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入住养老院的背后,是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逐渐松动,社区养老逐渐受肯定。
文 | 张升达
来源 | 《中国保险家》新媒体项目组
“养儿防老”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而力帆集团创始人,前重庆首富尹明善则是这样看待的:“我儿女双全,房子也很大,有钱居家养老,什么都不愁。但80岁后,我慢慢改变了我的养老观念。首先,我不能‘养儿防老’,子女是养来爱的,生儿育女是我们爱的需要。我认为不能靠我的儿女养老,无论多大年纪,我都要爱我的子女,少给子女添麻烦,甚至不给他们添麻烦。”
据泰康之家渝园官方消息,8月29日上午,尹明善在泰康之家·渝园正式办理了入住手续,成为泰康之家·渝园社区首位预订居民。
入住养老院 享受专业照护
据公开报道,对于请保姆还是去养老机构,尹明善曾反复斟酌,他认为保姆要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乃至日常就医,不分昼夜十分辛苦,相对而言这种照护又不够专业。
“养老机构有细致和专业的分工,工作人员专业,所以我认为养老机构比保姆的‘大包干’要做得更好一些。”
据悉,有了这个想法后,2021年尹明善曾和两个老同学相邀,一起去泰康成都蜀园试住了一个星期,亲身体验后感觉确实符合自己的养老需求,因此最终选择了入住养老社区。
尹明善表示,入园之后,会继续保持自己有规律的生活,有节制的饮食,每天坚持阅读、写作、弹琴、唱歌、散步。
据公开的信息,这个养老社区旨在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位于有“重庆硅谷”之称的两江新区大竹林片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主城核心区域,偎依在美丽的嘉陵江畔。
传统养老观念的“松动”
尹明善入住养老院的消息传出以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很多人猜测作为“前首富”,尹明善是不是晚景凄凉,被迫如此?还有人猜测可能是子女不孝,把老人送进养老院的。
其实,所有这些猜测都不对,尹明善并不缺钱,他的儿女也没有不孝顺,入住养老院的决定,完全是尹明善老人自己做出的。正如曾经给尹明善做过多年秘书的王燕对媒体说的:“老爷子的思想一直比较开明,这是老爷子自己的决定。”
而之所以网友会就尹明善入住养老院而引起热议,甚至有不同意见,从某个角度说明居家养老的传统养老观念仍旧是社会主流。但是,这样的“主流想法”当前正在慢慢“松动”。类似尹明善这样家境殷实的、看似最不应该住进养老院的人,心甘情愿地入住养老院,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又比如2015年,时年76岁的北大教授钱理群夫妇进养老院的消息也引发关注与讨论,而入住养老院以后,钱理群教授不但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而且还迸发了学术写作的“第二春”,先后出版多部著作。
“高端社区”助推养老多元化格局
基于与保险产品的高契合度,围绕高端养老社区,结合医疗+护理+社区服务,构建专业化养老生态圈正在成为各大头部险企的重要战略布局。
据了解,尹明善所入住的高端养老院(泰康之家·渝园)占地面积约5.4万平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0.8万平米,可提供近1500户养老单元、康复及护理床位约200余张,并与重庆松山医院、三博长安和三博江陵医院、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等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医养融合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而整个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全国29座主要城市落地了33个同类项目。此外,比如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太平人寿均于近年在全国范围密集布局同类项目。
当前,高端养老社区以其专业化服务吸引着尹力善、钱理群等对养老追求高端品质的圈层,并且催生出更大的养老产业规模。截止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规模已达约9.4万亿元。而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居家养老”观念无疑还是占据着主流地位的,背后有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落叶归根”、“养儿防老”等家庭情结驱动,而这在政府层面推行“9073”的养老格局(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也能得到印证。
不过,随着尹力善、钱理群等公众人物为代表的圈层开始接受社区养老观念,并且亲身入住和反馈良好体验,这必然让占3%的机构养老,也就是常说的养老社区,逐渐得到公众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同时,对有同类型品质需要的中高端人群起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助推养老多元化格局的构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