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山东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召开,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协商议政。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出席会议,并代表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市政协就“做强现代渔业 建设‘蓝色粮仓’”作大会发言,提出了务实建议,展现了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会前徐东升围绕议政主题深入调研,提交建言。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水产品已由过去的区域性、季节性消费转为全民消费、常年消费,为渔业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山东是渔业大省,也是水产养殖大省,引领了全国藻虾贝鱼参五次海水养殖浪潮。202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81.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养殖产量665万吨,总产值4500多亿元,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山东省渔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制约,为此,徐东升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根基。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促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对水产种业、设施渔业、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等的支持力度;以深远海和沿黄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装备和模式创新,推动渔业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制定海水养殖中长期发展战略,从发展目标、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统一部署。
保护拓展发展空间,保障优质水产品常年持续供给能力。一是强化渔业基本水域保护,严格审核审批其他产业占用渔业水域,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渔业基本水域;二是深挖盐碱地、涝洼地开发利用潜力,在沿黄流域筛选适宜品种,开展稻渔、藕渔、上粮下渔等生态模式的技术创新,打造渔农综合种养示范区;三是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推进沿黄各市和南四湖流域10万亩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开拓海水养殖战略发展新空间。一是尽快研究制定海洋牧场设施设备建设规范和检验标准,并按建造成本给予一定比例补助;二是以海州湾、庙岛群岛、黄海冷水团深远海养殖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重力式网箱,适度发展桁架类网箱和管桩围栏,有序发展养殖工船;三是加强对深远海网箱、养殖工船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与集成,提升深远海养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水产种业振兴,聚焦种质保存和良种选育,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打造黄渤海水产种业聚集带;二是强化渔业装备设施创新,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多学科交叉、跨行业合作的产学研联合攻关;三是提升海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依托中心渔港,规划建设海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打造全产业链海洋渔业接驳、加工、集散中心。
山东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