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法律的严惩,
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刚刚,许老板被控制的新闻,终于确认了。
。中国恒大9月28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关于许老板被控制,昨天就开始发酵了,甚至还传闻许老板被控制时因为情绪激动还被上了点手段。
只不过,昨天新闻没有正式确认,所以,我们昨天的发文也被删了。
现在,恒大官方公告了,一切也就尘埃落定了。
其实,早在7月中旬恒大补发2021年和2022年年报时,我就给过点评,“在繁杂的债务盘点之后(负债2.44万亿),接下来,也要开始收网了”。
最近两年,舆论场一直呼吁尽快对许老板启动法律措施,这是不懂特大型企业处置的流程,类似恒大这样的巨头,其旗下涉及成百上千家关联公司,不仅有无数的地产项目公司,还有金融等项目公司,不仅有国内关联公司,还有境外关联公司。
对如此繁杂的公司帐目进行清查,本身就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在清查天量的账目之后,政府工作组还要分门别类进行定量定性,哪些资产需要政府参与激活(保交楼),哪些资产国资可以接盘,又有哪些资产涉嫌违法,这一切又需要一定的时间。
只有在天量账目清查且定量定性完毕之后,法律之剑才会正式挥向恒大,才会正式挥向许家印。
写到这里,有些朋友肯定会问,许老板涉嫌违法犯罪,到底可能是哪些罪?
注意,负债本身并不违法,哪怕是负可敌国(2.44万亿)这本身也并不违法。
个人认为,许家印真正涉嫌违法犯罪的,超大概率至少有三点:
一是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注意,9月16日深圳公安就已官宣:恒大财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恒大财富未兑付的本息超过300亿,恒大财富的高管涉嫌违法犯罪,那么,作为恒大财富的实控人许老板,又怎么可能洗脱干净?!
二是可能涉嫌非法转移资产。
恒大的主体公司(中国恒大)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过去若干年,许家印夫妻又通过个人海外离岸公司从中国恒大累计分红超过500亿,这些超过500亿的分红,在恒大危机爆发前后,绝大多数又转移到了境外,然后,又通过“技术性离婚”的操作最终落到“境外前妻”丁玉梅的口袋。
三是可能涉嫌财务造假。
恒大2021年的中报还显示,拥有4000多亿的净资产。
但是,在政府工作组进驻详细清查帐目之后,恒大于今年7月补发的2021和2022年年报,两年亏损就合计超过8000亿,恒大就直接变成了负资产,且负资产规模超过了6000亿。
如此天翻地覆的账务大变脸,肯定不是由恒大过去两年的实际经营导致的,至少大头不是由恒大实际经营导致的,真正的可能,应该是恒大在2021年之前,一直在采用隐密的手法进行财务造假——对资产进行变相注水方便疯狂融资。
如果上述一旦确认,等待许家印的,至少是20年的牢狱之灾,甚至有可能是无期。
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
1,港股流动性危机下,大股东以不分红威胁私有化。
7月13日,港股IMAX中国发布公告称,IMAX Barbados持有公司71.63%的股权,计划以10港元的价格发起私有化要约,较当日收盘价格溢价39.5%。
然而,当市场都认为私有化大概率能通过时,9月22日,持有IMAX中国约1.7%股份的加拿大长线基金Letko Brosseau & Associates公开反对大股东提出的私有化要约,Letko指出,“私有化要约大大低估了公司的价值,并且在以牺牲少数投资者利益为代价,通过极低的价格私有化公司,不合理地使母公司收益”。
此外,市场也认为这起私有化要约明显没有反映出IMAX的历史盈利水平,尤其是在中国票房强劲复苏、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以非常低迷的价格私有化公司,对散户来说明显不公平。
所以,在Letko基金公开反对后,原本对私有化价格不满意但却无计可施的散户立刻团结起来,准备投反对票,这对散户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抱紧基金“大腿”。
但面对散户的质疑,IMAX并没有轻易妥协,9月25日,IMAX中国列出了五条理由反驳Letko基金,尤其是第五条“如果私有化交易失败,将无法保证未来会派股息”,直接激起了小股东们的强烈不满,IMAX挑明了是在威胁,如果私有化失败,投资者的回报比之前可能会更差。
鉴于IMAX中国定于10月10日举行会议,批准私有化交易,根据规定,若有10%散户投反对票,这场私有化将被否决,因为这次有了基金的公开反对,散户的胜算可能会更大一些。
只是即使散户胜出,股价短期内也可能会持续低迷,因此,短期来看,无论是小股东还是控股股东都难以成为赢家。
2,卖壳14年后的企业又重新上市。
此前,卖掉老公司,注册一个新公司拟重新上市的华耀光电,遭到了市场的强烈反对,华耀光电也因此撤回了IPO材料。
然而,散户还未来得及高兴,另外一家更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已经成功通过IPO,节后将在上海主板开启申购,这家企业就是浙江国祥。
浙江国祥的前身是国祥制冷,于2003年上市,2009年被ST,随后被卖壳,变身为现在的华夏幸福。
2012年,华夏幸福将旗下的国祥制冷卖给了浙江国祥,而浙江国祥成立于2009年,正是国祥制冷被ST的那年,实际上,浙江国祥是由原上市公司国祥制冷的高管另外成立的一家控股公司。
也就是说,原国祥制冷的高管在2012年花8000万接手了国祥制冷,然后在原班人马的管理下,国祥制冷又起死回生,演变成今天的浙江国祥。
如果说浙江国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彻底蜕变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谋求再上市倒是情有可原,然而,浙江国祥从事的仍旧是原来的业务,相关产品在市场中也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样一家缺乏优势和技术含量的公司,兜兜转转再次上市,不得不让投资者对其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或许投资者只能感叹:资本市场的新玩法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可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上市圈钱。
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2022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
今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了2022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28835.21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为9583.01亿元,占资产总额为33.23%;委托投资资产19252.20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66.77%,这部分主要是股权投资;2022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为-1380.90亿元,投资收益率 -5.07%,这一情况在近年来实属罕见。
针对社保基金出现的这一罕见浮亏,社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受到2022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外主要资产类别均出现了显著变化,导致基金投资运营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社保基金负责人的解释,市场还是较为认可的,毕竟社保基金这些年来的投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根据披露数据,截至2022年,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66%,累计收益额达到16575.54亿元,显示出社保基金较为出色的投资水平。
此外,虽然去年总体环境不好,但社保基金还是果断选择逆市追加股票投资1300亿,这充分体现了社保基金对A股市场长期信心的坚定。
4,Meta正式发布新一代VR头显Quest 3。
昨晚,Meta在年度Connect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重磅头显Quest 3和智能眼镜新品,同时宣布,旗下所有App将得到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加持。
据介绍,Quest 3总重量为515克,配备了高通骁龙XR2 Gen 2芯片,这也是首家采用该芯片的产品;显示方面,Quest 3分辨率达到单眼2064×2208,较上一代单眼分辨率提升了近30%,具有4K无限显示分辨率。
此外,Meta发布新一代VR头显设备之际,与苹果的较量也迫在眉睫,研究认为,苹果进军VR赛道可能会扩大整个市场并改变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此次,Meta宣布Quest 3起售价为499元,虽然比上一代产品贵了200美元,但售价还是远低于苹果的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的3499美元,而Meta之所以选择抢在苹果头显之前上市,大概率是想在今年假期购物旺季提前“收割”一波,以避开与苹果的直接竞争。
据外文Pulse News报道,Meta正与LG电子合作开发Quest中最高端的产品,综合看来,Meta誓要与苹果争夺全球头显霸主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