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这些体长10厘米左右,体重不到一克的“小虫子”,显然并非人的主要食物。最多是能够入药,被称为地龙。《本草纲目》中称其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不过也有意外,如我国古代一直就有食用蚯蚓的记录。他们往往将蚯蚓切碎,掺入馅料,使包出的馄饨更加鲜美,这是因为蚯蚓体内含有谷氨酸。
然而现如今加了蚯蚓的食物,只会被大多数人被当作黑暗料理。但更重要的是,人们虽说基本不吃蚯蚓,可如果真就没有了蚯蚓,人类也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粮食减产带来的饥荒。因为它间接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
据《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蚯蚓的存在使全球谷物(玉米、水稻、小麦、大麦)增产约6.5%,而对豆类产量的增收占比则约为2.3%,相当于每年增产超过1.4亿吨。
此外,蚯蚓的贡献在南半球的农业生产中尤其显著。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10%的粮食产量是蚯蚓的功劳。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则有8%的粮食产量归功于蚯蚓。
所以毋庸置疑,蚯蚓向来是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驱动力。而蚯蚓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认可,还要凭借其改造土壤的能力。
一般来说,蚯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形成健康的土壤,以支持植物生长。如有用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所以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这使的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疏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
而且另有其他研究也表明,蚯蚓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激素的产生,并帮助植物保护自己免受常见土壤病原体的侵害。甚至据粗率估计表明,蚯蚓最多可以增加大约25%的植物总产量。
因此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蚯蚓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特殊作用。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公顷土地内,大约有蚯蚓15万~180万条。
所以依赖于蚯蚓的掘地性和杂食性,每年每公顷土地内的蚯蚓排出的蚓粪,都能达到几十吨至几百吨。而连蚓粪也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对植物有利的养分。
还有更有趣的是由于蚯蚓什么都吃,很多国家甚至都用蚯蚓来处理垃圾,比如美国洛杉矶,就有专门的蚯蚓养殖场。
据说每月100万条蚯蚓能够处理7.5吨垃圾,除此之外,加拿大安大略也养殖了蚯蚓,每天能处理20吨垃圾。当然,所产出的粪便自然要供农场使用,否则就白白浪费了。
然而现代农业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却让蚯蚓这种原始的自然土地改良者,失去越来越多原本的生存空间。
正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粮食产量,能依靠蚯蚓分别增加10%和8%,也是因为那里的农民往往更少获得化肥和农药。
相反,他们更依赖富含蚯蚓的有机物质,如粪肥和作物残渣,这进一步刺激了蚯蚓对植物的正向影响。
因此如果未来想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生产,那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对蚯蚓的依赖,以及更好地利用土壤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当然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不支持,在原本就没有蚯蚓的土壤里投放蚯蚓。并且如果蚯蚓太多,土壤里的腐植质不够吃时,它们也会不可避免地啃食植物根系。所以对于土壤健康的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不过保护蚯蚓总是必要的,毕竟其益处显而易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