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到底是真是假?抠掉层层叠加的掩盖,真相让人大倒胃口

分享至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的烽火再度燃起。

烽火就是古代的报警器,骊山的烽火就是周天子向诸侯们发出的求救信号:犬戎又入侵镐京了,赶快来勤王!

然而,诸侯们的反应却很吊诡,他们竟然都认为,这肯定又是那个昏君在戏耍我们,不去,免得再上当。

昏君是指当时的周天子周幽王,这位小姬同学自即位以来就没干过一件正事,除了喝酒就是泡妞,国事全都扔给奸佞小人虢石父打理,搞得大周天下每况愈下。

八年前,周朝打败褒国,周幽王虏获一位叫褒姒的绝世美女,立刻被迷得丢了魂。他不顾九五之尊,倒过头来使劲巴结讨好褒姒。可褒姒却始终冷若冰霜,连一个笑脸都不给周幽王。

小姬同学绞尽脑汁也没办法博得美人一笑,这种情形他从来没遇到过,于是便向智多星虢石父求教。

虢石父说,这还不好办嘛,你带她去骊山烽火台玩,点烽火,让她看一看诸侯们被戏耍后的狼狈,保管她开怀大笑。

小姬一听击掌叫绝,于是真的就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好戏。

当各国的诸侯们星夜兼程赶来时,却发现自己被周天子戏耍了,他们有火无出发,只好愤愤不平地原路返回。

褒姒看着台下东倒西歪、狼狈不堪的各诸侯国将士们,竟然千年的铁树开花了,她笑得花枝乱颤。

还真灵验!小姬开心死了,他重赏了虢石父,以后只要美人不开心,他就点烽火给她取乐。

“狼来了”的游戏玩多了,诸侯们也被搞腻了,于是再有烽火点起时,前来勤王的兵马越来越少,直到这一次,一个也没来。

谁知道,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势单力孤的京城兵马根本不敌犬戎,小姬同学在骊山下被宰了,褒美女所生的儿子伯服也一同被杀,她本人则成了犬戎人的战利品。

以前我不懂什么叫“一笑倾国”,现在终于懂了。

周幽王死后,太子姬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第二年,周平王迁都雒邑,大周王朝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春秋时期。

可以说,周幽王的死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代表曾经强盛的西周结束了,姬家王朝迎来苦难岁月。

似乎“烽火戏诸侯”就是这个历史时刻的引爆点,但很可惜,史学界有一种声音认为:烽火戏诸侯就是编造的故事,根本不靠谱。

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

“古史辨”学派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叫“疑古派”,就是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学派。

顾先生认为,由于史料的缺失,以及大量的伪作,导致后人将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当历史。他还说,“层类”就是导致历史失真的一个重要手段。

什么叫“层类”呢?我们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成形过程为例说明。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诗经》上,不过那里面仅仅提到了一个叫褒姒的女人,说西周的灭亡跟她有关系(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但没有任何具体事件。

左丘明著《国语》和《春秋》时,在这个故事里添加了很多元素,包括褒姒的出身(褒国人)、来到周幽王身边的原因(褒国战败后献出的贡品)。

又说,褒姒后来给周幽王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周幽王爱屋及乌,便想废了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伯服逃到申国向外公申侯求救,于是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杀了周幽王,拥立了外孙。

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时,又添加了周幽王击鼓报警,戏耍前来勤王的诸侯,以博美人一笑。

司马迁写《史记》时,大概觉得击鼓报警不符合实情,还是烽火传得远,于是便改成了“烽火戏诸侯”。

自此,“烽火戏诸侯”的版本几经增添、修改,终于隆重出炉了。

这个形成过程就像刷油漆,它原本就是一个没头没尾的片段,算不上故事,没有可传播性。左丘明给它刷了第一道漆,让这个故事完整了,人物关系以及事件的冲突点都呈现出来了。但没人知道,左丘明的史料出自哪里。

吕不韦又刷了第二道漆,增加了昏君误国、红颜祸水的成分,具备了典型的警示教育意义。这么一改,这个故事就变得老少咸宜,传播性超强。

司马迁又刷了第三道漆,修补了吕不韦的漏洞,文字也更加优美生动,于是一则流传千古的“烽火戏诸侯”就这么出炉了。

顾颉刚先生的“层类说”,就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在原始史料的基础上一遍又一遍添加出处不明的文字,甚至编造的东西,让原来的史实变成了虚构的故事。

钱穆先生也对“烽火戏诸侯”提出了四个疑点:

第一, 诸侯来京路途不一,怎么可能同时而至?

第二, 远途而来也不可能马上就走,至少得休息一宿,哪来的笑点?

第三, 举烽火传警,这是汉朝对付匈奴时期的事,怎么会用到西周了?

第四, 骊山之战是周幽王主动发起的对申国的战争,用得着报警吗?

《清华简》史料的整理似乎也佐证了两位先生的结论,它记载说,当时是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国被迫联合犬戎发动反击并打败了周幽王,丝毫没有提及“烽火戏诸侯”,也没有提到褒姒。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历史时间呢?

从事件的真伪辨析看,吕不韦和司马迁人为加工的痕迹过于明显,因此大体上可以认定“烽火戏诸侯”不真实。

至于左丘明增加的部分,从逻辑上讲是说得通的,在没有发现相左的证据之前,我个人认为《国语》和《左氏春秋》是可信的。

这个故事的原貌大致是这样的:周幽王爱屋及乌,想废了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母子。申氏为了自救,便派儿子逃到申国求救。周幽王听说太子背叛自己逃到了申国,便要求申侯交出太子。被申侯拒绝后,周幽王一怒之下便发兵攻打申国。而申侯则贿赂犬戎,二者合兵打败并杀害了周幽王和褒姒母子。

后人认为,周幽王亡国,褒姒罪责难逃,是典型的红颜祸水,于是编造了所谓的“烽火戏诸侯”。岂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无关紧要的“花边”竟然逐渐成了故事的主角,却将王室内部斗争这道“主菜”给弄丢了。

像这种“层类”丢失原貌的事件并不少见,没办法,本来掌握历史的人群就很狭窄,加上古代的记录工具、传播手段的局限性,导致史料遗失的现象比比皆是。

雪上加霜的是,有时候还因为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东汉就因为一个人的被杀,留下了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此人叫蔡邕,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史学家,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蔡邕是典型的学术型官员,不大适应官场的规则,他一生多次遭遇困厄,甚至一度流亡他乡以避祸。

董卓掌握朝政后,威逼蔡邕出山做官。蔡邕无奈,只好从命。不过,董卓确实很尊重蔡邕,给予了他最大的荣誉和最高的待遇。

大概出于知遇之恩,董卓被杀后,蔡邕不合时宜地为他流泪,并发出叹息。谁知这个小举动惹怒了王允,王允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将蔡邕打成董卓余孽,并要处死他。

狱中的蔡邕请求说:我正在编著一部完整的《汉史》,为了完成这部著作,我可以接受肉刑。

当时的名流,包括郑玄、马日磾等人都哀求王允饶恕蔡邕。然而王允像是吃了迷魂药:当年汉武帝心慈手软,没有杀司马迁,结果让他留下一部谤书,贻害天下,如今我决不能重犯这个错误。

就这样,一代史学大家惨遭杀害,连司马迁那样的待遇都求之而不得。

马日磾愤然说:“蔡邕苦心孤诣三十年搜集史料,他死了,汉家的事再也没第二个人知道了,王允你不得好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