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器械市场;编辑:郭新雨
转载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谢谢!
器械市场
2023年9月26日,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发布了《省际联盟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28个省份的创伤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结果终于揭晓,国产龙头企业全面抢占市场!
#01 28省创伤耗材集采,中标结果公布!
28省省际采购联盟,由京津冀“3+N”和河南12省两大联盟携手组成,展开骨科创伤类耗材的集中采购工作。
范围涵盖: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此前发布的《省际联盟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简称《才采购文件》),本次集采共分为普通接骨板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和髓内钉系统三个采购包。具体目录如下:
完整见文末
根据采购文件,本次省际联盟骨科创伤类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以联盟各地区中选结果执行日起计算。
首年采购需求总数高达1411018个,包括3个包分别为A、B、C三组,共有280家耗材企业参与报价竞标,其中包括强生、史塞克、施乐辉、大博、威高等知名企业。
此次拟中选结果公布,三个包共计215家耗材企业中选,中选率高达76.8%。
从拟中选的价格来看,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的价格普遍超过1000元,大部分集中于1300元;
髓内钉系统的价格集中在1600元左右;
而普通接骨板系统的价格在1000元上下波动,最高1076元,最低680元。
这种价格分布表明,在耗材质量相当的情况下,竞价是一个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
如今,京津冀“3+N”联盟与河南12省联盟携手发力,范围覆盖28省,堪称一场“小型国采”。等到中选结果正式落地,骨科创伤市场将面临全新冲击。
#02 国产龙头企业成最大赢家
企业报量分配成为本次采购的关键因素。国产龙头企业在这场竞争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整体来看,普通接骨板系统、髓内钉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三个包,各拟中选企业产品报价直接中标最高有效报价和最低企业中标价只相差200左右,因此在差价不明显的情况下,拟中选企业排名变化带来的市场分配量变化,将导致整个市场格局的大变革!
在髓内钉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两个包中,威高和大博的报量都位居前三,同样在最终拟中选排名中,威高均位居第一,将100%的报量全部收入囊中,大博带量部分也是100%获得(报量90%作为参与带量),虽然大博旗下博益宁是复活中标将有部分量释放,大概率大博收入囊中。无疑威高、大博成为最大赢家!
但在普通接骨板系统这个包中,报量处于第一的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其最终拟中选排名在五十名之外,按照中选规则,常州华森将无法以规则一中选(申报企业≥50,入围企业最多30家),直接释放40%的自身报量。
#03 百亿创伤耗材市场,中小企业大洗牌
2021年,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达到340亿元,其中创伤市场规模占比达29%,增长率为9%。
在国内创伤市场中,国产产品的占比高达76%,而进口产品占比仅为24%。
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国产企业正逐渐占领市场。特别是在2021年河南12省联盟带量采购后,耗材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次28省联盟联合带量采购将加速国产头部品牌在全国市场的覆盖和占有,同时对中小企业将带来洗牌,只能在局部市场中谋求机会。
国内骨科耗材市场已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洗牌,国产品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集采的影响下,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也将不断加强。
#04 集采下的骨科械企潜力巨大
国内创伤骨科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亿元。与跨国巨头相比,国产企业仍有差距,但在集采的影响下,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
国产企业如大博、威高、凯利泰等正在加大研发投入,以追求关键技术突破和丰富产品线。同时,运动医学领域也正面临国产化的机会,这将重新划分市场份额,为企业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