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天系安邦系海航系已经拆弹“德御系”引发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案

0
分享至

铲除金融蛀虫

—深挖彻查“德御系”引发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上)

随着相关案件陆续进入审判阶段,引发社会关注的山西省地方金融领域反腐败取得一系列成果。
  2020年6月起,山西省纪委监委在金融领域立案审查调查涉案人员168人。其中,公职人员130人,包括厅级干部10人、处级干部48人,12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案件涉及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驻晋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等多个系统,纵跨省市县三级。

  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如何严查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如何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记者赴山西进行了实地采访。

  揭开“德御系”不法行为引发金融风险事件的盖子

  一个专案,就是一场战役。

  经过15个月集中奋战,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的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份,调取证据材料180余万份;形成卷宗3万余份;撰写分析报告材料210余万字……

  为向记者还原案件始末,办案人员搬出了几十本资料汇编。厚厚的材料中,既有相关政策文件汇编,又有查办“德御系”案件期间的每日工作专报,还有针对基层行社这类“小法人”金融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多份分析报告。

  办案人员提到的“德御系”,是晋中商人田文军控制的数个关联公司的合称,因最早的主体公司名为德天御生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故被称为“德御系”。

  2011年起,“德御系”实际控制人田文军借全国农信社改制和城商行增资扩股之机,使“德御系”关联企业以入股方式深度渗透到山西省农信社、农商行以及城商行等。银行股东身份,为“德御系”从基层银行违规贷款投入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

  金融乱象特别是违法乱纪的金融活动,往往涉及巨大经济利益和诸多关系纽带。田文军及“德御系”关联企业编织了两张犯罪网络。

  一张是“造假网”——

  为更方便地从银行套取资金,“德御系”大量伪造公章及各种材料。田文军还专门设立了研究如何造假的“技术处”,制作的假公章就有上千枚,伪造文书材料重达十几吨。而为了规避原银监会授信集中度的监管,“德御系”成立若干个企业,由这些企业互相担保,编织出若干满足银行信贷条件的虚假会计报表。

  一张是“围猎网”——

  “德御系”想方设法拉拢腐蚀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收买银行授信审批权力。仅山西省金融系统,就有20名公职人员收受“德御系”财物总额达两个多亿元,其中包括多名“一把手”。

  面对“德御系”的“糖衣炮弹”,金融监管部门多名领导干部也罔顾金融风险,弃守监管责任,导致风险敞口一步步扩大。

  除不法企业的“围猎”和造假外,基层农信社的“小法人”制度、基层行社内控机制失灵、山西省联社未能有效监管以及城商行“一把手”权力独大等,也是“德御系”能够违规融资贷款,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德御系”以贷款、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票据业务等方式,违规大额融资,又将资金层层嵌套伪装,投入资本市场,操纵股票交易。2017年,“德御系”长期违规圈钱被戳破,资金链断裂,带来地方重大金融风险积聚。

  从金融机构到监管部门,一再错失风险处置良机。“德御系”在山西多家金融机构的违规融资贷款达两千多亿元,农信社和城商行成为腐败重灾区。

  办案人员介绍,在“德御系”债务风险形成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腐败分子与不法商人内外勾结,波及全省11个市、50多个县(市、区)。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在掌握部分公职人员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的问题线索后,山西省委统筹惩治金融腐败和维护金融安全,把集中惩治地方金融领域腐败问题作为一场较量、一场斗争,果断决定对“德御系”关联企业违规融资涉及公职人员涉嫌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问题进行调查。

  2020年6月,山西省纪委监委以事立案,成立专案组,对全省地方金融系统系列腐败案件进行审查调查。

  “深挖彻查违规融资背后的腐败问题和责任问题,严肃惩治资本与权力勾连破坏金融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问题。”在办案之初,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拥军就要求以狠抓办案引领“三不腐”一体推进,坚持“查案件、维稳定、防风险、挽损失、助改革、净生态”同步发力、标本兼治。

  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专案一开始,山西省委就把查处金融腐败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统筹起来推进。

  山西省委对省联社班子进行改组,对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要领导进行调整。专案组成立当天,免去了时任山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邢亮喜,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理事长王忠泽及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竟晖等四人职务。

  同一天,还在担任山西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的王亚临危受命,再次回到了山西省联社,担任党委书记、理事长。

