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群众质疑:为何只有一只眼睛?

0
分享至

1949年的秋天,北京的风带着一丝丝凉意,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当解放军的战士们踏上古老的北平城,心中满是期待与激动。但当他们走到天安门广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都为之一愣。那座历史悠久的城楼上,悬挂着一副蒋介石的画像,与广场上那浓厚的解放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解放军的队伍中,有人提议替换那副画像,让毛主席的形象屹立在那里,与亿万人民一同迎接新的时代。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认同,并传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耳中。为了表现毛主席的威严与亲和力,总理特意找到了国内著名的画家董希文,请他为这一特殊的时刻绘制一副毛主席的巨幅油画。

董希文了解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便夜以继日地创作。他试图在画布上捕捉毛主席那深邃的目光,那宽厚的笑容,以及那为人民而矢志不渝的决心。经过多日的努力,那幅让人震撼的巨幅画像终于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一些无法预知的原因,这幅画像并没有得到长时间的展示。它像是一颗流星,短暂而又绚烂地划过人们的视线,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如今,当新的画像出现在天安门上,许多人仍会回想起那年的秋天,那副让人难以忘怀的画像,以及那背后充满激情与理想的故事。

1949年夏,北京的暑气正浓。当周总理决定为抗日12年的坚持举行纪念活动时,整个首都的氛围更加庄重。为了这次特殊的日子,他再次寻找了董希文,希望他能为毛主席呈现一幅新的画面。董希文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幅画像,更是整个民族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和纪念。

为了完美地捕捉毛主席的形象,他与学徒们不眠不休,油墨、颜料、笔触都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在那特殊的日子,当天安门广场上再次出现了毛主席与朱总司令的画像,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默默地守望着广大的人民。新的画像面积更大,但是民众的欣赏与赞美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一片赞誉之声。

不久后,周令钊受到了新的命令,他需要绘制另一幅毛主席的巨型画像。他耐心地从大量的照片中,选择了一张在延安时期的毛主席形象。通过对这张照片的深入研究,他希望能在画布上再现那种坚毅与决断。

当画像即将完成时,聂荣臻元帅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希望通过细微的调整,更好地展现毛主席的形象。周总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画像上的某些字样似乎并不那么必要。周令钊尊重他们的意见,经过几次调整,最终得到了一幅让人心悦诚服的作品。



在那段时间里,为毛主席绘制画像的任务落在了辛莽教授的手上。身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美术教授,他有着敏锐的审美观点和对颜色的深入探索。当劳动节来临之际,他决定尝试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意:将毛主席画像中的军帽调整为鲜亮的绿色,想要唤起人们对劳动者的敬意和节日的氛围。

但是,艺术创新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争议。人们对于画像中主席的朝向和缺失的眼睛表示不解,于是,这一幅充满创新精神的画像被撤下。

时光流转,又逢国庆。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央决定再次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进行更换。不再是单一的委托,而是通过海选的方式,最终选择了张振仕这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张振仕深知,他所承担的不仅是一个艺术创作,更是亿万人民的期待。

他放下自己的框架,走入人群中,倾听他们心中对主席的印象和期望。最后,他呈现出的画像,无疑是那段时期最为完美的一幅。人们纷纷赞誉,他的画像已经不仅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亿万人民心中的情感共鸣。

但历史总是变幻莫测。到了1967年,王国栋的画像版本脱颖而出,代替了之前张振仕的作品,稳稳挂在了天安门之上。它的深情和细致,获得了人们的一致认可,成为了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时代见证。



每当太阳初升,撒在天安门广场上,那一幅庄重的毛主席画像就显得更为威赫。但它,更像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反射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种种风云变幻。

画像背后的故事,与其说是艺术创作,不如说是时代的写照。每一次更迭,都是那段历史背景下的折射。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家们身处漩涡,他们手中的毛笔和画纸,似乎承受着那个时代沉重的思想和政治氛围,细细品味,这其中有无数的苦涩和迷茫。

每一幅新画像的诞生,也如同政治舞台上的新戏码。它传递的,往往不仅仅是领导人的形象,更多地是一种政策的风向标,展现着国家当下的政治取向。因此,每次画像的变动都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是那段时间内的历史标识。

但是,这些画像更是国家心灵的注脚。它不只是纸和墨的结合,更是亿万人民情感和思考的汇聚。每一次更迭,每一次讨论,都使得这幅画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而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记忆。



时间流转,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但那挂在天安门上的画像,却成为了我们与历史对话的桥梁,链接起每一个时代的情感和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浅梦墨晞
浅梦墨晞
分享历史,品味人生
1075文章数 7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