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死后五年,武则天被逼退位,张柬之:她一直都在狄仁杰彀中

分享至

狄仁杰两度入阁

武则天废黜二十七岁的皇帝李显时,主要依赖三个人:宰相裴炎、将军程务挺、相王府司马刘炜之。裴炎与武则天在政治利益上相辅相成,程务挺是识时务者,刘炜之则想推相王李旦上位,可当他们发现,真正想登上九五之位的是武则天的时候,传统的道德观念让他们不约而同地站到了女皇的对立面,此时女皇的势力已经大成,裴炎等人不过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罢了。

杀了一个宰相,武则天还可以树立另一个宰相,一代名臣狄仁杰在武则天登上皇位的第二年,荣升地官侍郎,入阁鸾台。虽然是朝中宰辅,却对深受武则天信赖的酷吏无可奈何,仅仅三个月,狄仁杰就被来俊臣诬告下狱,若不是狄仁杰急中生智,假意承认谋反,骗过了来俊臣,或许早已经身首异处了。

狄仁杰躲过了一死,却被武则天贬到了彭泽,这一去就是六年的时间,六年内,武周天下乌烟瘴气,来俊臣、卫遂忠等人四处诬陷忠良,残忍虐杀百姓,突厥、契丹纷纷打着复唐的旗号对中原用兵,武则天急需一个治国能臣来为她分忧解难,时任幽州都督的狄仁杰在宰相娄师德的暗中推荐下,再度入朝拜相。

狄仁杰扶立李显正位

武则天希望狄仁杰整顿朝纲,重拾百姓的信心,狄仁杰义不容辞,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匡扶李唐社稷。

相王李旦被废后,在李昭德的劝谏下,武则天虽勉强将他立为太子,却幽禁东宫,八年来不见天日,本就无心政事的李旦整日担忧重蹈李弘、李贤两位兄长的覆辙,惶惶不可终日。身在朝中,大权独握的武承嗣不断地对李旦的太子之位发起冲击,为此陷害了不少替李旦说话的朝中重臣。

随着武则天的年岁越来越高,武承嗣的攻击也越来越猛,李旦的儿子、女儿全部被贬黜,眼看着就要守不住有名无实的太子之位了,狄仁杰来了。

狄仁杰才具品格为世人所称道,武则天非常敬重他,也能够听得进去他说的话,在废立太子的关键时机,狄仁杰重启李昭德先前的话题,他再次重申,亲生儿子远比侄子要靠谱,武则天百年之后,能够在太庙中供奉她的绝不会是作为侄子的武承嗣。

而在武则天动摇的时候,狄仁杰果断的将远在湖北的被废皇帝李显抬了出来,相比于李旦,李显更有资格继承皇位,也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李显比李旦稍微有些进取心。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