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溥仪听说抗美援朝的消息后,当即撕开棉衣取出一件珍宝
前言:
1950年,我国出兵支援朝鲜,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全国上下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捐款捐物,来支援这群志愿军。
而在狱中的溥仪听说这个消息后,犹豫了很久,还是从怀里掏出来一个东西,交给狱警,并说道:“这是我当时从故宫偷出来的,现在我想交给政府。”
当狱警看到溥仪手里的东西后,脸上更是露出惊讶的表情。
溥仪手中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末代皇帝
溥仪的一生是悲惨的,他懵懵懂懂的时候被推上皇位,掌管那个气数全无的大清王朝。
溥仪6岁时,大清就灭亡了。得益于国民临时政府,当时的溥仪还能在紫禁城里住着,享受着之前的待遇。
在当时的溥仪看来,故宫里就是属于自己的清朝,尽管故宫外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后来随着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也开始了自己颠沛流离的半生。
当时的冯玉祥认为,在当时国民政府的地盘里,居然还有一个小清朝,这就是一个隐患,万一有人想要复辟怎么办。
但其实当时的溥仪完全没有复辟的想法,也没有任何能复辟的条件,不过当时的冯玉祥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掌握对于北京的控制罢了。
于是在1924年11月5日,紫禁城的大门彻底被打开,国民军进入故宫中,要求溥仪等人尽快搬离故宫。尽管溥仪等人一再退让,表示给三天的时间收拾行李,但国民军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并表示让他在三个小时内赶紧走。
无奈之下,紫禁城中的人们开始慌乱的收拾自己的行李,他们将大量的珠宝搬上车,溥仪看着这个自己生活了20年的地方,心里感到十分无奈,可惜自己没有任何能够和国民军抗衡的武器,最终只能不甘的离开了故宫。
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溥仪趁他人没注意,将一件宝贝藏进了自己的怀里。而这件宝贝,就是溥仪之后上交给国家的东西。
溥仪本以为,自己出了皇宫后,可能生活不如从前,但至少是衣食无忧。只可惜溥仪刚出来不久,就被日本人的花言巧语所诱惑,和他们一同前往了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可日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把控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和控制,根本不是为了溥仪好,溥仪对于这些情况也越来越不满,他逐渐的感觉到自己只是日本人手中的傀儡皇帝。
之后苏联对日本宣战,并攻击了伪满洲国。溥仪仓皇之下坐火车到处逃窜,打算前往机场飞往日本避难。
当时的日本刚刚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在机场被苏联人抓了个征兆,之后,溥仪被带到监狱里关押,虽然是在监狱里,但毕竟溥仪的身份特殊,他在监狱里并没有受到虐待,相反他的生活十分滋润。
到了1950年,溥仪被引渡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里度过了自己长达10年的劳动改造。
田黄三连章
1950年10月19日,我国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当时国内局势混乱百废待兴,听说又要打仗后,百姓们纷纷捐赠物资,希望给前线的志愿军提供有力的后盾。
当时在抚顺进行改造的溥仪也听说了这件事情,再三思考之下,溥仪叫来狱警,告诉他自己想给国家捐点东西。
说着溥仪就将自己的贴身衣服撕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块印章交给了狱警,狱警定眼一看手里的东西,脸上立马露出惊讶的表情。
溥仪捐的不是别的,而是被乾隆皇帝视作珍宝的“田黄三联章”。这个宝贝是乾隆皇帝生前最喜欢的物件,时常拿在手里把玩,乾隆皇帝去世后,这三联章才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田黄在清朝本身就比较稀有,因为其材质温润,在明清两代经常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因为田黄石的黄和皇帝的皇同音,因此皇家都十分喜欢这种艺术品。
田黄三联章由一条田黄石链相连,上面还刻着乾隆两个字。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对这件宝物的喜爱。
溥仪将这件珍贵的宝物捐出去的原因,其实更多的则是为了自己考虑。虽然溥仪早就不是清朝的皇帝,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改造所里,溥仪还是颇受之前照顾的。
当时溥仪手里还有很多宝贝,这些都是他想着从改造所出去后将其变卖的家当。在溥仪看来,自己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出去后想要自食其力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那么这些宝贝就是自己后半生的依靠。
但随着国内局势不断变化,溥仪又在观察政府对于自己的态度,毕竟自己之前和日本人有很多关联,也做出了很多对不起国家的事情,如果政府想要处决自己,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
所以为了向政府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决定将宝贝交给国家,也是给自己争取一个宽大的机会,毕竟在清朝的各个皇帝看开,田黄三联章相当于皇帝的地位,将这个交出去,也是再向政府释放信号,那就是自己绝对不会有复辟的心思。
将田黄三联章交出去很久之后,溥仪都没有收到回复,他甚至都以为是不是当时的狱警将这个东西自己偷偷的眯了起来。
后来有一天,所长找到溥仪,告诉他东西已经成功的上交给了政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溥仪真正的和紫禁城没有了半点关系。
所长在告诉溥仪的时候,还对溥仪说:“政府不在乎你之前的思想是什么,也不要求你上交什么东西,政府只看你在狱中的表现,表现好了,自然放你出去。”
溥仪听到这话后,脑袋不好意思的耷拉下来,他知道自己的小聪明被看穿了。在之后的几年时光里,溥仪认真参加改造,并且写了自己的自传。
1959年,溥仪被特赦,在妹妹家住了半个月后住进了政府给他安排的旅店里。之后的溥仪被国家安排进植物园里进行工作,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负责浇水,后来又开始培育。
之后溥仪又被调到全国政协工作。1966年,受到一些特殊时期的影响,溥仪的生活也有所改变,但还在周总理将溥仪列为了保护对象,这才让他没有受到迫害。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为尿毒症在北京逝世,这位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结束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
溥仪复杂的一生
溥仪的一生从现在来看都是十分复杂的,他从王爷的儿子变成大清朝的皇帝,之后又成为了日本的傀儡、苏联的战犯,到最后又变成了新中国的一位普通公民。
再也没有人像溥仪一样,一生都是在不断的转折中度过。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因为时代的影响,他成为了那个被时代抛下的人,为了顺应那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溥仪试图做出改变,但最终一步错步步错。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不过溥仪到了晚年十分享受这种平凡人的生活就如同溥仪自己说的那样,现在的他和其他人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成为政协委员后,溥仪曾多次进行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不免可以看出溥仪的激动之情,溥仪表示:“新中国是个奇迹,它把一个战争犯人改造成了一个崭新的人。”
或许只有溥仪当时买票进入故宫的时候,才会回想起自己曾经在紫禁城里生活的岁月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