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关上一扇窗

分享至

01

我在看美网。男子网坛有一代是95后,里面有号称的三小巨头,跟三大巨头是对应的。

其中条件最好的一位是德国人兹维列夫,198的身高,速度力量皆强悍,正手反手俱扎实。一出道,就拿了大师赛冠军,众人都认为,一颗巨星要诞生了。

但是,兹维列夫的心理成熟得要比身体慢得多。

他的作风太软了,越到关键比赛越是手软,直到去年,他才首次在大满贯比赛中赢下排名前十的球员。他打进过大满贯决赛,可是在先赢下两盘,距离胜利一步之遥的时候,被对手逆转,无缘大满贯。

那次失利,兹维列夫才23岁,好像时间还有一大把,好像还有漫长的胜利之路等着他一点点成熟,一步步坚韧,某一天能像德约科维奇一样,越是逆境越强大;像纳达尔一般,每分必争无比勇敢。

兹维列夫确实有年龄优势,三巨头里年龄最小的德约科维奇都比他大整整10岁,当巨头老去,按说机会应该属于他。

没想到时光不等人,网坛新秀冒出,一拨00后抢班夺权了。

今年的美网,兹维列夫好不容易打进八强,却被20岁的阿尔卡拉斯横扫。两人在赛场上表现出的水平,已经不在一个档次。

当兹维列夫垂头丧气走出球场,我相信绝大部分网球迷包括他自己都该明白,他没戏了。

快要27岁的兹维列夫,未来还能拿个大满贯?够呛。还能成为世界第一吗?基本不可能。

世界就是如此残酷,他有过天赐良机,但机会稍纵即逝,属于他兹维列夫的窗口已经关上了。

02

我在看剧。久不露面的赵本山,带着赵家班拍了一部武侠搞笑剧《鹊刀门传奇》,幽默、搞笑、轻松、快乐,掐指一算,本山大叔已经好久没有很认真地逗人开心了。

认真地逗人开心,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搞笑作品,无非是烂俗、恶搞,穷极无聊,粗制滥造,很少很少能上升到经典的。所以几十年下来,搞笑艺人车载斗量,喜剧大师也就周星驰一个。

星爷的作品,就是很认真地逗人开心,让人笑过之后有回味,回味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幽暗,现实的卑微,以及作为一粒尘土的脆弱和渺小。

原本,赵本山也是很有心地在向喜剧大师迈进。他的几部作品《刘老根》、《马大帅》,搞笑之余,已经开始触及社会的复杂。于是有了脱胎换骨之作,电影《落叶归根》,把赵本山的艺术野心和盘托出。

拍摄手法虽有稚嫩,但剧情设计和人物刻画都入木三分,赵本山的工友死了,无权无势无人问津,他背着工友的尸体回老家安葬,一路辛酸苦辣。

有一幕场景我十多年来常常想起,在一辆大巴车上,郭德纲饰演的劫匪来抢劫,车上的乘客都乖乖的,有钱拿钱没钱扒拉戒指。当郭德纲得知赵本山千里迢迢背着工友回老家,感动,称其为义人,把抢劫来的钱都堆到了他面前。

等劫匪一走,大巴车上的乘客就勇敢起来,他们不仅气势汹汹地拿回属于自己的钱物,还义愤填膺地把赵本山和工友赶下了车。

遇到危险时,懦弱;处境安全了,勇敢。

许多年来,我见识过许多次这样的大巴车,这是赵本山教给的重要一课。

只是从那以后,赵本山再也没有类似的作品了。所谓的乡村爱情系列以及今年的武侠小品剧,都是插科打诨,恶搞一番,哈哈一笑,也就结束了。

03

我在等手机。现在的手机用了两年多,该换了,我等的是马上要发布的iphone 15,据说多方面大有提升,尤其是3纳米芯片,性能卓越。

华为的新机Mate60 Pro+,我是买不到的。买到了,也不好用。因为人在海外,要用到大量基于Google的软件服务,华为的用不了。

虽然中文圈一片喧嚣,说这次华为芯片突破封锁,大大地赢了。但以我粗浅的脑袋看来,华为距离国际市场,更遥远了。

华为是非常非常的低调,没有召开发布会,没有明说芯片的具体规格。根据各方面测评的结果,芯片应该是7纳米技术,支持5G。

以国产的标准来看,这确实是一次突破。但如果放到整个市场上,7纳米已经是五年前的技术了。

美国对华为的全面封锁还不到三年,华为手机的性能已经回到了五年前,这还是在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往后继续下去会怎样?