  “2013年到审计厅工作之前,我就担任过山西省联社党委书记,曾和农信干部职工并肩奋斗过。”提起回归农信后了解到的情况,王亚认为,当时农信系统面前有“三个坎”:第一个坎是风险,农信社许多风险是历史和体制弊端形成的,但在2015至2017年这三年乃至2018年形成了集聚性的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这种风险会迅速蔓延,形成系统性问题。第二个坎是方向,由于管理的“松软乱”,导致乱象丛生。第三个坎是队伍,“懒散贪”无处不在。

  倍感压力的王亚,按照省委要求,即刻在农信系统启动违规融资贷款摸底清理整治。

  对于城商行系统,专案组成立10天左右,山西省委巡视组就进驻了大同、晋中、阳泉、长治、晋城5家市级城商行,进行提级机动巡视,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巡视期间,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与巡视组对接掌握巡视中的“活”情况,从快从严处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并通报相关处置情况,形成双向沟通交流机制。这轮清家底的巡视,共发现面上问题125个、问题线索114条。

  一系列“组合拳”,为主动排雷设置了缓冲期,为查办案件提供了窗口期。

  深挖彻查金融“蛀虫”和监管“内鬼”

  金融领域案件具有涉案金额大、敏感度高、关联性强、易引发次生风险等特点。如何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专案组统一思想认识:主动排雷、精准拆弹。

  从进入专案组开始,山西省纪委监委相关办案人员就感受到了案件的难度。农信社人员身份界定和法律适用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现在看,相关违规行为具体表现为规避贷款集中度限制、规避贷款资金用途限制、规避授信尽职要求、违规开展关联交易等。”办案人员回忆,当时,公职人员大范围涉违法发放贷款行为在全国没有先例,在“德御系”案件中不仅涉案金额高,涉案人数也多。

  证据审核组查阅了大量案例和司法解释,研究如何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行为和数额、区分行受贿犯罪与违纪行为等疑难问题,并协调省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请示,为案件准确定性和适用法律提供依据。

  这起金融专案是罔顾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交织、金融风险与金融腐败相交织、不正之风与违法犯罪相交织、新型腐败与传统腐败相交织的典型。没有“大兵团作战”集中办案模式,就不能实现深挖彻查。

  专案组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统筹全省力量,12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投入战斗,成立由市纪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审查调查组,同时协调法检、公安、审计等部门,攥指成拳,合力攻坚。

  专案组以雷霆之势快速开局,一手抓农信社,一手抓城商行,分化阻断,各个击破。一个月内,案件查办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融腐败案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形成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形成系统性风险。查清查透案情的同时,专案组必须确保金融系统运行稳定。

  为严防挤兑等金融风险,在案件信息发布上,山西省委统一部署,建立健全风险分级响应制度。

  “案件初期,我们就掌握了个别干部的问题线索,等到局势稳定后,对其进行立案。留置时,会先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替代人选后再采取措施,确保工作不断、全局稳定。”山西省纪委监委相关办案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整个办案过程中,专案组还及时和人大、政协及检察机关加强沟通。

  在处置涉案企业资产时,专案组既果断查封、扣押、冻结,又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及时解除相关措施,防止因办案造成企业停摆。

  “专案组坚持除恶务尽、清仓见底,推动案件横向拓展,纵向深入。”山西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专案组组长王鹏介绍,横向到边,对金融监管部门、农信社、城商行、驻晋银行、省属金融企业等系统全部“过筛子”;纵向到底,从省级到市级、从县级行社到基层营业网点,循线深入,靶向发力,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一年多的时间里,专案组以田文军及“德御系”关联企业违规融资背后的腐败问题为突破口,查办了一批农信系统、城商行系统、驻晋银行腐败案件;以金融机构违规发放贷款涉及金融监管部门失职渎职问题为突破口,查办了一批金融监管部门典型腐败案件……

  据统计,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案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所得总金额达27.89亿元,追赃挽损查封扣押冻结涉案公职人员和“德御系”关联企业等单位及人员涉案资产共计76.73亿元,保证了地方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查办这起地方金融领域腐败专案,大家都深刻认识到,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把“三不腐”一体推进贯穿始终,是案件查办有力有序的政治保障。

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筑牢堤坝再出发——深挖彻查“德御系”引发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下)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从近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和存款均保持较快增长,为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政治监督”“进一步保持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以案促改促建促治工作”“进一步凝聚金融领域内外监督合力”……总结山西省地方金融领域腐败专案的重要启示和经验时,山西省纪委监委明确抓常抓长、用好成果,坚持不懈净化优化金融生态、增强金融治理能力。

