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度被铸成无数座雕像,散布在台湾各地,从学校到公园,几乎无处不在。据悉,在其最高峰时,台湾共有四万五千座相关雕像,以至于平均每500名居民便可“拥有”一座。
然而,新世纪降临之际,“去蒋化”的浪潮愈发高涨,大量蒋介石的塑像被清除。即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塑像,也时常遭受破坏和侮辱,被有心人士泼以油漆、覆以黑布、施以喷漆,甚至遭斩首,下场凄惨。
蒋介石在桃园慈湖的临时墓地中的棺木,也未能逃过被破坏的命运,在2018年更遭受了泼漆的侮辱。从政治角度而言,蒋介石的一切形象都成了极具政治象征性的标志,他们代表了蒋家在台湾的统治时光。因此,无论是拆除雕像还是破坏棺木,都反映了一部分台湾民众对过去蒋家政权的反感和不满。
台湾民众对蒋介石的厌恶深入骨髓。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到1949年颁布的《台湾省戒严令》,再到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都深刻揭示了台湾民众对国民党政权的强烈不满。
在蒋介石的台湾统治期间,无数无辜的平民成了“敌人”,遭受了毫无道理的迫害与杀害。那段恐怖的岁月造成了无数的冤假错案,许多受害者直至今日仍未得以平反,这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历史痛疤。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和台湾政治的解禁,这些过去的伤痕开始在台湾人民的心中愈合。昔日分布在台湾各地的蒋家雕像,多已转变为地标或旅游景点。
但随着民进党的执政,他们开始利用过去受害者的痛苦,将这些历史伤痕作为政治资本来迎合他们的政治需要。近年来,对蒋介石遗产的一连串大规模破坏行动,暴露出其背后深厚的政治操作意图。那些极端的“反蒋”行为背后,民进党的影子愈发明显。
2021年,台湾的象征性建筑——中正纪念堂内的蒋介石青铜雕像,再一次成为攻击目标,遭受了漆弹枪的袭击。这不是首次对这座雕像发起攻击,它已经屡次遭遇鸡蛋、油漆和墨水的抛洒,留下了一道道无法抹去的痕迹。
9月8日的一天,民进党掌握的转型正义促进会清晰地声明,蒋介石的青铜雕像将被搬离,其原因被归咎为雕像是“台湾最重要的权威象征”。中正纪念堂不仅是台湾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坐落在台北市的核心地带。自从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这里变成了各类社会运动的聚集地,尤其在2008年马英九担任总统时,更成为了来自大陆的游客热衷的景点。
因此,转型正义促进会的改造计划一出,便在海峡两岸激起了激烈的争辩和争议。该组织更进一步表示,未来“中正纪念堂”将演变为一个“反思权威历史的公园”,并将其作为历史教育的资源。此方案的提出正处于台湾的选举季,因此有许多人怀疑这是否是民进党为了在选举中吸引台北的支持者而作出的政治手段。
中正纪念堂的改造未免会在政治上带来深远的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国民党的代表,也是蒋家第四代后裔蒋万安,他参选了台北市长。他作为蒋介石的直系后代,任何对蒋介石的诋毁都会间接影响到蒋万安。给他贴上“独裁者的后代”的标签无疑会让他在选举中丧失大批的支持者。在这场毫无遮掩的“政治清算”面前,国民党和其支持者纷纷表示强烈不满。
在这场围绕中正纪念堂的争议中,国民党的领袖们毫不留情地发出了激烈的批评。江启臣,当时的国民党主席,直言不讳地质问民进党政府在反省威权的问题上是否有资格指责他人,将其行为与塔利班相提并论。而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更是深入剖析了民进党试图通过“文化台独”来对下一代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
蒋万安,作为这场争议的核心人物,也以十六字为准则来回应这一切——以开阔心胸面对、追寻事实真相、愈合社会创伤、达成社会和解。
他坚信,当时台湾正面临严重的疫情危机,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而民进党却在这样的时刻,以纪念堂为舞台进行政治操弄,这只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分裂和仇恨。他认为,唯有揭示历史双方的事实真相、展现历史的全面面貌,社会才可能真正走向和解。
针对蒋介石铜像是否应该被拆除的问题,台湾的一些网络平台进行了民意调查。一项网络投票显示,支持拆除铜像的人数为155人,而反对的人数高达2217人。
多数人批评民进党在政治上的无能,认为他们只能采取一些小动作来掩饰其无能。他们认为,蒋介石的是与非、功与过应由历史来评价,应该留给未来的人来审视。他们主张应该以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待这位已逝的历史人物。
显然,民进党试图通过诋毁和抹黑的方式来打击国民党,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不管是国民党的强烈反击,还是台湾民众的反对声音,似乎都未能阻止民进党在“去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实现“摒弃威权符号”的政策目标,2022年,台湾的管理机构推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奖励政策。据此政策,各级政府和学校每废除一座“两蒋”塑像,便可获得最多10万元新台币的奖励。
基于台湾现存的900多座“两蒋”塑像计算,这一政策预计将消耗至少1100万元新台币。这一做法不仅受到国民党的指责,认为这是浪费纳税人的资金,甚至民进党内部也存在疑虑。两岸的学者们提出,民进党只是一心追求所谓的“去中国化”,却忽略了民众的生活福祉,这种行为是不被人民所接受的。
台湾的文化基础正是中华文化,无论民进党是否愿意接受,这一事实都是无法更改的。他们废除蒋介石铜像的真实意图,已是人尽皆知。他们声称是为了“推动转型”,但实际上却是在以历史为幌子,推行“去中国化”和“台独化”的政策。
中正纪念堂的存在,代表着台湾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观光地点,更是成为了台北市民心中无可替代的文化符号。台湾管理当局真正需要做的,是珍惜和保护台湾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政治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有意忽略或淡化某一段历史。
在揭示这一系列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群体和个人,无论是在政治观点还是文化认同上,都表达了他们对这段复杂历史的不同见解和解读。这一点也展现了台湾社会在面对过去与未来时,所展现出来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