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人二十几年革命历程中,有三件事是最艰苦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央撤离苏区后南方的三年游击斗争,以及东北抗联的十四年苦斗。东北抗联的斗争充满着鲜血和汗水,与长征和南方游击斗争不同的是,东北抗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这使得东北抗联在抗击日寇的斗争中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难。
周保中曾经表示,如果当时不去苏联,抗联可能一个人也不剩了。自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后,东北抗日武装正式统编为东北抗日联军,至1937年秋天已经有11个军,三万人的编制,并开启东南满、吉东、北满三个游击区。然而,从1937年年末开始,日本开始专门针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讨伐”活动,制造出一个个无人区。
日军还在经济和政治上采取了空前强硬的措施,使得东北抗联活动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因为物资短缺、作战压力极大,东北抗联部队不得不进入苏联境内。这几年间,东北抗联部分队伍留驻苏联境内,每年两次到东北宁安一带活动,搜集相关情报并组织群众。1938年秋天,东北抗联的活动范围从70个县缩小到10个以下。因此,东北抗联开始考虑进入苏联远东地区作为撤退选项。
除了自主进入苏联的几支部队外,东北抗联的领导人也与苏联建立联系,并在1940年春天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他们冲破日军的封锁,分批在黑龙江穿过国境进入苏联。这是对抗争的回应。然而,由于日寇的“扫荡”和诱降,东北抗联中的大量义勇军和山林部队逃亡。一些人甚至向日伪投降,许多英勇的干部在这一时期牺牲,包括杨靖宇、陈瀚章等人。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部分领导人动摇了,甚至提出取消东北党组织和抗联组织。周保中则在这个时刻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取消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取消了抗联这股东北最大的抗日力量,东北人民的生活将更加悲惨,日军侵占中国的脚步也将被加快。周保中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支持。
他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继续抗战的决心:当深陷于敌人的层层包围之中时,周保中没有放弃,更没有投降。相反,他向身边的战士们讲明了敌我情况,鼓励大家振作革命精神。接着,他带领部队跟着敌人的踪迹行动,以达到迷惑的作用,穿过了层层封锁线,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他还带领部队神速袭击了日本的森林采伐队,补充了枪支弹药和服装,还解放了一千余名木业工人。
然而,在1940年冬天,东北抗联人数锐减到不足千人,而日本关东军的人数增加至六十万人。此时,日军采取了更加严密的包围和搜索方式,使用数十架飞机来回侦察、轰炸,步兵和骑兵交替搜获,大小包围圈层层套住。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东北抗联战士们的处境每况愈下。为了躲避日军的“扫荡”,抗联战士们大多居于深山老林内,使抗战行动更加困难。
共产国际为了保存力量,正式将东北抗联主力转移到苏联远东地区进行集中整训。这是一次战略转移,不仅需要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还需要穿过日军的层层包围。1940年春季开始,周保中频繁往返于乌苏里江两岸,策划各部队快速渡江越界。尤其一次在秋季,周保中率领总指挥部在乌苏里江畔迎接会合部队后,遭到日军追击。
在大雪纷飞、浓雾弥漫、可见度极低的恶劣条件中,周保中和崔庸健与战友们成功登上对岸。这种危险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从春季开始的大转移一直持续到12月,各部队才全部冲破封锁进入了苏联边境。苏联方面对抗日事业的认识非常清醒,中国军队的游击战成功牵制了侵略者,使日本每向前占领一个新地区都需要大量兵力。
进入苏联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为苏联军方提供了日本远东军的情报。许多进入苏联境内的抗联军队在一段时间后还会返回国内继续斗争,并收集情报。苏联与抗联保持着密切联系,交换电文多达90封。这些交换实际上在第一次伯力会议上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周保中等人出席了会议。可以说,双方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得到了苏联的有限度物资援助,同时也接受了苏联远东军的领导,并向其提供了日军在东北的情报。苏联在伯力建起两个驻屯所,为过境部队提供后勤支持。尽管苏联每天提供每个战士一公斤面包、少量蔬菜、油和肉类,但由于长期面对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抗联战士的食量比一般成年人要大得多。
苏军司务长一度抱怨抗联战士的食量,直到了解到他们只能吃树皮、草根和皮带等极为简陋的食物时,他才对他们的毅力大为赞叹。在苏联的帮助下,抗联战士得到了军事上的训练和物资支持,苏联还提供了安全庇护。然而,在1940年12月下旬的第二次伯力会议上,苏联提出了将抗联队伍分属到苏联远东各军分区中,不再保留自己的组织系统的想法。
