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央点赞,乡村医生连续两年光荣上榜!

0
分享至


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转载需文首注明来源

在潮州市沙溪镇玉湖村,有一位坚守基层38年的乡村医生,她坚持“用最少的钱,换最好的疗效”,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从医以来,她每天上班11个小时,只要患者有需要,便随时出诊。她就是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的乡村医生蔡淳铿。

2022年,在中央文明办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活动中,这位来自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玉湖村卫生站的乡村医生蔡淳铿,做为唯一一位乡村医生上榜,她在基层医疗中的辛勤贡献和先进事迹,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近日,在中央文明办今年举办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活动中,乡村医生蔡淳铿的名字再次上榜,让乡村医生的精神再次被全国人民瞩目和肯定。


作为沙溪镇玉湖村卫生站的一名普通村医,蔡淳铿在这个平凡而艰辛的岗位上坚守了38年,行医惠泽十里八乡,她不仅是“中国好人”,更是村民心中的健康“守护神”。

1

乡村医生扎根基层39年

“用最少的钱换最好的疗效”

1984年,蔡淳铿和丈夫来到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玉湖村卫生站,成为了当地的村医。这一待,就是38年。

从医以来,她不收诊金,只收取基本医药费。她坚持用最少的钱,开最有效用的药。对于普通感冒、咳嗽,直至今日处方药还维持在10元左右

对于村里的老人或者家庭比较困难的患者,蔡医生都免费问诊拿药。有些患者觉得医药费太少,还要给她多塞钱,她都坚决拒收。“村里的老人偶尔头痛、腰痛,还有慢性病,这些都是小问题。我随手就看了,给他们点药,这都是小事。”蔡淳铿说。

因为收费低廉、疗效显著、医德高尚,蔡医生得到乡亲邻里的交口称赞,越来越多人慕名前来看病。远在市区的林小姐也专门来找蔡医生看病,“蔡医生非常热心,帮我们一家老小解决了不少问题。”


有人问她,做村医苦吗?

“当然。”

蔡淳铿记得无数个深夜里村民上门呼救的急切,记得因为忙碌的工作照顾不了家人的辛酸。但她并不后悔,看到病人在她的医治下渐渐好转,她觉得无论多“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3年,年满55周岁、本可以退休的蔡淳铿再次选择了留岗,只因放不下病人。她每天在卫生站上班超过11个小时,下班回到家还要打理饮食起居。但无论是深夜两三点,还是大年初一,只要患者需要,蔡淳铿都随叫随到,用自己的坚守演绎着医者仁心。

2

乡村医生患癌弥留之际

将60余万元善款回赠社会

可能在数百万名医生群体当中,蔡淳铿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名,但当她的更多事迹被大家知道时,所有人无不为之点赞。

2021年1月,蔡淳铿被诊断出罹患结肠癌。在治疗期间,也始终心系患者,她曾坚持返回岗位,或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远程为患者看诊。当时正处于疫情暴发初期,到处“人心惶惶”,蔡淳铿认为这时她更不能临阵退缩:“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怎么能当逃兵?”

生前,她常说:“如果身体允许,我想一直为病人看诊,希望能够早日回到医生的岗位上。”但蔡淳铿的病情所需治疗费用巨大,其家庭早已无力承担。好在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并通过多种渠道筹款捐款,让这个家庭得以坚持。

2023年初,作为医生,蔡淳铿对自己的病情早有预感,她叮嘱子女,要将剩下的善款捐回给社会,“既然已经用不上了,自然不该占为己有。”在蔡淳铿去世后,家属遵循其遗愿,将社会各界捐助的善款60余万元转捐公益,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让大爱传递下去。


3

接诊约7万人次

她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风雨行医路,大爱暖人心。

来自边疆偏远贫困的边境牧场的乡村医生梅莲,同样因为坚守,因为付出,因为奉献,在行医生涯里也获得了无数荣誉:“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

扎根基层20年,梅莲获得的美誉越来越多,但她说:“荣誉只属于过去。救治生命、守护生命,才是我作为医生的职责,这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


梅莲医生在最偏僻、最边远的山区连队工作,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出诊条件极差。

由于身处山坳里,群众居住分散,缺医少药,周边牧场的牧民生病治疗也成了梅莲的分内事。只要有牧民生病,梅莲都会随叫随到。搭摩托车、骑几小时马,甚至走十几公里的山路,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在这样的条件下,她20年如一日,翻山越岭,顶风冒雪,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每年接出诊4000多人次。待患者如亲人,上门服务,送医送药,义务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从医20年来,接诊约7万人次,为患者垫付医疗费4万余元,为了更好地帮助巴尔鲁克山牧民治病,她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赢得了连队职工和地方牧民的一致好评。

