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彭化义
有这样一位转业老兵,他对红色文化格外专注,对革命战争遗址研究特别痴迷。他一直有个愿望:到著名的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去看一看,现场追寻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和战斗精神。
今年国庆前夕,他终于抽出时间成行,专程从吉林来到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寻访历史,拜谒先烈。
由于心情迫切,那天他一大早就坐首趟公交来到了纪念馆,可纪念馆还没到开放时间。他掏出退役军人证件递给门卫,恳求说,自己从外地专程而来,能不能提前进去看看?门卫问:“你抽烟吗?抽烟可不行,烈士陵园内是禁烟禁火的。”当确认他不抽烟后,门卫破例放行,老兵深为感动。
寂静的陵园内气氛肃穆,苍松翠柏环绕陵区。老兵沿纪念馆的阶梯而上,绕过高大纪念碑,来到烈士们长眠的地方。这里除了烈士,还安葬着8位当年参加塔山阻击战的老将军,他们生前都要求自己逝后一定要回到塔山,与当年浴血奋战的战友们会合!
环望四周这片既无塔又无山,更无险可守的昔日战场,老兵倍感万千:在如此易攻难守的地方,先烈们是靠什么与强与于自己的敌人拼杀了6天6夜的?他们靠的是信仰,靠的顽强战斗精神,令敌人没能越过阵地一步!老兵向先烈们深深地三鞠躬并庄重地行军礼,默默地向英烈致敬。
老兵缓步来到纪念碑前,抬头瞻仰陈云题写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仔细端详这座建立在当年阻击战指挥所之上的纪念建筑群,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由南向北依次连成一体,雄伟壮观。
“当年这里就是阻击战的核心部位!” 老兵驻足举目,向西南望去,眼前已难觅当年战场留下的痕迹,进入眼帘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和一片片等待收割的庄稼。这不正是烈士们当年誓死保卫和期待的场景么!面对眼前的一切,老兵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先烈们当年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就在老兵沉思之际,一辆旅游大巴缓缓开进纪念馆前停车场。由于离开馆还有一段时间,下车的游客三三两两地沿着纪念馆的阶梯,走到纪念碑前的小广场,或驻足,或进入陵园。这时,有两位衣着光鲜亮丽老年女性突然“活跃”起来,边走边唱,摇头摆尾,手舞足蹈,还不时搔首弄姿,摆出与她们年龄极不相称的少女造型。老兵觉得她们这样做很不合适,便上前劝阻,而两位女士非但不听,还强词夺理起来:“为什么不能唱歌跳舞?”“哪里写着规定不许了?”老兵指出她们在这里跳舞不合适,她们却反指“你这个老兵多管闲事”。老兵被气得浑身发抖,提高嗓门大声呵斥:“这里是当年先烈们流血牺牲的地方,现在你们的脚下是纪念馆,你们的面前是纪念碑,纪念碑的后面就是烈士陵园,你们在这个地点场合又唱又跳像个什么样子?这是对英雄烈士们的不敬和亵渎!你们老大不小这把年纪了,难道连这点起码的常识和道理不知道吗?!”这时在场的一些游客也对这两位女士提出批评。两人自觉理亏,蔫了下来。同车的游客也赶紧过来打圆场,将两人带离开现场。
离开纪念馆回到住处的当晚,老兵彻夜未眠。他想不通:有些人为什么如此对待革命先烈?她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谁给她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难道她们真的不知道吗?应当如何对这类人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呢?
苦苦不得其解时,老兵从手机里翻出2014年10月31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领袖在讲话中所强调的一段话:“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不然谁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呢?”
这令他心中豁然开朗: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对革命先烈的无比敬仰、敬崇、敬重、敬畏!联想到不时有人在网络上诋毁革命先烈的言行,老兵认为,这些行为不仅与总书记所要求的背道而驰,而且有违一个有良知公民的基本道德,必须对这种藐视英烈的言论与行为及时制止、坚决抨击和有力声讨。
于是,他在日记中写下:“信念可以是火,它能够点燃人们的理想之炉,喷发出进取的迸发之力;愤怒也可以是火,它能够燃烧出人们鲜明的政治立场,唤起昂扬的革命斗志,勇敢地同一切不良思想、现象和行为作斗争。”
当晚,老兵还就这天的所见所闻和感慨与愤怒,与从事媒体工作的朋友通话,进行了互动交流。他呼吁,烈士陵园,既是先烈安息的地方,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必须保持安静的环境、肃穆的氛围,前来参观拜谒与接受教育的人士,必须心怀敬仰、心存敬畏、心有敬崇,必须保持言行举止的得体庄重和表情神貌的严肃沉稳,决不应行为轻浮和高声喧哗,更不能又唱又跳言语不尊,因为这是对烈士的亵渎,是对革命先辈的不敬,无论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是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格格不入的。他特别期望,每一位到访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参观的人,都能将敬畏先烈视为必备心态,真正从先烈事迹与精神中汲取信仰能量;每个旅行团队的组织者,能尽到教育提醒之责,严格要求成员遵守馆规园约;每个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也应健全相关规章和违反处罚措施,以期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离开纪念馆所在城市时,老兵是怀着对塔山阻击战那段历史的新感悟、怀着对先烈怀念与崇敬、怀着对纪念馆工作人员通情达理的感谢,当然也怀着此行中遇到的不快和愤怒,踏上列车的。
列车启动了,老兵朝着纪念馆所在的方向默默行注目礼,并在心底期许:今天看到的闹剧,今后永远不要在自己眼前上演;今天遇到的不快,永远不要让自己再碰到……
☆ 作者简介:彭化义,退役海军大校,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现居北京。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