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的实践表明,对群众来信来访的问题发现得越早越小越容易解决;越推越拖群众的情绪越焦躁,也就越容易小事拖成大事,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
因此信访工作一定要坚持“抓早、抓小、抓了”的原则,及时解决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抓早,就是要主动找问题,超前做工作,预防在先。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为主动,把工作做在信访问题未发生之前。坚持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对矛盾和问题主动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跟踪下访,要主动解决。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对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仅要先想到、先知道,还要早做工作,及时化解容易引发群众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抓小,就是要慎重出访。“百姓之事无小事”,对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上访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主动、及早解决,防止小事变大,防止问题复杂化,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要坚持随时随地处理好人民群众的第一封来信和第一次来访。从信访工作的实践看,群众在初信初访阶段情绪稳定,多数问题也好解决,是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的最佳时机。抓住这一时机,认真处理好,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避免矛盾升温或激化。
抓了,就是要认真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手段,把群众提出的问题处理好,一抓到底,彻底解决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耐心向群众讲明政策和困难,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谅解。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一定要首先考虑群众的利益,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接受程度。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一旦出台,就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工作做细,把好事办好。
目前,城市拆迁安置工作是引发群众上访较多的问题之一,各地对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细、抓实。基层单位,特别是乡镇、村,要构建畅通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使群众的意见有地方讲,有机会讲,使干部能及时了解民情民意,使政策措施和要办的事情,让群众及时了解、理解,从源头上杜绝信访问题。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表达您的观点。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欢迎来到小崔新视角。感谢阅读、关注,欢迎点赞、评论、分享,让我们一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解读身边实事 洞察世间百态
@小崔新视角 感谢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