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一个相声界饱受争议的人物。在仕途上,他是毫无争议的赢家。但纵观其艺术生涯却呈现出阶梯式下滑的曲线。当年,保托范准的李文华辅佐着才华出众的姜昆一跃成为相声界的希望之星。一老一少的搭档在那些年为观众奉献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当李文华罹患喉癌离开舞台后,组织上安排唐杰忠给他捧哏。虽说唐杰忠的艺术水平与李文华相差甚远,要说给姜昆捧哏也能胜任,况且此时的姜昆已经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阅历。但不得不说,姜昆在与唐杰忠搭档时期的作品质量已经明显逊于从前。
唐杰忠光荣退休后,经孙福海先生举荐,1993年底33岁的戴志诚与43岁的姜昆正式结成搭档。没想到一晃两人合作也有将近三十年时间了。然而这也被视为姜昆相声表演滑坡最严重的三十年。不仅鲜有新作问世,几十年不变的表演风格再加上作品乏善可陈,也使得姜昆深陷舆论批判的泥淖。就连给他捧哏的戴志诚也被质疑根本不会说相声,甚至有人认为是戴志诚毁了姜昆的相声艺术。这样的“骂名”戴志诚背负了三十年。
从以往姜昆与戴志诚合作的相声作品来看,其段子内容和表演风格的确难以尽如人意。难道说戴志诚真的不会说相声吗?这显然是一个深深地误解。戴志诚给姜昆捧哏之前一直专工逗哏,和“原配”搭档郑健一样,同是李伯祥先生门下弟子。拜师之前,他们还曾是天津市曲艺团学员班的同学。从学员班那会儿就是戴志诚逗哏,郑健给他量活。直到他去北京发展,郑健才与王平搭档。 如今,姜昆公务繁忙,很少有演出机会,而王平也在六年前英年早逝。于是,花甲之年的戴志诚、郑健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开始尝试再度合作。谁又能想到,阔别三十年的一对搭档,再度联袂竟能碰撞出让观众为之惊叹的火花。
去年的天津相声节和曲艺相声名家展演上,戴志诚、郑健前后两次上演了传统活《黄鹤楼》都让观众刮目相看。一般来说,腿子活不好演,需要分包赶角,捧逗二人都有人物的跳入跳出。其次,演员得有夯头,不仅嗓音条件好,唱的还得字正腔圆。 戴志诚、郑健的《黄鹤楼》是宗罗荣寿先生的路子,瓢把先使了一大段追柳再入正活。这种演法显然更受观众欢迎,当然前提是捧逗双方都得有副好嗓子,哪怕其中一句唱的荒腔走板凉调了,都会影响正活的演出效果。
戴志诚之前给姜昆捧哏时很少有使柳活的机会,即便要唱,也多是学唱歌曲。可他毕竟是娃娃腿的底子,又在师父李伯祥先生膝前学艺多年。虽说到了花甲之年,可在台上使戏柳,从气力到唱腔,从做派到表情都不减当年。《黄鹤楼》这块活,要求逗哏演员对尺寸的把握要准确。范儿太正了挡包袱,但真要说在台上为了包袱响撒开了耍着使,内行观众看了肯定会嗤之以鼻。戴志诚的独到之处在于,并不刻意靠歪唱找包袱,而是通过恰当的表情、动作把包袱自然而然抖出来。整段表演不噪不闹,人物塑造的合理可信,既是卖的这口唱,又没影响包袱,这才是有传授的表演。
当年春晚上,姜昆曾在相声里调侃戴志诚,“咱俩合作这么多年,有哪段超过掉老虎洞了......就知道站在我旁边喊:我说姜昆啊,你贫不贫?”客观而言,戴志诚并不是只会那句“我说姜昆啊”,只是他们的搭档形式限制了戴志诚的发挥。与其拿他与之前两任捧哏搭档作比较,不如多从自身表演找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