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曾经被毛主席称为“中共最好的朋友”的张治中先生在北京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治中留下了最后一声悲鸣:“衷心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
张治中去世的消息传来,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感到十分悲痛,由于主席公务繁忙,最终由周总理代主席去向张治中告别。
告别仪式上,周总理找到张治中的子女,说道:“毛主席让我问你们两件事……”
1945年,张治中乘坐专机从重庆来延安迎接毛主席,当他走下飞机的那一刻,立马被解放区欣欣向荣的景象震惊了。
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军民一心的团结,还有簇拥在人群中深得人民爱戴的毛主席……
在张治中的护送下,毛主席平安抵达重庆,结束了43天的谈判后,张治中又亲自将毛主席送回了延安。
“毛先生是我从延安请来的,自然由我送回去!”
将主席送回延安后,张治中得到了延安两万群众的热烈欢迎,大家都向他表达了感谢,感谢他将毛主席安然无恙地送了回来。
这是张治中人生第一次体会到被人民放在心上的感觉,不禁有些眼眶发涩,他动情地对主席说道:“毛先生,我要谢谢您,能够两次来延安,是我最大的荣幸!”
毛主席笑着说道:“文白先生,我有一种预感,那就是你还会来延安!我知道你对国内和平的一片赤诚,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事实正如毛主席预料的那般,1946年,张治中又和周总理、马歇尔一起来到了延安,主席高兴地对张治中说道:“历史书上,将出现‘张治中三到延安’的美好故事!”
1949年,张治中作为国民党和谈代表来到了北平,由于蒋介石从中作梗,谈判最终宣告破裂,蒋介石在溪口下令,要求张治中尽快返回南京。
离开北平的前一晚,周恩来找到了张治中,两人并肩而坐,关起了门窗,就像是多年老友一般说起了“体己话”。
“文白,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了,不能再对不起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
张治中明白,周恩来说的是张学良和自己,他有心留在北平,但他的家人还在南京,为了家人,张治中不得不回去。
周恩来笑着说道:“你是在担忧嫂夫人和孩子的安危吧?”
张治中苦涩地点了点头。
“那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尽早下决定吧。嫂夫人和孩子们还等着你回去安顿呢!”
张治中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原来周总理早就命人将和谈代表的家人保护了起来,防止他们受到国民党的胁迫。
就这样,张治中留在了北平,为新中国奉献了余生。
1969年,张治中因病在北京去世,周总理亲自参加了告别仪式,送别老友最后一程。
告别仪式结束后,周总理找到了张治中的孩子们,说道:“毛主席让我问你们两件事,一是你父亲生前保存的那些文件在哪?二是你们有没有什么困难或者要求。”
“爸爸保存的机密文件已经有中央的同志来交接了,至于生活上,我们没什么要求。”
周总理点了点头,深情地说道:“我和你们爸爸是多年老友、战友,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就来找我,不要客气,好吗?”
周总理确实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和党中央都对张治中一家的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