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将“家住东西城”设为星标,随时关注东西城大事小情!
各位亲:
刚放假那天
小编就从二环里头往外开
别说,出人意料
西二环比原来好走多了
都堵到居庸关去了
但这几天
咱东西城里的人
好像一点也没见少
9月29日至10月1日,北京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地区)累计游客接待682.5万人次,同比增长60.6%,比2019年增长31.8%;累计营业收入41875.8万元,同比增长25.2%,比2019年增长89.4%。
十大热门景区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节日前三天,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115万人次,前门大街景区60.3万人次,颐和园34.5万人次,天坛公园34.3万人次,北京蓝色港湾21.8万人次,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20.8万人次,北京动物园19万人次,圆明园17万人次,中粮·祥云小镇16.5万人次,北海公园16.3万人次。
前三天,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186.3万人次,同比增长7.1%,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9.5%。游客接待量前三位的是:密云区71.1万人次,延庆区54.6万人次,怀柔区33.9万人次。
北京节日期间推出30条“漫步北京”差异化主题精品游线路、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和50款“北京礼物”,实现了假日优质文旅产品多元供给促消费,满足了市民群众多样化、分众化、品质化的假日精神文化需求。
828场演出吸引22.7万观众
9月29日至10月1日,北京共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750项959场,参与市民群众79.78万人次。
前三天,全市148个剧场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共计231台828场,吸引观众22.7万人次,票房收入超4000万元。与2019年假期前三天相比,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分别增长269.0%、168.3%、285.4%。与2022年假期前三天相比,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分别增长44.1%、96.1%、116.6%。
严查“一日游”等违法违规行为
9月29日至10月1日,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580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1316家,其中旅行社158家,旅游团队45个,网吧79家,歌舞娱乐场所88家,演出场所41家,等级景区41家,酒店38家,未发现非法“一日游”等涉文旅违法违规行为。
9月29日至10月1日,市区文旅部门围绕景区防大人流聚集拥挤踩踏、文旅人员密集场所及森林景区防火、大型游乐设施及高风险旅游项目、文旅大型活动、旅游包车等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040人次,对861家文旅经营场所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均要求认真及时整改。为应对“大客流”,北京采取“一园一策、一场一策”,景区和场所入口“应开尽开”、优化流线避免对冲、分段放行、快速放行、加快出园等有效措施,确保了游园安全性、舒适度得到有效保证,未发生人员扎堆聚集和挤压踩踏问题。
要说这次王府井第一
虽然出乎咱们自己的意料
但也算是毫无悬念
咱自己不去,但对游客来说不是啊
不过对咱们自己来说
还是有些地方值得看看的
比如西城的泰安里
东城的隆福寺
都有不错的看点——
假期去哪儿?
不如来隆福寺
看一场震撼人心的展览
9月30日
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官方授权的
《你好!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
在隆福美术馆开展
展览拥有上下五层超大空间
包含
“上古序章”“古蜀之光”“守望相承”
三大展区
涵盖三星堆遗址的
考古发掘、青铜器文化
祭祀文化、文物保护
等多个方面
展览通过三星堆博物馆
官方图文、影像及纪录片
深度讲解了
三星堆 近百年来的考古成果
精选了包括青铜神树
青铜大立人像、纵目面具
黄金面具、可爱萌趣的陶猪
三星堆最神秘青铜器之青铜神坛
等33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重器
立体讲述古蜀鼎盛文明
(本次展览展出文物
均为博物馆馆藏文物复刻品)
自黄金面具的裂缝中
走入流动的金沙海洋
在悬浮的铭文间
窥探传奇的历史
从浮现的面具口中
聆听古老的声音
通过360度环绕屏幕
让古老的蜀地文明
以另一种方式被唤醒
身临其境般的互动体验
电影级的光影音效
打造出全方位的三星堆视听盛宴
如果你是集章爱好者
不要错过美术馆四层的
盖章空间
这里有100枚免费的纪念章
和展馆展品章
供大家集章打卡
此外,茶饮区视野极佳
适合远眺观景小憩
还有三星堆博物馆正版衍生品
