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间谍”一词成为热门话题。正常情况下,作为一个间谍,大都是很低调的,生怕别人尤其是国家安全部门的人员注意到自己,从而导致自己暴露。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这样一个间谍,觉得自己很聪明,时不时就想显摆一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他居然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写了一部名为《致命》的系列小说,却没有想到自己也因为小说的内容太过逼真而被看到这部小说的国家安全人员怀疑,进而顺藤摸瓜戳破其美国间谍身份而被抓获。
这个人,叫杨军,也叫杨恒均,原是中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系列间谍小说三部曲《致命弱点》《致命武器》《致命追杀》的作者,澳大利亚籍,美国间谍。
在被抓的那一刻,杨军知道,自己的间谍生涯结束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后来,在面对审讯人员时,杨军非常痛快地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供了出来,他交代后说:“我现在终于可以安心睡觉,安心吃饭了。之前的日子真的是折磨和煎熬,每当夜深人静入梦之时,他们就恨不得潜入我的梦中,将我撕碎。是你们把我从这种痛苦之中解救了出来,谢谢你们!”
那么,杨军究竟经历了什么,会让他从一名优秀的外交人员,蜕变为美国的间谍,做出一系列出卖祖国的令人不齿之事的呢?
杨军于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小城市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在他7岁的时候不幸患病,因家境穷困,无力给母亲抓药治病,最终杨军母亲因病去世。
在为母亲举办葬礼的时候,年幼的杨军无意中听到邻居议论,如果当时能有阿莫西林就好了,可惜咱们这个小地方不常备这些东西,听说国外的阿莫西林是随处都能买到的。
虽然当时年幼的杨军并不明白“国外”是什么地方,但他却明白,倘若当时母亲身处国外,那么便不会去世,邻居间的议论深深的刺激到了年幼的杨军,从此,去国外看看便成了杨军的第一个梦想。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后,杨军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也许是杨军父亲是乡村学校校长的缘故,杨军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且对英语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在当时的小县城根本没有几个会英语的人,但杨军硬是仅凭父亲找来的几本英语教材,硬是自学成才。
然而好景不长,在杨军高中毕业的前夕,他的父亲受到了批斗,最终被迫害致死,至此两位至亲皆离杨军而去。
但幸运的是,此番家庭变故并没有影响到杨军的学业,最终,杨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
在填报志愿时,杨军选择了最有希望出国的国际政治专业。
相比落魄的家乡村庄,坐落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对于杨军无疑是具有致命吸引力的,这里的一切都让没见过世面的杨军着迷。
谁也没有想到,进入大学后的杨军第一件事竟然是到处找外国同学,希望他们可以给自己起一个外国名字。
乡巴佬般的杨军在复旦大学里横冲直撞,窘迫不已,而这一切都被佩恩(Marise Payne)看在眼里,佩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是当时作为交换生进入复旦大学的。
其实,佩恩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层身份:美国当时FBI派入我国刺探情报的间谍!当时受国内环境的影响,佩恩的工作并不好开展。在佩恩看来,懵懂无知的杨军无疑是最适合自己的目标。
随后佩恩便向杨军伸出援手,不仅教导杨军如何在大学里学习生活,更是为了杨军起了一个他相当满意的英文名字。
在当时浑身窘迫的杨军看来,佩恩的出现简直就是天使一般的存在,在佩恩有意引导下,杨军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了美国就是天堂的画面。
在他的想象中,美国是一个充满了自由的世界、美国拥有着世界顶尖的科技,有最开放的环境,也有着随处可以买到的阿莫西林。
随后的日子里,两人一同学习、一同生活,俨然已经成为了你我不分的好兄弟。
1987年,杨军即将大学毕业了。临近毕业的日子,感觉时机成熟的佩恩,在一个临近毕业的夜黑如墨的夜晚,两人在宿舍彻夜畅谈,至于谈论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大学毕业以后,因为杨军在学校学习出色,被分配到了外交部工作。因这份工作可以经常到国外出差,杨军也异常珍惜这份工作,工作起来异常努力,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外交部工作期间,也获得了不少的出国机会,工作成绩也得到了肯定。
但是,同事们也发现杨军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对外交往的时候,如果对象是不如我们的国家,杨军表现很是气盛,如果是经济发达的欧美等国家,杨军则表现得唯唯诺诺的,甚至连说话都利索了,出了不少的差错。
用通俗的话说,杨军在外交工作上有点“嫌贫爱富”了,甚至过犹不及。
但在领导和其谈话的时候,杨军却想方设法我自己辩解,认为是欧美国家的外交人员气场太盛,自己被镇住了。
自然,杨军这样的辩解根本说不通。显然,杨军这样的做法已经不适合在外交部工作了。
于是在1989年,经过调动,杨军从北京出发到了海南,结束了自己在外交部的生活。
到海南后,因为有对外的工作经历,且英语流利,杨军就开始了招商引资的工作。
当时的海南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高速期,慕名前来投资的外资数不胜数,在海南工作期间,杨军结交了大量的海外商人、官员。并受他们的影响,言谈举止中越来越有了“美国范”。
因为杨军肯吃苦的性格,使得他在海南的工作干得愈发的顺利,并且在海南结婚生子,就在杨军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唤醒了杨军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这个电话,自然是佩恩打的,种下的种子,佩恩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接到邀请其赴美国一叙的电话之后,杨军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安排了一趟去美国招商引资的出差机会,不久就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游山玩水之余,杨军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佩恩交给他的“光荣任务”,那就是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国培养更多的崇美人士,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美国人服务。
也在这一刻,杨军的身份,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而是一名美国间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