要知道,这次的芯片是中芯国际制造的,中芯国际用的是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受限于禁令,阿斯麦的高端光刻机EUV是没法卖给中芯国际的;而美帝禁令仍在收紧,等到明年也就是2024一到,中端的光刻机DUV也没法得到了。

没错,听说国产的光刻机正快马加鞭在路上,是28nm的。在28nm的基础上,技术还会继续突破,我相信总有一天,完全国产的设备也会有5纳米、3纳米。但时光不等人,别人也在突破,对于华为来说,属于他的可以与苹果争雄的窗口已经失去了。

国人当然可以为情怀买单,无论华为芯片是什么,就是买买买。未来的日子里,华为的业绩肯定也会很不错,毕竟十几亿人口可以供起利润丰厚的中石油、中烟草、中移动、中银行、中医院......也就不差华为这么一个。只是对于一个志向远大的科技企业来说,挺遗憾。

04

我在看房。过去几年里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在2018年市场躁动的时候,没经受住诱惑,高位接了盘。过去几年最幸运的一件事,也是在市场躁动的时候,没继续加杠杆炒房。“房住不炒”的暖心话语,我是听进去了。

但是,很多的人并没有听进去。加杠杆炒房子的,不仅是恒大、碧桂园、绿地、旭辉、富力、远洋、宝龙、世茂、华夏幸福、融创、融侨、阳光城......等等一长串名单,还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几何倍增长的供应商、承包商、装修队、包工头、农民工,以及他们背后不知数量是多少的家庭。

我太太的家乡在江南一个小城市,那个城市有一半是围绕着房地产的,光家居城就有好几个,旺盛的季节,没有铺子是空闲的。现在,听人说,一半的楼层空了。

也就几年的时间。

就像我曾经说的,2020年恒大的销售额还创下7232亿高点,突然之间,就都破灭了。

伴随恒大们破灭的,是另一位人物形象的重新高大。这些日子里一个帖子广泛流传,是说李嘉诚的。说他从事房地产大半辈子,没有欠债,没留下烂摊子,没有一栋楼交付不了,没捅出大窟窿让领导忧心让人民分摊,这次河北水灾他又捐了3千万,李嘉诚,真是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家。

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彼时彼刻,内地这一干房地产大佬还都是初创的草莽。无论是许家印、杨国强、孙宏斌还是王健林,他们大概都曾经把李嘉诚视为偶像,立志成为一个比李嘉诚更牛逼的企业家。曾经一度,借助着十几亿人巨大的市场,他们也都牛逼过,算算身价和出手阔绰,李嘉诚已是不在话下。

但大浪淘沙,走到2023这个关口,96岁的李嘉诚腰已经弯到膝盖了,这三十年里孕育出的一批批房地产人,竟没有一个高过他。

未来会有吗?当房地产黄金时代走向尾声,未来大概率也不会有了。

05

我在躺着。步入中年的我,有很多的时间感叹往事。我在想,我这一代人,真是幸运儿。

我上学的时候,还不流行辅导班,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没有预制菜。我大概到了初中三年级才认真学习,高中三年是苦了点,但比如今的衡水中学是差多了。

我上网的时候,西域和中土还没有隔断,天南海北的网友还能彼此讨论分享,那时候的QQ叫QICQ,我曾彻夜跟女网友聊天,不必担心对方是缅北的扣脚大叔,那时候没有网贷也绑定不了信用卡。

我毕业的时候,工作真是好找,各类企业争着来招人,国企民企外企,互联网在大干快上,华为中兴在大肆扩张,班里没几个考公务员的。当年去华为中兴的同学,隔年就在深圳买了房,那时候深圳房价才几千块,都没必要啃老。

我积累些经验能创业的时候,也赶上了。大约从2008年之后,北京奥运会叠加着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制造异军突起,中国企业满世界抄底,大批的国人也跟着走了出去。这里面蕴藏的机会,真是无敌。

但时光总是飞逝,当赵本山不再演小品的时刻来临,当满屏幕都是“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声音,李嘉诚还是跑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