可供选购
“把三星堆带回家”
展览将展至2024年2月
不用去蜀地
就在北京隆福寺
来近距离感受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的古蜀魅力
感悟多元一体
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吧
泰安里,自从今年四月重装迎客至今,这里已经接待各地游客3万余人次,成为青年人热衷的打卡地,也给周边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动空间。
游客在海派风格浓郁的泰安里各个多元文化艺术空间参观游览、打卡留念。北京日报 方非摄
出了地铁珠市口站,步行十分钟左右,就能在传统的老北京平房院落旁看到一片海派弄堂。它由两排六座带内天井的二层围楼组成,漫步其中,可见一座老上海石库门风格的建筑屹立街角。“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几个大字悬于墙面上,灰白相间的外立面整洁有序,石库门、老虎窗被深度还原,让人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上海。
“虎坊桥至天桥一带曾是民国初年香厂新市区的所在地。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是新市区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西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民国时期京城内打破传统,学习西式建筑风格、海派建筑风格的代表,泰安里内曾云集显贵,加之紧邻中轴线,这里的变化反映了北京城的发展。
修缮前的泰安里破败不堪。北京日报 刘平摄
如今的泰安里处处透着干净、整洁、洋气,可就在2018年完成腾退前,这里却是另一幅景象。破败的外立面尽显斑驳,缺砖、掉砖形成的缺口遍布,有的窗户甚至已经没有玻璃。走进这个住着89户居民的“大杂院”,私搭乱建的小棚子、简易空间不少,堆放着各式各样的杂物。抬头看天,视线会被黑色的私拉电线挡住,它们如“蛛网”般从不同的角落伸出。
游客在“石库门岁月”体验旧时购物。北京日报 方非摄
“石库门岁月”以情景重现的形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民国时期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娱。北京日报 方非摄
“想要重塑泰安里,首先就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入户做居民工作,在规划图上描绘修缮后泰安里的样子,一直到2019年,这里才修缮完毕。”西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重塑的过程由表及里,2020年,泰安里列入了西城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一场老建筑活化利用的尝试就此展开。西城区以客观需求为导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属地天桥街道香厂路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大爷大妈们逢年过节想办个活动、写个春联都找不着地方。因此,在活化功能中,加入了公益属性。
“悦读纪春暖花开”融合了图书阅读和剧本杀两大功能,让读者如临其境。北京日报 方非摄
“石库门岁月”的内饰装修嵌入了民国时期流行的蝴蝶灯。北京日报 方非摄
泰安里文化艺术空间内饰装修尽量保留了修旧如旧的石库门建筑风格。北京日报 方非摄
重装迎客至今,泰安里已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150余场,充分惠及周边居民。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220场。
在满足周边居民需求的同时,泰安里还瞄准年轻游客,依托老建筑,搭建集逛街、餐饮、休闲、演出于一体的活动空间。
弄堂里的“石库门岁月”是一处咖啡厅,也售卖酒水和甜品。走进咖啡厅,油绿色的指路标格外吸睛——先农坛、护国观音寺、京报馆……一处处民国老建筑名称将游客拉进“历史空间”。
旁边的“悦读纪春暖花开”是一处沉浸式阅读空间,融合图书阅读和剧本杀两大功能。走进书店内,民国风格主题房间、老北京主题房间,吸引了不少人拍照。
弄堂里,长约70米的小道把6座小楼分为两排,小道上的绿植和装饰石材让这个半开放式空间充满了生机。到了傍晚,两边店铺门头亮灯,咖啡厅、剧本社、小酒馆,一条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小街就在眼前。
如今,“面子”光鲜,“里子”厚实的泰安里已重塑完毕,成为与城市发展功能匹配的新型公共服务空间。未来,这里的功能和业态将持续优化,引入北京中轴线主题展览,为首都文脉增添一抹亮色。
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
■说明:本文由家住东西城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部分信息整理自:北京晚报、北京西城
关注家住东西城!
看东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东西城的邻友圈!=======
联系我们:QQ—2250654256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