  全方位净化山西省金融业的政治生态及行业生态

  一场地方金融领域的反腐败震动山西。一次全方位净化、深层次治理,也让山西省金融业的政治生态、行业生态迎来新变化。

  “代价不能白付!”面对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力等问题,一些领导人员“四个意识”不强、“靠金融吃金融”等问题,一些关键岗位人员违规逾矩、违法履职等问题,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决铲除毒瘤、清除毒素、肃清流毒,切实净化金融领域政治生态。

  金融领域发生系列腐败案件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剖析案件成因,既有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贪欲极度膨胀、长官意念盛行、侥幸心理作祟、纪法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也暴露出长期以来地方金融系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金融监管不到位等深层次原因。

  山西省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相关企业把党的领导嵌入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企业领导核心作用。

  山西省联社把党的领导贯穿农信社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制定印发全省农村信用社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实施意见等,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由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等5家市级城商行改革重组的山西银行,制定《山西银行章程》时,充分体现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建设、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等重要内容。

  结合查办案件,山西省纪委监委系统梳理金融领域腐败乱象和不正之风,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治理什么问题。压紧压实金融机构党委主体责任,集中整治“四风”不止问题,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专项治理违规选人用人问题,扭转“劣币驱逐良币”不良效应;大力清理违规融资贷款问题,革除“靠金融吃金融”顽瘴痼疾;加强和改进对“一把手”的监督,明确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禁止性规定。

  山西省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保持纪法高压震慑,又在金融机构系统内发布通告,开展警示教育,宣传宽严政策。

  让更多的人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修复、净化金融领域政治生态。2021年3月,山西省纪委监委在全省开展敦促地方金融系统涉嫌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的专项行动。

  “督促有关人员主动交代问题,就是要在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的同时,有效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金融系统安全稳定,为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有关办案人员介绍,纪检监察机关讲政策、讲法规、讲出路,有针对性地做有关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月内,224人主动交代问题,其中2人主动投案。

  同时,山西省纪委监委一方面建立行贿人员黑名单和违法信息数据库,一方面探索推行涉案非公职人员守法信用承诺制,督促非公职人员作出书面承诺,教育引导其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为做到警钟长鸣不松懈,山西省纪委监委制作警示教育片《金蠹》,在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专题展厅,督促地方金融系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以案为鉴、常照镜鉴,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清欠清收,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直接且有效的措施。专案启动2个月后,山西省委成立清欠清收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集中开展地方银行逾期贷款专项清欠清收工作“百日行动”。山西省纪委监委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化险主责,发挥纪委监委监督专责,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开展行动。

  “百日行动”期间,山西省纪委监委建立了三类台账:涉诉的逾期贷款,由法院开辟绿色通道,高效落实;涉嫌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骗取或诈骗犯罪的,由公安部门精准打击,追赃挽损;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挂牌督战,逐个销号。

  据统计,“百日行动”累计为地方金融机构清收逾期贷款本息464.03亿元,推动农信社和市级城商行系统处置各类风险资产1751.87亿元。

  山西省纪委监委坚持办案与化风险、促改革同步筹划、一体推进,将违纪所得和违法所得一起查、不法利益和国家损失一起追。专案组对每一起金融领域腐败案件都大力追赃,摸清每一笔不良融资贷款的去向,决不放过每一件涉嫌违规融资放贷的问题线索,最大限度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随着“历史欠账”的清除,地方金融机构也卸掉了多年背负的沉重包袱和风险压力。

  深化改革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本动力。针对农信系统县级行社存在“小法人”体制机制弊端,专案组向山西省委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

  太原城区联社曾是全国唯一未改制的高风险省会级机构,历经三任领导、改革十年迟迟不成,一度成为农信系统改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是山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亚对农信社改革化险的深刻印象。

  “‘百日行动’收回的26亿元逾期贷款,为太原城区联社改制打下了基础。”王亚回忆,山西省纪委监委对太原城区联社改制问题启动专项调查,认真查找改制停滞不前的原因,积极帮助化解改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做好清产核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等工作,改制驶入快车道。

  2021年6月,由太原城区联社改制筹建的太原农商行揭牌开业。这推动农信社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太原农商行成为太原市网点数量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区域最广的农村金融机构。

