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蒋介石大儿子蒋经国去世,银行余额公开后,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蒋经国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是继承了蒋介石资产的政治家,然而他在台湾混乱时,却真真切切的将台湾打理的井井有序。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本该赚的盆满钵满的蒋经国,却穷的让人不敢相信。
蒋经国波折一生,到底有多少存款呢?他继承的巨额遗产又做了什么?
1975年蒋介石病逝,台湾政局陷入混乱,蒋经国临危受命,继承了父亲的产业。其实,早在1972年成为台湾的行政院长时,台湾就已迈入了蒋经国时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世界经济危机,石油被美国掌控,加之世界外交产生极大的变动。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大量外资,让台湾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蒋经国果断的实施起了经济改革,并且平衡领导层的关系,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在年轻时接受的教育,让他坚定的信任三民主义的作用。
因此,在发展台湾经济的时候,蒋经国一边开放经济与自由贸易,一边打击垄断民生物资的财阀。
他制定了策略,稳定了农产品的物价,保障了农民的生存空间。同时还制止了大量的土地投资,不允许财团开发农用耕地。
一系列保障民生的措施,让台湾成功的渡过了这次经济危机。在这之后他更是紧跟时事的步伐,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计划。
其中他制定的六年经济计划,让台湾的工业飞速地发展。工业的兴起,也让台湾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并且他的十大建设,也在实施的过程中,被大家充分地认可。他主张的建设,主要是社会需求的基础建设,以及重工业的两个方面。
曾与发达国家打过交道的蒋经国,深刻的知道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因此他重视掌握技术的企业,还建设了科学工业园。
在蒋经国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台湾不仅仅是渡过了经济危机,更是通过系列改革进入到了黄金时期,造就了奇迹。
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融入且践行了均富理念,让人人都有钱赚。人均所得增长12倍的同时,贫富差距缩小于“8%”,这是一个独有的,难以超越的奇迹。
在经国先生执政的十余年中,让台湾的经济从萎靡中进入腾飞阶段的经济改革,依仗的就是蒋介石给他留下的巨额遗产。
为了搞好台湾的经济,他把自己的存款,以及父亲遗留下来的资产,全部投了进去。等到他去世的时候,家人查账才发现,蒋经国的账户中仅有115万台币,折合人民币26万元。
蒋介石叱咤一生争夺权力,蒋经国为何与其父亲的坚持,背道而驰呢?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银行余额被公开,显示的数额让人质疑,蒋介石的遗产去哪了?
蒋经国虽然是蒋介石极为看重的儿子,但是他俩的信念却是截然相反的。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用他遗留的资产,全部投入了台湾的建设中。
不少人都疑惑,蒋经国为何要与蒋介石的资本主义,完全的背道而驰呢?
1910年浙江奉化县溪口一户人家,随着婴儿的啼哭声,蒋介石的长子出生了。这时候蒋家上下都陷入欢喜中,唯独蒋介石不见喜色。
蒋介石与发妻毛福梅并无感情,甚至可以说是势如水火,吵架、打架都是常事。也许恨屋及乌,蒋经国并不得父亲喜爱,也并未成为父母之间的润滑剂。
但毕竟是儿子,还是有些感情的。蒋介石非常希望儿子成才,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十分严厉,而这也加剧了夫妻矛盾。
之后,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婚,蒋经国随母亲居住。母亲的哭诉,让从小目睹父亲对母亲的伤害的蒋经国,难以理解大人的世界。
然而等他回到老宅时,面对的却是父亲对弟弟的喜爱,以及对他的忽视。长此以往,父子俩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后来蒋经国去到了莫斯科留学,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教育,并且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共产主义的坚实信徒。
他参加无卅运动,在父亲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时。现身中山大学演讲,谴责自己的父亲,甚至公开与其断绝关系。在当时他还与斯大林见面,想要加入苏联的共产党。
不过回国后,他仍旧选择了进入父亲掌权的国民党。只是在行事时,更多宣扬着共产主义的思想。想要让更多的国民党人士,跟随着他的脚步信仰共产。
然而这种与蒋介石理念背道而驰的思想,根本就不能在国民党推行开来。于是跟父亲政治理念的冲突,让本就淡漠的父子关系,越发冷漠。
对比起说不上几句话的大儿子,蒋介石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甚至这种喜爱在言语间,都会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父爱的权重偏移,更加坚定了蒋经国想走共产主义,证明父亲错误的想法。可惜的是,蒋介石喜欢的小儿子,并不如蒋经国蒸汽,最终也只能让蒋经国继承自己的一切。
在蒋介石还活着时,蒋经国惠民的理念无法推行开来,但在父亲去世后,蒋经国大刀斧阔的发展台湾的经济。
纠结于亲情和信仰的蒋经国,最终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或许他一辈子都在遗憾,与父亲不远不近的关系,却成为了蒋介石的继承人。
经历良多的蒋经国本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会牺牲亲情也要维护信仰呢?