周保中严词拒绝了这一提议,他不允许中国的革命附庸于苏联革命。苏联代表多次提出这一建议后,周保中等抗联领导人的理智终于被激怒。在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联是一支有着自己指导思想的军队,他们坚持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学习和应用红军在敌强我弱情况下进行游击斗争的策略。虽然他们与党中央断了联系,但仍然有一些党报、党刊和小册子传入东北,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
他们深深明白自己的家国情怀和收复东北的志向,因此拒绝了苏联要将他们编入苏联部队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被编入别国军队中,哪怕是在抗击同一个敌人。加之苏联与日本之间并不是敌对状态,1941年4月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更是明确提出“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因此苏联的收买计划是不切实际的。
在二战期间,日本通过殖民的手段建立了一个名为“满洲国”的政权,这种政权成功获取了苏联的承认,导致东北抗联战士们在苏联的地位瞬间变得尴尬。曾经苏联给予抗联后勤支持并帮助进行整训,为东北抗联在东北地区的游击战争提供退路。但是,苏联突然承认了伪满国,阻止进入苏联修正的抗联部队回国作战。
这是因为日本情报机构已经侦察出东北抗日游记运动的背后有着苏联军事指挥部的影子。苏联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等因素,不得不表态以示对《中立条约》的重视。然而,经过多次与苏联方面的讨论,抗联领导人得以理性看待《条约》以及苏联方面停止派遣的问题。
同时,苏联也不得不对《条约》在中国国内引起的相当大的舆论反响予以重视,并与中共、国民党达成了协商一致,表示援华的政策一概不变。在此背景下,自1941年7月起,东北抗联在苏联不断争取下,争取到了一支16人的小队回东北。他们收拢了一批失散在地方的抗联部队,并派遣精干人员潜伏地方恢复地方组织,秘密积聚抗日力量。
留在苏联的抗联战士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抗联领导人不断建议和争取之下,1942年7月,苏联同意东北抗联南北野营及在东北的抗联人员统编为一个旅,并在苏联伯力正式组建完成,共有官兵约千人。他们依然坚持进行军事训练,等待回国抗日的那一天的到来。这个旅是由周保中担任的,他是这支“中国特别旅”的旅长。在此期间,抗联小分队还返回东北,秘密积累抗日力量。
这些小分队共计派出36支,共计216人。他们所调查到的情报,为后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时迅速摧毁日军防御体系奠定了基础。在二战期间,抗联战士们接受了多种特种训练,如汽车驾驶、无线电通信、空降跳伞、化学等,这些训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和指挥官的能力。
随着苏联在德国战争中的胜利和与日本关系的恶化,苏联远东边防军专门培训了抗联士兵的能力,如爆破、战地拍照、识图绘图等,这些技能使他们成为一支比较现代化的专业部队。
1945年4月,苏联单方面废除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使得远东地区的形势即将发生变化,因此从7月下旬开始,抗联的部分成员被陆续抽调为先遣小分队,派往苏联各方面军中担任向导工作,并承担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的任务。
在此期间,抗联教导旅280名指战员秘密潜回到东北,进行侦察工作,绘制了数百个日军营区、工事、军事谍报机关等的表格,详细记录了“中苏边境三道防线”。这份东北抗联调查来的日本在东北防御体系图册由于清楚详细,因此在8月的总共之下,连级以上干部人人都有一份。大部队则在9月上旬从伯力分批返回到东北,配合苏军迅速占领了东北地区的12个城市、57个城镇。
进驻各个战略要地后,各地抗联负责人为维持社会秩序、肃清残余日伪军队等做出了大量工作。随着与中共中央东北局的联系,抗联正式纳入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直接领导之下,名字也改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虽然“东北抗联”的历史到此为止,但这批在苏联培训的战士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成为解放东北的中坚力量。周保中就成为了解放吉林的重要人物。
改称东北自卫军后,周保中担任了总司令一职,东北党委员会也随之移驻长春,中共长春市委得以正式成立。然而,东北很快面临来自国民党的挑战,战火的气息仍未能在这片久经磨折的土地上完全消散。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周保中开始扩充军队,并下达了十万火急的“抢运武器”命令,将武器集中在长春市郊的一个武器库中,大批由关内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得到武装。1946年初,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内战一触即发。周保中十分警惕,并经常警告部队不要轻信国民党的“和平”宣传,时刻准备面对突发事件。
在苏联军队于3月份撤离后,吉林辽源军区为了先发制人夺取长春,周保中被任命为总指挥。1946年4月14日,周保中指挥着1.9万人击败了国民党的两万余守军,经过四天四夜的激战,最终于18日占领了长春。这场战役体现了周保中在攻坚战方面的才能。因为我党的兵力不足,东北军和政府机构在5月撤出了长春。
在接下来的东北解放战争中,周保中率领吉林军区主力在清剿土匪、收复铁路等战斗中都表现出色。回到毛主席与周保中的对话,历史事实表明周保中说的是实话:如果没有进入苏联并得到他们的帮助,东北抗联不可能存活下来。从1938年日本军队开始“扫荡”东北,抗联的部队从十万人锐减到仅剩千人,这点可以看出来。
尽管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苏联曾经为东北抗战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