虽然身处深山,但梅莲在医术上的钻研一直没有停滞,她边学习、边实践,学着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周围群众治病。看着病人一次又一次在自己帮助下恢复健康,梅莲更清楚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用精湛医术治病救人。在最基层的地方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奉献,这是梅莲医生的生活写照,也是千千万万个乡村医生的真实生活写照。

3

乡村医生精神值得学习

尊重和保障也值得关注

乡村医生,这个过去叫“赤脚医生”的特殊群体,扎根在乡村,即是农民,也是医生。

他们分担着我国8亿新农合覆盖人群医疗需求,无论是新冠肺炎时期,还是非典时期,一代一代的乡村医生秉持着一根针、一把草的精神,奉献自身,从无退缩。

他们干最多的活,流最苦的汗,拿最少的钱,是名副其实的“慈善家”。故而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表彰,无论是“中国好人”、“优秀医生”还是其他荣誉,乡村医生从未缺席。

他们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在看到他们真、善、美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背后的艰苦与辛酸。

这些老一批的村医,如今大部分也老了,累了,干不动了。现在的他们,没有积蓄,也没有养老,在贫困的重压下喘息。

人民日报曾评村医生存现状,亦发出如下呼吁:

“从上世纪50年代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乡村医生,如今,即使在中国最边远的山区,也有乡村医生在坚守。作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近年来,待遇不高、人才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很多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对于发展空间的迷茫,导致一些地方乡村医生人才流失,队伍发展青黄不接,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有限。河南通许村医的辞职信,就在一定程度上显露了村医群体面临的困境:工作压力大,收入偏低,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需要大批合格的乡村医生守护,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需要有坚实的基层支撑。只有把乡村医生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解决好,让村医有希望、有奔头,有体面的收入和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让乡村医生人才留得住、队伍能发展。”

“从上世纪50年代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乡村医生,如今,即使在中国最边远的山区,也有乡村医生在坚守。作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近年来,待遇不高、人才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很多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对于发展空间的迷茫,导致一些地方乡村医生人才流失,队伍发展青黄不接,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有限。河南通许村医的辞职信,就在一定程度上显露了村医群体面临的困境:工作压力大,收入偏低,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需要大批合格的乡村医生守护,国家医疗卫生体系需要有坚实的基层支撑。只有把乡村医生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解决好,让村医有希望、有奔头,有体面的收入和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让乡村医生人才留得住、队伍能发展。”

对于乡村医生来说,多年如一日的在基层坚守,他们并不怕苦也不怕累,他们只想医治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同时也期盼着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上级和国家的肯定。

“有希望”“有奔头”“有体面”,是当下每一位乡村医生的职业诉求。

4

国家卫健委点赞:

表扬所有基层医生!

不管是“中国好人榜”,还是“全国优秀医生”,亦或是上个月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联合开展的“中国好医生”等多个荣誉评选活动,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们入榜的比例越来越高。

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的代表,乡村医生一直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多次对于这个群体进行表彰和点赞,一方面是对这个群体工作付出的肯定,一方面也越来越关注这个群体的保障和发展。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广大基层医生在新冠疫情中的贡献有目共睹,乡村医生群体发挥着筑牢“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同时,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上还表示,在基本公卫服务工作上,基层医生持续的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了广大群众基本看病需求。


聂春雷强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该项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试点到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是落实预防为主、保障居民健康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

该项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来提供。

在广大基层医生辛勤地付出下,近年来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每年要向城乡儿童提供2亿多针次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为预防脊灰、麻疹、乙肝等12种传染病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墙。国家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功不可没。

他对乡村医生在基层工作中所做的贡献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于这个群体的保障问题上,国家卫健委也明确肯定乡村医生是城乡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的身份,要求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更多地关心关爱基层医务人员,创造条件保障他们的权益。也希望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基层卫生工作。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地方不断下发保障政策,并在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多省市已明确表态将投入更多财政资金和优惠待遇,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解决村医养老问题。

相信当基层医卫专业人员的村医,身份、待遇、保障落到实处时,村医队伍会不断充实和壮大,乡村医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和精神也会更长远的传承下去。

素材来源:中国文明网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

全书首次公开了李老数十年临床所创制的新方41首,这些新方经李老师徒临床反复验证,只要病证相符,则效如桴鼓,可谓屡试屡效。每首方李老亲自作方解以决疑,述其适应病证、随症加减及禁忌以便用,并咏为方歌以便记。更实录其弟子整理之验案于方末,以验其效。一册在手,锦囊在握,宛如师传,弥足珍贵。


查看书籍详情【广告】

点赞·在看·基层医疗资讯抢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德阳:应届毕业生缴存住房公积金给予补贴,购房可贷额度增加10万元