1988年,蒋经国结束了自己纠结的一生,人们查看其银行账户时,数额让人不敢置信。
蒋经国接受的思想,让其为了群众愿意牺牲自己。在经营父亲一手打造的政权时,他也没有选择继承父亲的遗志,而是选择了群众更需要的政策。
蒋经国这样一个除了亲情求而不得,什么都富足的人,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
老蒋建立国民党,身为党派最高领导人,更是一个坚定的资产阶级,他所拥有的金银财宝无数,病逝后全都留给了小蒋。
然而蒋经国和他的父亲不同,小蒋坚守三民主义,他不仅在的政治革新、经济革新中坚守,他个人也以身作则。
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他一直默默工作,脚踏实地地做实事。与其父亲走到哪里都要享受最好的待遇不同,小蒋从不刻意的在报纸、杂志中出现,也不讲究排场,不论是与士兵还是普通人民相处,都能坐地上聊上几句。
他掌权的时候,比起端坐在高位发布指令,小蒋更喜欢深入民间,真正的去了解民众的需求。
群众经常可以在寻常摊贩案前、田野间看到一道身穿米黄色夹克衫的身影。或是安静的走着环顾四周,亦或是与辛勤劳作的群众交谈着。
他身边的人都说,小蒋交的朋友少有衣冠楚楚的上层人士,大多都是田间的农民,以及街道上的小商贩。
他厌恶奢华风,不喜别人嘴里大肆谈论各种奢华物品,平时收到的礼物也都会在年末时,分配给其他需要的地方。
小蒋的节俭是深刻在其衣食住行上的,身为政权的发布者,衣服少到有时候都不能轮换过来。家里的伙食也大多就只有一盘菜,出门聚餐看见吃不完的,还会找个袋子打包回家。
在小蒋这样勤俭的作风影响下,台湾的执政领导也大多效仿他的做法。长此以往,竟然意外的让台湾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甚至传到群众中间之后,不少富商也开始节俭了起来。
蒋经国认定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富足,而是想要所有人都富足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均富了理念。
不过人总是有缺陷的,比如蒋经国在自己的父亲身上,没能得到足够的关爱,对于iji的儿子他倒是有心好好教育。
可惜孩子们在成长的时候,大多都走上了歪路子。大儿子蒋孝文花天酒地一派纨绔作风,二儿子蒋孝武更是我行我素的可以,在和平年代还派人刺杀作者。
小儿子蒋孝勇倒是几个孩子中最争气的,但是他对军政一点兴趣没有,反而是对父亲发展了一辈子的经济十分感兴趣,成年后果断的选择了从商。
也正是小儿子的成功,让蒋经国在离世后,蒋家不至于从此四分五裂。
最关键的是,蒋经国执政的时候,是坚定一个中国的理念的。可惜在蒋经国离世后,没有与他同一坚持的人接手政权,导致台湾在这之后开始闹腾了起来,极端分子横行。
如今提起蒋介石的功过,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是说到蒋经国在台湾的作为,反而难说他的不是,毕竟无论在哪里,一心为群众的人始终都是民心所向。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