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女教师被举报十几次,理由可笑,家长动不动就举报老师不是好现象

0
分享至

教师这份工作,普通却不平凡。从业者虽说也是普通人,但是却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前途负责。普通家长养二胎、三胎就很辛苦了,教师每天都要和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惹火烧身。

尊师重教不止是说给学生听的,更应该是全社会的共识。曾几何时,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于学生来说犹如“圣旨”,家长也会全力配合。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家长不由分说会选择和老师统一战线,一起教育学生。随着家长平均受教育水平提升,对教育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湖北女教师一学期被家长举报十几次,听到理由都想笑

来自湖北的李老师,春季学期刚入职一公立小学,担任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仅一个学期下来,她就被家长举报了十几次。每次被举报的理由都让她哭笑不得,觉得家长是鸡蛋里挑骨头,若不是亲身经历,她都不敢想象能有女性家长如此形容一位女性教师。

刚入职时,校领导提醒她不要开车上班,李老师还没当回事,觉得这又不影响教学。没想到多次被家长举报她开车上班太招摇,期末时她只能改骑电动车自行车上班。

年轻女教师穿裙子也是常有的事,李老师特意穿的是过膝长裙,符合教师着装要求,还是被家长举报,理由是妖里妖气不像正经人。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就连订外卖也会被家长投诉。理由是学生看见老师吃外卖回家也要吃。

李老师并不知道是谁举报的,怀疑是得罪人了。因为每次被举报前都是有迹可循的,不是学生看上了她的东西想要她没给,就是开车被家长看到,拜托老师帮忙接送孩子。被拒绝后,家长就心生怨怼。

李老师算起来是被举报次数较多的老师,其他老师虽说没被举报太多次,但是多少都会遇到过类似的状况。一位担任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陈老师毕业时间不长,入职第二天就被家长举报了,只因为家长觉得她只有本科学历,资历太浅,没有资格给学生当班主任

学校领导要求新教师带班前检查朋友圈、微信头像、个人资料和聊天背景等一切能被家长和学生看到的社交账号。有的教师觉得学校管得太多,没想到真有家长因为老师朋友圈里的内容举报到教育部门,质疑老师的人品和师风师德。

家长动不动就举报老师,不是好现象

以前的老师可谓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心里装着学生,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事情,老师都可以放手去做,即使没提前和家长打招呼,家长也能理解配合。现在就不同了,老师的待遇表面上是比早先好得多,部分地区甚至可以和公务员待遇比肩,但是社会地位却大不如前

越来越多的老师心态变得佛系,面对家长大肆干涉教学安排,要求老师配合家长完成教育工作,剥夺了中小学老师管教学生的权利,学生犯再大的错误,老师都不能批评教育,只能告诉家长,让家长决定如何处置。要是家长觉得无所谓,老师也只能作罢。

否则老师批评完学生,学生回去找家长告状,家长还会反过来说老师多管闲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有家长会举报老师违反师风师德。老师本来是出于责任心,结果好心不得好报,自己还丢了年终绩效奖,这就更不值得了。

学校每个奇葩的规定,不是要为难老师,而是在保护一线教师,避免被家长抓到小辫子,不利于开展教学工作。很多老教师觉得越来越束手束脚,年轻老师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更卑微,这样跪着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站着的学生。

教育机构扩大化举报发人深省

官媒曾对此现象发表过深度报道,扩大化举报让教师如履薄冰、明哲保身的现象。有时候家长的不实举报,不仅会影响老师的声誉、在学生面前的威信,还会在社会上引起恐慌情绪,加剧家校关系的恶劣程度,让家长和老师之间心存芥蒂互不信任。

若老师真有出格举动还则罢了,有的老师因为作业布置多了一些也要被举报,作业少了同样也会被举报。有些家长举报的理由完全是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老师稍有不符合家长心意的行为,就会被举报。即使事后澄清揭开误会,老师也会因此而寒心。

一位从教20多年的副校长不由得怀疑,教育行业是否有必要接受家长的监督。毕竟老师是专业的教育人士,家长学历再高也是医者难自医,还是要交给学校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若是任由这种扩大化举报继续发展,估计学校教育质量会持续下降,家长的教育压力会越来越大,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教育事业的扩大化举报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冠病毒再次回归,复阳人群继续上升,到今年冬天能停得下来吗?

新冠病毒再次回归,复阳人群继续上升,到今年冬天能停得下来吗?

今日美食分享
2023-11-28 09:52:57
52岁杨珏莹终于结婚,新郎让人很意外,原来爱情不分早晚!

52岁杨珏莹终于结婚,新郎让人很意外,原来爱情不分早晚!

