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发布了关于桥林新城的最新总体城市设计,我仔细阅读了其中的内容,应该说这是这么多年来难得少有的具备务实态度的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以及个人体会我们慢慢说。
01 城市开发边界缩减
这次桥林规划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城市开发边界的超量缩减,这个范围估摸着只有过去的3/5,城市边界外侧存在大量的农田以及未开发的自然区域。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这到底是永久性的边界,还是暂时的?难道说这只是新城开发的第一阶段?后面还有第二或第三阶段。
但是设计文件中并没有类似一二三期或分段开发的描述,似乎未来桥林新城的边界真的是实质性的缩小了。并且在这份城市设计中还多次强调,桥林新城的目标就是山水林田共生,山水林田交融、柔美天际线等。
这说明桥林新城将不再追求肌肉型的建筑高度,而更加倾向于田园郊区感的设计思路,对应效果图这似乎是桥林刻意而为之。
不过考虑到这个城市边界缩减的实在有点多,地铁沿线、横江大道大片大片的控制似乎又有点不太现实,至少和以往新城区的规划差别太大,不太符合以往的习惯。
我估摸着桥林的城市边界缩减是肯定了的,但可能也不至于缩减到这个程度,本次设计没有涉及到的区域,其中的一些未来或许还是会另有打算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测。
当然我个人更希望未来的桥林就如同这次设计一样,保留大量的农田以及自然水系植被等自然元素,我们之前就多次强调城市需要留白,不要建的那么满,不要密不透风。而且就桥林的产业规模和人口对应关系来看。超量的住宅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既然是远郊就要拿出和主城区完全不一样的城市界面。远郊并不是低价或低端的代名词,远郊其实是一种区别于核心都市的生活方式,所以足够田园,足够低密度才是远郊真正的价值。因此缩减城市规模,把控住宅供需关系,提高住宅品质,创造新的住宅形式,才是远郊地产开发的合理思路。
而这份全新的规划真的传达出这份美好的愿景,所以我觉得这是这些年少有的,非常有务实态度的城市规划,不迷恋城市规模和高度,非常理性。
02 扁平的城市
石碛河与兰花塘周边都是桥林的重点区域,从效果图上看,城市界面非常的舒适宽松,大部分的商办楼宇高度估摸着也就在50-150米之间,可见桥林对于高楼不再过度痴迷,更注重整体环境的和谐。
这份规划没有给出控高图,因此桥林有多低密度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效果图上看,丰子河路以北依然以18层以上高度的住宅楼为主,但以南的大部分住宅似乎都在50米以下也就是18层以下,而且越往南建筑的高度越低,看样子未来7层左右的洋房产品将是桥林住宅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我看来这会桥林真的把郊区玩明白了。
这里也是城市边界缩减后的先期启动区范围,范围不大,主要是兰花塘和双垅之间,这里将是近期桥林开发的重点,最优先开发的区域。
03 工业上楼
虽然只有一笔带过,但规划中提到的“工业上楼”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意味着桥林将学习在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大量运用的轻工业模式,鼓励工业上楼,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这也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表现。
当然这方面的描述规划中并不多,具体到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形式还有待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