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在基层工作了三十年,一直从事比较繁重的操作工作,临退休前几年才被调整后勤岗位。老郭非常珍惜这个岗位,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从不敢让任何工作掉链子,一晃儿就干到了退休。
老郭可不像其他员工,临退休前半年就回家了,他一直站好最后一班岗。办完退休手续,交接完工作,就到了中秋节。中秋国庆两节前,单位发过节费,在职职工每人发5000元,退休人员每人发2000元。这是单位常年坚持的优良传统。
老郭盼着这笔过节费,准备给老伴买一件好衣服,庆祝他的光荣退休。可是,左等右等,手机银行的短信就是没有响起。在职的同事已经收到了5000元过节费,退休的老同事也收到了2000元过节费,唯独他这位刚退休的老同事“两头都落空”了。
老郭终于沉不住气了,就来到单位人事部门询问。人事专员小林查了一下发放名单说,在职职工名单里没有您,所以,人事口没给你发过节费也是正常的,你应该享受退休人员的待遇,每人是2000元,你马上去老年办询问一下。
老郭又跑到老年办公室询问为什么没有他的过节费?老年办公室的人查了名单说,退休人员名单上没有您,您的退休手续还在单位人事部门,还没有转到老年办来,你应该去人事部门催办一下。我们见到名单才能发过节费,名单上没有你的名字是不可能给你发过节费的。
老郭又跑回人事部门说了老年办公室的意见,他希望按照在职待遇发5000元的过节费,人事专员坚持说你已经退休了不归人事部门管了,给你发过节费没有这个制度,你应该找老年办公室。
老郭当时就恼火了:我们普通人员的事,你们就推来推去,谁也不当一回事儿,可对我们普通职工来说,就盼着这些福利待遇呢。你们如果不办,我就去找上级纪检部门,让他们来界定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人事专员冷嘲热讽:我也是按制度来的,有你的名单就有,没有你的名单就没有,你爱找谁就找谁去,天王老子来了,我也是按制度办事。
争吵声音比较大,引起很多同事围观。有些同事劝人事专员说:做人不是太死板,老郭刚退休,人事部门应该按在职人员算,给他发5000元过节费,算是欢送他光荣退休,多温暖人心啊!在职也不给他,退休也没给他,这多让人寒心啊。可是,人事专员就是不听。
老郭心灰意冷,扭头就走,直奔集团纪检部门。听见动静的单位领导赶紧跑出来。老郭刚走到单位门口,就被领导追上了。单位领导拿出一个5000元的信封说:
郭师傅,您消消气!这不是你的责任,绝对是人事部门和老年办公室的责任,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感情是有温度的。这是我们管理机制和工作衔接出了问题,虽然这不是人事专员和老年专员的责任,但也反映出他们对普通职工漠不关心的态度。
单位领导把信封塞给老郭:这是我个人的5000元现金,您先拿着,等于给您发了过节费。等您的过节费到位了,您再还给我。这件事对单位是一件小事,但对普通职工就是一件大事,这是关系人性的问题。我们领导要反思,问题出在具体人身上,但根子在领导身上,是我们平时漠视了一线人员的感受。我代表单位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
郭师傅死活不要这5000元现金,诚恳地说:我不埋怨这两位具体办事人员,这是管理机制的问题,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他们的问题是对普通人员缺乏感情和共情的问题,也是领导平时的教育问题。您的道歉我收下了,您的现金我就不收了,我等着单位给我打钱。
PS:这个职场小故事,其实每天都在职场上发生。现在出现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普通职工的感情问题,只要带着朴实的感情做事,什么机制都会变得有温度,如果带着冷漠办事情,再好的机制也是冷冰冰的。您说对不对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