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一直在建立“反华”联盟。在拉拢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韩国,初见成效之后,9月份,拜登总统的头等大事,就是强化与印度、越南的关系。2023年9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到访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新德里G20峰会。
在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晤中,拜登总统重申支持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莫迪最关心的“一票否决权”,拜登总统只字不提,但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早就提醒印度,连想都不要想。
除此之外,拜登还提议在印度打造美国海军的后勤中心。美国在印度建立新的基地,不仅可以提高美军在印太地区进行快速军事投送的能力,还可以给印度的造船、维修带来新的订单,老大吃肉,小弟喝汤,两家自然是一拍即合。
可惜的是,拜登明显低估了莫迪的胃口。现在的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莫迪政府正致力于建设一个非西方大国主导的新世界。因此,我们不难看到,印度对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这次G20新德里峰会,印度又利用东道主的便利,邀请了新加坡、孟加拉国、毛里求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等非G20成员国参会,试图进一步强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联系,甚至有成为他们代言人的企图。
美国设的局,印度拒绝入场。在G20峰会的联合宣言里,印度并没有满足美欧的要求,拒绝谴责俄罗斯,也没有邀请乌克兰参会。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莫迪政府打起了更换国名的算盘,“巴拉特”取代“印度”出现在G20会议的请柬、手册、胸牌上,原因就是“印度”这个名字是英国殖民统治的产物,而“巴拉特”反映了印度悠久的历史传统。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丧失国家的战略自主,这根弦,莫迪政府一直绷得很紧。
在印度遭到挫败之后,拜登总统又跑到了越南。9月10日,拜登总统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进行了会晤,将越南与美国的关系“连升两级”,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深化防务安全合作铺平了道路。
自从1995年美越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军事合作更是无从谈起,转机发生在2010年之后,那时的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崛起,试图拉拢中国建立G2也遭到了中方的拒绝。于是,2011年,美越签署《推进双边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2016年,美对越武器禁运全面解除,2021年,美国开始向越南提供空军训练体系,标志着美越军事安全合作进入新阶段。
加强与美国的合作,越南确实有自己的考虑,但并不打算因此破坏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主要原因有二点,一是越南一直将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视为头等大事,这意味着其它的一切,都得为此让路。2022年,中越两国贸易额达到1756亿美元,中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市场,同时,美越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1238.6亿美元,其中不少都是来自中国的转口贸易,让美国成为越南的最大单一出口国。在中美之间,保持务实平衡,符合越南的国家利益。
二是中越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理念信仰、发展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美国根本无法比拟的。阮富仲多次强调,越南始终高度重视并将发展同中国党、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并把它视为对外关系的头等大事。对内、对外的头等大事,都与中国有关,拜登拉拢越南反华,又有几成胜算呢?
拜登总统刚刚离开越南,他建立的“反华”联盟就出现了崩塌。9月14日,越方宣布,越南总理范明政率领代表团,前往广西南宁参加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商务峰会。为了表示重视,越方的代表团包含8名政府部长,涉及财政、国防、外交、工贸、公安、计划投资、交通运输等多个核心领域。范明政强调,此次访华,表现了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和“同志加兄弟”的友情。
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包含战略利益与意识形态两个目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美国更倾向于认为,意识形态要服从于战略利益。以越南为例,过去,美国没少对越南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甚至提出了所谓的“批评”,但现在却闭口不提,目的就是为了拉拢越南,建立共同遏制中国的统一战线。一旦目标达到,美国随时有可能转向,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
当年,因为需要中东石油,美国将沙特当成是“铁杆盟友”,自从美国的石油实现了自给自足之后,尽管与沙特的合作涉及美元霸权,但对沙特的批评、指责日益增多。拜登在上任之前,就抓住“卡舒吉事件”不放,不停地攻击、谴责沙特王室。
在挥戈看来,美国的手电筒只照别人,从来不照自己。作为美国的“盟友”,今天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扮演火中取栗的角色,将来很可能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盟友”与“敌人”之间的切换,完全取决于美国的战略需要,对于这样的“反华”联盟,印度、越南自然是心知肚明,不崩塌才是一件怪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