职场女性后花园
2023-11-23 11:00:03
辣眼!广西女书记敛财1344万,给司机460万封口费,强行发生关系

辣眼!广西女书记敛财1344万,给司机460万封口费,强行发生关系

我是娱有理
2023-11-23 12:14:40
俄罗斯成功暗杀乌克兰军情总局局长夫人

俄罗斯成功暗杀乌克兰军情总局局长夫人

腌臜泼才
2023-11-28 18:14:07
K9805/9806次列车恢复开行

K9805/9806次列车恢复开行

青海新闻网
2023-01-05 08:06:07
计划生育导致妻儿惨死,他一人对抗6000军警,单手换弹震动世界

计划生育导致妻儿惨死,他一人对抗6000军警,单手换弹震动世界

阿胡
2023-11-21 15:49:13
妇女主任在全国网民残忍的攻击下终于住院了,血压高达190!

妇女主任在全国网民残忍的攻击下终于住院了,血压高达190!

旧日兮
2023-10-18 09:19:41
美国“专利废除法案”全票通过,对中美两国谁的损失更大?

美国“专利废除法案”全票通过,对中美两国谁的损失更大?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1-28 22:15:18
冷暖大逆转!上海明天气温冲上20℃再“跳水”,入冬仍有悬念

冷暖大逆转!上海明天气温冲上20℃再“跳水”,入冬仍有悬念

东方网
2023-11-28 19:44:06
中签挣了5倍,他却快被气死了!

中签挣了5倍,他却快被气死了!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1-28 18:36:34
当年,在甲A都踢不上主力的杨晨,为何能第一个登陆五大联赛?

当年,在甲A都踢不上主力的杨晨,为何能第一个登陆五大联赛?

篮球侍郎
2023-11-28 20:10:38
朝鲜为何不学中国改革开放?金正恩顾虑啥?这两个原因不敢改革!

朝鲜为何不学中国改革开放?金正恩顾虑啥?这两个原因不敢改革!

史小纪
2023-11-08 15:22:27
李春江确定出山!重返篮坛工作,正式公开亮相

李春江确定出山!重返篮坛工作,正式公开亮相

体坛瞎白话
2023-11-27 17:04:20
警惕中国下一代反常的 “集体沉默”

警惕中国下一代反常的 “集体沉默”

学术那些事儿
2023-11-13 21:35:38
李景言被移送审查,曾掌管广东省10多万罪犯的他,也将沦为囚犯

李景言被移送审查,曾掌管广东省10多万罪犯的他,也将沦为囚犯

张小米美食
2023-11-29 00:36:04
詹姆斯谈惨败:我不知道一支球队该怎么做 我只能代表自己发言

詹姆斯谈惨败:我不知道一支球队该怎么做 我只能代表自己发言

直播吧
2023-11-28 13:51:20
放弃继承老公180亿身家,是毛阿敏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放弃继承老公180亿身家,是毛阿敏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帝天宇
2023-11-28 21:04:35
效仿越南,尼泊尔也贴出了“中文”标语,内容令中国游客哭笑不得

效仿越南,尼泊尔也贴出了“中文”标语,内容令中国游客哭笑不得

星辰故事屋
2023-11-28 21:51:59
江苏13岁男孩出门失踪,一年后工人在礼堂发现尸体,已被风干

江苏13岁男孩出门失踪,一年后工人在礼堂发现尸体,已被风干

佳琪Feeling
2023-11-22 21:01:05
詹姆斯勒令湖人大换血!矛头直指3大高薪低能主力,工资合计2.8亿

詹姆斯勒令湖人大换血!矛头直指3大高薪低能主力,工资合计2.8亿

嘴炮体坛
2023-11-28 11:28:21
2023-11-29 04:46:44
阿蒙聊教育
阿蒙聊教育
传递教育知识,分享教育经验
3882文章数 104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小学语文《小兵张嘎(导读课)》课堂实录

头条要闻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履新 出任上海国资委主任

头条要闻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履新 出任上海国资委主任

体育要闻

巴萨主场落后波尔图!小佩佩补射破门

娱乐要闻

潘玮柏巴厘岛补办婚礼 为保密提前清场

财经要闻

杭州跑路私募 纺织业草台班子的拙劣骗术

科技要闻

华为系首款轿车开卖,余承东:赶紧买,明年可能要涨价

汽车要闻

智界S7售24.98万起 标配800V超快充和鸿蒙座舱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数码
手机
艺术

旅游要闻

探索佛教四大名山的壮丽之美

亲子要闻

萌娃用手捂住打喷嚏,老师误以为手冷“强行”搓搓。

数码要闻

国产CPU努力程度让人惊叹!龙芯3A6000花了10年时间 追上10代酷睿

手机要闻

请留意!iOS 17.1.2 或本周发布

艺术要闻

“印记留学报国——大众篆刻作品展”于中华世纪坛隆重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