  新征程新气象。开业首日,太原农商行就召开机关干部职工大会,要求大家严格纪律作风,弘扬正能量、摒弃负能量,让歪风邪气彻底消失。

  2023年,山西省农信系统迎来“改革年”。4月20日,山西省第101家农商银行——临县农商银行开业。山西省农信系统108家县级机构中,改制为农商银行的占比达到了93.52%。

  9月8日,在山西省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山西省深入推进农信社改革化险,持续推动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式进入开业筹建阶段,也开启了山西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新的里程碑。

  据悉,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努力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将党的领导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确保中央和省委重大方针政策、重要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作为全国首批采取“上参下”模式改革的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将对照改革批复方案,全面增强省级机构对市县机构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不断深化市县法人机构改革。

  而在城商行系统,早在2021年4月,山西银行顺利挂牌成立,成为山西省第二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纪检监察机关高压反腐,为山西银行的成立扫清了障碍、整肃了队伍、挽回了损失。”山西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计亮认为,山西银行的成立,也彻底解决了过去省内地方城商行“小”“散”“弱”的状况。

  山西省纪委监委及时向山西银行派驻纪检监察组,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堵住金融腐败漏洞。

  “现在派驻力量在不断壮大,行内纪检机构力量也明显增强。不仅总行设立机关纪委,成立纪检工作办公室,而且所有12家分行均设有纪委和纪委书记。”驻山西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有志告诉记者,“不久前,我们就联合了晋中市监委,对原晋中银行文苑支行行长刘国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山西省联社对6个市级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轮岗。至此,全省11个市级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现交流。

  “这是我们持续落实省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建议的具体举措。”王亚告诉记者,按照业绩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的原则,山西省联社对市县机构800余名管理人员进行轮岗、交流、调整,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基层机构领导班子。

  “我们也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强化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省联社纪检监察组组长王领拽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金融领域反腐败的同时,山西省纪委监委就同步推进以案促改促治,及时发出多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金融系统立行立改。

  地方金融乱象,根本在于偏离党中央对地方金融的职责定位,盲目扩张信贷规模,违规开展融资业务。

  深刻认识脱实向虚、脱农向城的危害后,山西省联社加快信贷转型,切实回归“三农”、回归“小微”、回归实体。

  在2022年度山西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结果中,山西省联社获得“优秀档”,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市场份额位居山西省金融机构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山西全省农信社实体贷款余额6577.4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225.98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884.77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实体贷款增速4.41个百分点。

  金融风险不是一日造就的,治理乱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加强金融领域政治监督,保持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力度,深化金融领域行业治理。

  为全方位净化山西省金融业的政治生态及行业生态,山西省纪委监委结合金融领域特点,清除金融领域的风险点、隐患点,推动实现金融领域政治生态持久风清气正。

  聚焦“两个维护”、聚焦政治责任、聚焦制度执行、聚焦权力运行,该省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政治监督,既挖“硕鼠”又护“玉盘”。

  打开地方金融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是年初召开的全省地方金融工作会议确定的五大发力点之一。山西银行在重塑公司治理结构和干部员工队伍上持续发力,组织34个部门、12家分行(直属支行)开展“反思剖析”专题大讨论,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打补丁、补漏洞。

  “作为亲身经历这场风暴的从业人员,片中地方金融领域腐败专案的内容让我深感震撼,感受到山西省委以雷霆之势开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后面对的严峻形势。作为党员,我也深刻认识到丧失党性意识是多么危险,违反职业操守是多么可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在大事上泾渭分明,小节上从严把握,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今年年初,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播出后,山西银行太原分行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并结合工作畅谈感言。

  当记者实地探访山西银行太原分行营业部时,一进门就看到有位老人向银行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

  “我们不仅打造了长9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还在党员干部职工的桌面摆上廉洁提示牌。如今,像办理贷款时遇到说情打招呼的情况,大家会落实登记报告制度。”太原分行纪委书记赵东阳告诉记者,“从山西银行组建开始,我们就注重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干部员工做到恪尽职守、廉洁从业。现在,我们通过争创‘党建+金融’品牌,以‘金融清廉行动’助力‘清廉山西’建设。”

  近日,共青团中央、应急管理部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名单,太原分行营业部是全国唯一一家银行业经营机构。像太原分行营业部一样,山西地方金融系统,呈现出重整旗鼓、重塑形象、重新出发的新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融周刊
金融周刊
《金融周刊》官方网易号
87文章数 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