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型啃老”不断蔓延,父母不以为然,还到处炫耀子女多优秀

0
分享至

现代化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更加前卫,性格更加自我,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里面,更多的还是以自己为主。

尽管现在大学生就业前景并不是很好,但是很多学生也没有因此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逐渐成为很多00后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但是要知道,在1158万大毕业生的数字下,是不得不承认的就业难度,很多学生几乎从大四实习阶段,就开始找工作,但是直到正式毕业,学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只要将目光放在别的岗位上。

比如说考公还有考研。正因为大学生就业难度比较大,所以考研考公的报名人数也是逐年递增,但是报名的人数比较多,真正招录的岗位人数却不是很多,每年都有超过百万的学生落榜。

而这类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就业,坚持考公考研,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新型啃老”的情况。

“新型啃老”不断蔓延,父母不以为然,还到处炫耀子女多优秀

大学生啃老的情况,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毕业之后不出去工作,每天宅在家里面,不是打游戏睡大觉,吃喝用住都靠父母。

这种啃老的情况“人人唾弃”。但是现在有一种新型的肯来出现了。很多父母迷失了双眼,不仅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子女很有出息。

李文毕业于一所双非院校,学习的专业也比较普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毕业之后李文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但是一直高不成低不就。

其中也有几家公司联系了他,但是因为薪资待遇不是很高,心高气傲的李文都拒绝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李文看到身边的同学不是在考公就是考研,于是也选择随大流。

李文最后决定考公,并且和父母夸下海口,成功上岸就是公家单位的公职人员了,多风光多体面。父母一听也觉得面上有光,于是全力支持李文考公。

但是转眼3年过去,李文还是没考上。其实到了这个阶段,李文已经放弃了,但是他又不想出去找工作,就是只能骗父母自己还在努力,今年一定能考上。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很多毕业生一开始是逃避就业压力,选择考公考研,但是时间长了不仅没有上岸,还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经验,毕业多年除了年龄上涨了,其他什么都没有长。

这就是“新型啃老”,可能很多父母还不以为然,在子女画的大饼中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子女有多优秀,殊不知听到的人都对这类情况嗤之以鼻。

大学生要有就业规划,警惕这种“新型啃老”的蔓延

人不能一直待着,时间长了再好的人也会“废掉”。可能很多学生刚开始毕业的时候也是踌躇满志,想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但是因为面试处处碰壁,或者是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等情况,让很多学生滋生了放弃的想法。再加上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可以考公考研,就这样不少学生在家长的建议下走上了考公考研这条路。

但是毕竟现在不管是考公还是考研的难度都很大,所以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成功上岸。这也导致部分学生一年又一年的备考,但是还没有成功上岸。

但是长时间的备考,学生们不需要工作,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生活过惯了,真的不想找工作上班了。

这其实就是养成了懒惰的问题的,大学生们要警惕这种“新型啃老”的情况。在大学阶段,学生们就要对未来做出规划,如果有考公考研的打算,要提前考试准备。

因为不管是考公还是考研,整体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根据2023年考研和考公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2023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为474万,落榜人数超过了300万人。考公人数超过了250万,落榜人数也超过了247万人。

从这些数据我们就能看出来,学生们考公考研想要顺利上岸,还是要提前准备。考公考研的整体难度比较大,希望学生们报考是因为真的坚定了上岸的目标,而不是为了逃避就业。

如果没有想要未来要干什么,不妨多找找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一边积累经验,一边思考未来的发展前景。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新型啃老”的情况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挡不住!第一省会,房价卷疯了!

挡不住!第一省会,房价卷疯了!

