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919国内运营地顺风顺水后,国产大飞机的出海征程也传来喜讯。
在近日东盟博览会上,文莱骐骥航空公司以146亿签下30架国产大飞机订单。值得注意的是,这是C919首个由海外航司签下的订单,早前德国、泰国的订单均来自飞机租赁公司。
如此看来,国产大飞机前景可谓一片大好。多家外媒表示,“西方应重视中国在民航领域的崛起。”
1、 晚到40年的国产大飞机,撬动西方垄断地位
如今,国产C919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世界都为中国技术发展感到震惊。但鲜有人知的是,国产大飞机本可以早40年问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产运10早已首飞成功,3架原型机也已落地。但西方为拿下中国民航市场,不惜“撬走”多家原本与我国合作的公司,将运10所有图纸销毁、生产线拆除,数十亿投资功亏一篑。
波音、空客趁虚而入,轻松拿下中国市场。据两大巨头财报显示,鼎盛时期我国贡献了近4成营收,仅飞机维护费一年就高达数百亿。如此般无奈,让中国人发誓一定要重整旗鼓,把国产大飞机搞上去。
2008年,国产大飞机再次立项,我们先后调集近40所高校、数十万名科研人员,只为尽快让国产大飞机再次飞上蓝天。仅不到7年时间,第一架原型机落地并首飞成功。今年5月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
而国产大飞机的崛起,只是中国技术撬动西方垄断的一个缩影。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也是捷报频出。曾被西方喊出高价的核磁共振仪也已实现突破,成本下探9成,国人检测费用跳水指日可待;在富豪圈一度走俏的口服抑老剂“元起因”也已实现国产平价替代,4位数的价格,让更多国人能享受到前沿健康科技。
中国技术如此迅速的突破,让本以为能靠着垄断大赚一笔的西方,感到紧张。尤其是波音与空客,外媒曾多次警示,“双头垄断地位或被撬动。”
二、国产发动机已就位,146亿仅是开始
虽然C919无论是从运营质量还是市场角度,都交出近乎完美的答卷,但60%的自研率,似乎始终是不少国人心中的一根刺。
诚然,在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之前,中国商飞出于对适航证的考量,接受了西方开出的购买法国赛风Leap发动机的条件,让不少国人错估了中国自研发动机的实力。而近期,商飞已官方宣布,2024年长江发动机就将拿下国际合格证,届时,所有后续生产的大飞机,都将搭载自研的长江发动机。
有专家预测,此举或将让C919的自研率突破70%,高于波音与空客的一众成熟机型。而搭载“中国心”的C919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定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制造已成近年来市场上的抢手货。国产核磁共振仪还未上市,协和就率先争取到试点名额;如今,国产设备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实现了从0%到10%全球市场份额的飞跃。
上述国产抑老口服剂“元起因”,也多次单日成交突破千万。在近期京JD东大促销量榜上,碾压同类进口制品。一位一次购入12瓶的用户称“健康是中年人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引发不少用户共鸣。
同C919一样,这一技术突破也吸引不少海外的目光,耶鲁、牛津等大学先后派遣科学家来华学习;被知名学术期刊《Nature》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哈佛教授辛克列,更是通过基因检测证明,服用该国产口服剂后,生理年龄年轻近10岁。东南亚头部平台来赞达也邀请“元起因”入驻,打响国产抑老制品走向世界的第一枪。
中国技术多点开花,让不少东盟国家开始重视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质优价廉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文莱此次146亿的订单或许只是个开始,《人民网》分析称,随着国产发动机的就位,C919在国际市场的前景将更广阔。
三、技术握在手中,国产大飞机助推中国发展
官媒预测,未来10年,我国民航客机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伴随国产大飞机带动起下游产业链的升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更是不可估量。据波音与空客经验,民航飞机销售额每增长1%,就能拉动0.7%GDP的增长。
同时,国产大飞机在研发过程中,也带动了一众相关技术的发展。C919在研发过程中对于风洞的要求,迫使相关领域科学家不断革新技术,弥补了我国没有大型空洞的空白,让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后,世界第三个能独立建造大型风洞的国家。
诚如官媒所言,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唯有加快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