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大庆一位新上任的厂长在上厕所时,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工人,他就蹲在角落里,死死的盯着一个已经发烂的旧粪筐,一动也不动。正当厂长觉得奇怪至极,准备问话之时,那工人突然乍起,伸手掏出粪筐里的东西,捞起后转身头也不回的就跑了。
1983年9月,大庆油田附属发电厂迎来了一位新厂长——小邵。他带着上级部门下发的电厂改革的任务,来发电厂开展属于他的锻炼。
小邵上任的第一天,受到了一个非常热烈的欢迎仪式。在副厂长的介绍下,小邵认识了许多骨干人员。除了一个人,冯信义,虽然他技术过硬,也是厂里的骨干人员,但他总是沉默寡言,还总是爱往厕所跑,几乎没人知道他的经历,他就是厂里的头号怪人。
虽说他改革任务艰巨,但他也需要正常的吃喝拉撒。厂里的厕所全都阴暗黑臭,简直无从下脚。
好不容易找了个稍微干净点儿的坑位蹲了下来,他禁不住小声嘟囔道:“看来这改革第一步就是这厕所了!”就听到拐角传来了“嘶”的一声,给邵厂长吓了一大跳。
定睛一看,拐角蹲了个工人,正是那个怪人,老冯。
小邵不禁暗想,他蹲在这儿盯着一个闲置的烂粪筐搞什么?他不会有什么怪癖,偷看别人蹲坑吧?还是他对我有什么意见,不想让我改革?
想到这,小邵轻咳一声,刚准备说什么,老冯就如惊弓之兔一般,一下子从粪筐里掏出来个什么东西,捞起来就跑,头也不回,生怕小邵喊住他。
当天下午,小邵在办公室里琢磨怎么开始部署改革,就看见老冯敲门进来,双手紧攥着衣角,不安的来回踌躇,满脸局促的对小邵说:
“厂长,我把东西放回去了的,我再也不敢了!”
“什么东西?再也不敢啥了?你进来慢慢说。”
老冯走进来,小邵给他倒了杯茶,让他冷静点儿,不着急,慢慢说。老冯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开始向厂长讲述一个漫长的故事。
“我舅爷爷是伪满洲国的御医,抗战胜利后,我舅爷爷就失业了,他只好逃回到老家。舅爷爷逃回来的时候看见了几个从伪皇宫里抢东西出来的士兵,他痛心不忍,花了五块大洋买了两幅画。他逃回来之后就一病不起了,那两幅画,舅爷爷临终前交给了我爹,舅爷爷跟我爹说,一定要好好保管这两幅画,一定要好好传下去,待到海晏河清再交给国家。我爹谁也没说,就告诉我了。我来这儿上班后,就只好把它带上。那是国宝啊,国宝。”
小邵听完后,就连忙带着老冯一起到厕所去找那两幅画。巧的是,小邵和故宫博物院的字画鉴赏专家刘久庵是忘年之交,他对古画也有所了解。小邵赶忙给刘久庵打了个长途电话,听完后,刘专家马不停蹄的就往东北赶来了。
打开那满是灰尘的木盒,从窗户透进的微光和他们共同见证着那尘封已久的画卷的再次问世。经专家检定,这两幅画都是臻品。
一幅是南宋时期,刘松年所画的蚕织图。这幅画以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单元,画有二十四幅人物图,共七十四个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另一幅是元人仿照画家马和之所画的瑶池醉归图。也是极其传神动人。
这两件文物绝对是国宝级别的存在,论文物和艺术价值,这两幅画堪称无价之宝。
小邵郑重地将这两幅画交到老冯的手上,说:
“冯师傅,我代表厂里,将这两幅画物归原主。希望你也能物归原主,交还给国家。”
“我舅爷爷临终前的遗愿,就是希望它们能被交还到国家,我这十几年的坚守,也是为了这一刻。我一定会交给国家的。”
如今,这两幅古画均被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