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眼睛干涩、偶尔刺痛,或者迎风流泪?甚至眼睛红肿,视力模糊?
这种不适感的背后可能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干眼症。
干眼症是一个由多因素造成、慢性的眼部疾病,但人们通常认为干眼症并不严重,对它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这只是因为手机电脑看多了,缓几天就好了”,或者“用眼药水滴一滴就可以”等等。
今天健康榨知机就来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干眼症复杂的病因、如何治疗以及一项正在招募患者的干眼症治疗项目。
图片来源:123RF
干眼症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常见的眼表疾病,《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强调,干眼症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能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其中专家还强调,导致干眼症的发病因素很多,即使是同一个病人也可能由多重因素联合引起。对症治疗非常重要,盲目使用滴眼液可能引起病情恶化。
干眼症的病因
1、全身因素:
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症。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症。
2、眼局部因素性:
包括局部感染及免疫相关疾病,如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泪腺、睑板腺、眼表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角膜神经功能异常,螨虫性睑缘炎、睑缘结构异常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动力学异常,如眼睑皮肤及结膜松弛症、泪阜部增生、眼睑痉挛、眼型痤疮等。
3、环境因素性: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射线、高海拔、低湿度及强风力等。
4、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性:
如长时间操作电子产品、户外活动少、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睡眠不足、使用空调、吸烟、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眼部化妆及长时间驾驶等。
5、手术相关因素性:
包括各种手术导致泪腺、副泪腺等损伤及缺失;各种手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等导致干眼的发生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于术后3~6个月恢复,但少数患者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6、药物相关因素性:
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如更年期补充激素,服用抗抑郁、抗组织胺、抗胆碱、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异维甲酸药物、利尿剂、避孕药物、全身化疗药物等;局部用药,如眼部使用消毒剂、抗病毒药物、抗青光眼药物(受体阻滞剂等)及含防腐剂滴眼液、眼膏等。
7、其他因素性: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导致干眼。
图片来源:123RF
干眼症的如何用药
对于偶尔发生或是程度较轻的干眼症状来说,定期使用非处方人工泪液确实可以缓解症状。但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比较严重,则需要采取治疗。
1、泪点栓塞
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之一是用小型硅胶塞堵住泪腺开口(泪点栓塞)。这些塞子能够堵住位于上下眼睑内角的泪腺开口(泪点)。栓塞术帮助患者留住自己的泪液。
2、治疗引起干眼症的基础病
治疗基础病可帮助消除干眼症。比如,如果是药物导致眼睛干涩,则应换成没有该副作用的其他药物。
3、处方药物治疗:
缓解眼睑炎症的药物:眼睑边缘的炎症可阻止油腺分泌油脂进入眼泪。可以使用抗生素来减轻炎症。治疗干眼症的抗生素通常为口服,不过有的抗生素以滴眼液或软膏的形式提供。
控制角膜炎症的滴眼液:眼睛表面(角膜)的炎症可以用含有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Restasis)或皮质类固醇的处方滴眼液来控制。由于有潜在副作用,皮质类固醇不适合长期使用。
目前一项“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干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招募受试者。 环孢素滴眼液(Ⅱ)已证明其可以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缓干眼的进展,滴用后眼部耐受性好,已于2020年6月在中国批准上市。该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环孢素滴眼液(Ⅱ)长期给药的安全性,设计探索性终点指标为用药48周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研究将持续用药并观察约48周的时间。
您可点击后方蓝色字体,了解招募详情:
眼部植入剂:患有中度至重度干眼症的患者,可以选择一种看似透明米粒的微小眼部植入剂。每天一次,将羟丙基纤维素(Lacrisert)植入剂置于下眼睑和眼球之间。植入剂缓慢溶解,释放出用在滴眼液中的一种润滑眼睛物质。
催泪药:胆碱能药物(毛果芸香碱、西维美林)有助于增加眼泪的分泌。
自体血清滴眼液:这是用患者自己血液制成的滴眼液,如果出现任何其他治疗方法对其均无效的重度干眼症症状,则可以选择使用这种治疗方式。
注意,药物选择应遵医嘱,不可擅自用药。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没有患干眼症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也很重要。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眼部刺激、摄入适量营养物质以及定期做眼部检查。
另外,你可能还想看:
眼睛肿的8大原因
近视手术的真相
视力不好的人,更容易得痴呆症?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眼睛
获取更多眼睛相关科普知识
参考资料
[1]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et al.,(2022)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6): 418-422,DOI:10.3760/cma.j.cn112142-20200316-00190
[2]Dry Eyes,Retrieved Sep 26,2023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ry-eye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1869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