城市财经
2023-12-03 11:18:29
龙佩柱已被执行死刑

龙佩柱已被执行死刑

新京报
2023-12-04 16:27:15
世界卫生组织称有“神秘肺炎”?上海辟谣平台:谣言

世界卫生组织称有“神秘肺炎”?上海辟谣平台:谣言

界面新闻
2023-12-04 20:53:04
醒醒,千万不要降价卖房,2024年楼市会逐步复苏,房地产即将触底

醒醒,千万不要降价卖房,2024年楼市会逐步复苏,房地产即将触底

重庆地产视野
2023-12-03 13:32:07
李思思被开除了!从25万的年薪,变成了一天几十万的收入。

李思思被开除了!从25万的年薪,变成了一天几十万的收入。

释一刀娱乐号
2023-12-04 13:22:46
再见滕哈格,下课!曼联新老板介入,德甲名帅接班,弗爵没反对

再见滕哈格,下课!曼联新老板介入,德甲名帅接班,弗爵没反对

球文速递
2023-12-04 15:51:11
41分15助扣傻NBA首轮秀!再见了,周琦!人家才是广东队第一领袖

41分15助扣傻NBA首轮秀!再见了,周琦!人家才是广东队第一领袖

篮球实战宝典
2023-12-04 22:28:08
解清帅不用分父亲千万财产,其实他已值千万身价

解清帅不用分父亲千万财产,其实他已值千万身价

一起去所见所闻
2023-12-04 21:08:58
政坛泰山, 现任上海“一把手”,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 履历分外辉煌

政坛泰山, 现任上海“一把手”,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 履历分外辉煌

康林说体育
2023-06-10 07:19:41
老人摔倒无人扶最终死亡,家属起诉路人索赔14W,法院判罚果断

老人摔倒无人扶最终死亡,家属起诉路人索赔14W,法院判罚果断

吾爱纪实
2023-12-03 13:15:39
一老人在面馆被城管围殴,警卫员一个电话,军区高层大震动

一老人在面馆被城管围殴,警卫员一个电话,军区高层大震动

冰痕迹
2023-11-30 10:19:05
细思极恐,某小学未经家长知晓同意便检查学生身体,包括禁查项目

细思极恐,某小学未经家长知晓同意便检查学生身体,包括禁查项目

益友互助公益
2023-12-01 17:03:29
宾馆花20多万采购160台小米电视全是假货!官方回应

宾馆花20多万采购160台小米电视全是假货!官方回应

智车情报局
2023-12-04 16:19:12
中方派兵霸气“拖船”,菲方激烈“反击”,中方态度让人害怕!

中方派兵霸气“拖船”,菲方激烈“反击”,中方态度让人害怕!

星辰故事屋
2023-12-03 20:35:27
活久见!公司退市,老板亏成了猪头,比股民还惨!

活久见!公司退市,老板亏成了猪头,比股民还惨!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2-04 22:12:56
若《三大队》能破50亿,将打破全球票房纪录,陈思诚成最出色导演

若《三大队》能破50亿,将打破全球票房纪录,陈思诚成最出色导演

崽下愚乐圈
2023-12-04 17:02:51
赖清德最差拿617万票,侯友宜最多拿612万票,国民党还能翻盘吗?

赖清德最差拿617万票,侯友宜最多拿612万票,国民党还能翻盘吗?

纵横观天下ZK
2023-12-04 11:44:19
【医讯】山东省中医院专家赵泉霖教授暂时停诊

【医讯】山东省中医院专家赵泉霖教授暂时停诊

肖博健康
2023-12-04 21:22:18
再见吴曦,再见申花!曝吴金贵钦点中超金靴,携手马莱莱,冲冠军

再见吴曦,再见申花!曝吴金贵钦点中超金靴,携手马莱莱,冲冠军

球场新视角1号
2023-12-04 20:41:27
浙大女生将父母寄的24斤橘子,放校园里作“共享橘”,结局很意外

浙大女生将父母寄的24斤橘子,放校园里作“共享橘”,结局很意外

请叫我教育君
2023-12-04 19:31:38
2023-12-05 06:08:49
跳妈谈教育
跳妈谈教育
分享教育心得、更新教育资讯
3989文章数 94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董宇辉清华大学全英文演讲:分享励志英语学习经历

头条要闻

陕西一景区对穿军大衣游客免门票 景区回应

头条要闻

陕西一景区对穿军大衣游客免门票 景区回应

体育要闻

季中锦标赛对阵太阳!哈姆:这是这个阶段最接近季后赛的比赛!

娱乐要闻

短剧疯狂!女总裁赘婿霸总挤满横店

财经要闻

彩民买5万倍单注彩票中2亿多?官方回应

科技要闻

蔚来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近30亿元"拿下"F1、F2工厂

汽车要闻

奔驰全新长轴距E级车将14日上市 预售45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艺术
本地
数码

教育要闻

香港人鸡娃,比海淀妈还野

家居要闻

勾勒家的弧度,让生活轨迹在其间温柔流转

艺术要闻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厦门开幕 为5届10年展览计划拉开帷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数码要闻

Surface Laptop Go 3体验:性能升级 轻巧机身续航给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