四川德阳:应届毕业生缴存住房公积金给予补贴,购房可贷额度增加10万元

澎湃新闻
2023-11-29 14:18:27
2024年经济预测

2024年经济预测

小羊理财
2023-11-28 18:13:49
我把房子租给一对七十岁的老人入住,半年后,他们加租金想继租

我把房子租给一对七十岁的老人入住,半年后,他们加租金想继租

房地产公告栏
2023-11-29 03:34:33
好样的,朝鲜卫星拍到白宫、五角大楼,这下,轮到美国该着急了

好样的,朝鲜卫星拍到白宫、五角大楼,这下,轮到美国该着急了

漫话车的车生活
2023-11-28 11:59:50
中国发现月壤中存在玻璃纤维,美提议向全世界分享成果

中国发现月壤中存在玻璃纤维,美提议向全世界分享成果

资本信条
2023-11-27 22:36:15
30个导弹营拦截失败,F-16战机突破机场发生巨响:伊朗又搞大事情

30个导弹营拦截失败,F-16战机突破机场发生巨响:伊朗又搞大事情

帅先工场
2023-11-28 16:16:17
缅北女魔魏榕:噶腰子是最痛快的死法,你们听过“活剥肉莲”吗?

缅北女魔魏榕:噶腰子是最痛快的死法,你们听过“活剥肉莲”吗?

晏京故事
2023-11-25 22:12:07
核废水问题解决了!中日会上激烈交锋,日本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

核废水问题解决了!中日会上激烈交锋,日本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

创作者_S38D
2023-11-28 14:29:20
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冲锋衣、军大衣以及花棉袄?

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冲锋衣、军大衣以及花棉袄?

金融界
2023-11-27 10:27:04
不长记性的雪乡,难道非要把自己玩死才好?

不长记性的雪乡,难道非要把自己玩死才好?

元芳有看法
2023-11-26 21:21:34
日媒酸了,不是中国年轻人不买车了,而是中国年轻人不买日系车了

日媒酸了,不是中国年轻人不买车了,而是中国年轻人不买日系车了

风之纪兮
2023-11-28 11:56:57
失误害人!勇士最后时刻接连失误!全场失误18次:库里5次追梦4次

失误害人!勇士最后时刻接连失误!全场失误18次:库里5次追梦4次

直播吧
2023-11-29 14:39:25
中缅油气管道岌岌可危

中缅油气管道岌岌可危

v来了
2023-11-29 07:47:27
马修·派瑞家人宣布捐出全部遗产,高达8.5亿,用于帮助药瘾患者

马修·派瑞家人宣布捐出全部遗产,高达8.5亿,用于帮助药瘾患者

开开森森
2023-11-28 21:39:34
62年毛岸青回湖南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顿时明白妻子用意

62年毛岸青回湖南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顿时明白妻子用意

悠然谈历史
2023-11-23 08:49:22
北京东路一单位发生火灾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北京东路一单位发生火灾 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新民晚报
2023-11-29 13:49:19
回顾昆山龙哥被反杀案,提刀砍人被路人反杀,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回顾昆山龙哥被反杀案,提刀砍人被路人反杀,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小悠来综艺
2023-11-28 16:00:03
老领导退休前长期打压我,后来我升任单位“一把手”,他私下要车,我对司机说你辞职吧

老领导退休前长期打压我,后来我升任单位“一把手”,他私下要车,我对司机说你辞职吧

职场火锅
2023-11-28 21:46:12
奚梦瑶携儿女出镜,4岁儿子讲中文跟何猷君一模一样,婚后AA制

奚梦瑶携儿女出镜,4岁儿子讲中文跟何猷君一模一样,婚后AA制

椰黄娱乐
2023-11-28 15:25:52
高圆圆骑自行车接女儿放学 画面温馨超有爱

高圆圆骑自行车接女儿放学 画面温馨超有爱

嘿哥哥科技
2023-11-29 09:23:06
2023-11-29 14:48:49
乡村白大褂之家
乡村白大褂之家
服务中国百万村医
5828文章数 29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头条要闻

2岁幼童因保姆过失坠亡 保姆女儿反诉女童母亲侵权

头条要闻

2岁幼童因保姆过失坠亡 保姆女儿反诉女童母亲侵权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方媛深夜晒全家福秀恩爱 大赞郭富城

财经要闻

“巴菲特副手”芒格离世 享年99岁

科技要闻

马云内网罕见发言:祝贺拼多多,坚信阿里会变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亲子要闻

爸爸上一秒开心吃肠,下一秒...网友:全身就这一个兜他能放哪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对她来说,恋爱就像胡椒粉?

军事要闻

马斯克访问以色列后 哈马斯高官邀请他看看加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