力,古人常常用黄土或者草木灰,代替今天被广泛使用的卫生棉条。
一旦有异样的感觉,便需马上使用它们,这样才能防止尴尬事情的发生。因此,这个字就是,上文中被大家错认的“才”的本义(“才”的本义是“发生”,比如“才来”“才到”)。
最早的“才”,即女性的月经带,这种东西非常实用,不可或缺;另外,使用“才”时,表示性发育的成熟,引申出个人的能力已经足够出色。所以,又有了“人才”等词的用法。
甲骨文中的文字,似乎总是拿生殖系统说事儿,不是我们猥琐,尤其是在远古时代,谁掌握了生殖器,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请看以下这个文字,这便是甲骨文中的“父”字。
该字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右边斜着的三叉戟,代表着人手。那么请问,人手握着的粗壮的竖线,又代表了什么?
很多学者认为,竖线代表“棍棒”,手里举着棍棒,即教育子女守规矩,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家长,即父亲。
该种解释不能说不对,但是否有更合理的?比如,这条粗壮的竖线……代表丁丁。
因此,又有学者发表高论道:“父”字,以手执生殖器来构形,乃是用成年男子的生殖功能来强调父亲的内涵。
笔者也更认同后一种观点。
一者,远古人类并不讳言生殖器,甚至还有“生殖崇拜”;二者,相比于“棍棒”,“丁丁”更能说明父与子之间的血缘与亲情关系。
迄今为止,除了前文的“臀”字,笔者所举例的文字,几乎没有超过十画的。连这些最简单的文字背后,都有如此多羞羞的趣事。那些笔画繁多的文字背后的细节呢……简直不敢想象。
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年轻人并不愿意关注它们。我们中的大多数,或者提笔就忘字,或者更愿意用手机打字……
人文是不应该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衰落的,有时候,我们也应该甘心做一回孔乙己。迂腐的孔乙己也好。
参考资料:
唐汉著:《唐汉解字》系列
流沙河著:《白鱼解字》
许慎著,李兆宏、刘东方解译:《说文解字全鉴》
作者:老谈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