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们不想活了,赶紧送我去交警队,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1953年某一天,来到哈尔滨的陈赓被突然冲出来的交警拦下。
那名交警自顾自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却没有发现坐在车上的陈赓脸已经黑了下去。
“快点儿,这么磨蹭干什么!”
陈赓看着叫嚣的交警什么也没说,转身便对司机说,“去市政府!再去交警队。”
这个莽撞的交警最后会是什么结局?陈赓为什么会来哈尔滨呢?
“给我把吕其恩叫下来”
1953年,坐在车上的陈赓看着哈尔滨的环境,脑子里正想着自家的学校。
“呲——”突然一个急刹车唤回了陈赓的思考。
抬头看去,只见一名交警大摇大摆伸着手,拦下了他的车。
乍一看,陈赓以为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正要下车跟交警协商时。
只见交警粗暴地拉开车门,像个大爷一样地坐了下去。
“你干什么,快下去”,司机怒斥道。
“干什么?没看要坐车吗?我要去交警队,把我送过去!”
司机转头看了看陈赓,没有开动汽车。
眼看车子不动,交警嚣张地表示,“快点儿开,我就要迟到了,如果到不了,我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陈赓静静看着交警并没有什么,直接对司机说,“去市政府!再去交警队。”
眼看对方服软,交警自顾自地在车上眯了一会儿。
等到市政府之后,陈赓先行下车,怒气冲冲地说,“给我把吕其恩叫下来!”
交警心想,“你是什么人?还能让市长下来,逞能吧!”
谁曾想,“陈将军,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快快!到屋里坐!”吕其恩小跑着过来了。
交警傻眼了,不料,陈赓说道:“这可不行,这名交警还等着我送他去交警队呢!”
吕其恩一看,这是要出大事啊!吕其恩冷汗直流。
“这是你手底下的兵,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这一句,陈赓便转头朝市政府门口走去。
吕其恩看着眼前如临大敌的交警,叹了一口气,他这刚刚上任的市长,还没来得及整改一番,没想到直接让人送上门了,还是陈赓大将送上来的。
最后,这名交警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直接被革职查办。
解决完交警的事情,吕其恩直接去见了正在气头上的陈赓。
陈赓说道,“一个交警,都是这么大官架子,可想而知,哈尔滨的社会风气如何,一定要改,还要大改!”
吕其恩非常赞同陈赓的话,他绝不容忍,在自己的地方出现大官僚主义,摆官架子。很快,在吕其恩的指示下,哈尔滨展开了一场整风运动。严查各级机关单位,是否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行为,情节严重者严惩。
不仅如此,吕其恩还派人私下走访,询问百姓对于领导单位的看法,若是受到百姓的“差评”,他绝对严惩。
市长亲自下达指示,要求各级机关单位严格要求自己,决不能出现交警这样的例子。
在吕其恩的严格要求下,哈尔滨的面貌焕然一新。
陈赓得知吕其恩的一系列做法之后,对吕其恩大为称赞,不愧是“老革命”!
其实陈赓来到哈尔滨是有事要办,遇到交警一事只是偶然,那陈赓到底为什么来哈尔滨呢?
来哈尔滨的缘由
原来陈赓来哈尔滨是受我党指示,前来建设学校的。
当时陈赓还在抗美援朝作战指挥时,他就被中央急匆匆叫了回来。
“陈赓同志,中央决定办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院,我们希望你能够来办此事。”
“这不行,我一个粗人,只会打仗,建学校肯定不行的。”
“你可别谦虚了,连你不能胜任,就没有可以胜任的人了!”
“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接下了!”
这不陈赓刚来哈尔滨就遇到这事儿了嘛,算个插曲吧!
陈赓来到哈尔滨,才发现,自己这个校长真是“穷”啊!学校里什么都没有,连最基本的教育设施都没有,还教什么,“那就开干!”
随后统一的教学楼、图书馆等设施被建了起来,但最难的任务还没开始呢。
既然是学校,怎么会没有教师与学生,但去哪儿找呢?
陈赓为了这所学校四处奔波,各处找老师,可是当他们听到哈军工时,纷纷摇头表示拒绝,这新建起来的学校有什么前途?学生们也一样,听到哈军工后,根本不愿意前往。
那几天陈赓是绞尽脑汁,老师到底去哪里找呢?索性来中央之后,陈赓有了办法。
这还是陈毅元帅慷慨解囊,直接将他的整个研究室都搬来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供陈赓挑选。
老教授们也不推辞,很愿意为国家教育人才,他们还给陈赓推荐了其他领域的教授,到最后这些人包揽了学校全部的教程,陈赓可以说是喜出望外。
从死神手里夺人
“首长,找到了!找到了!不过我们还得由中央首批呢!”
有了这些人才之后,陈赓又看中了一个人,他就是沈毅。但这个人是个死刑犯,虽然他是个弹道人才,但由于之前犯了错失,被判处死刑。
但陈赓觉得这个人可用,毕竟现在是缺人的时候,决不能放过。
这件事被陈赓放在了心上,最后在陈赓的努力下,沈毅得到了戴罪立功的机会。
教师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急需解决。
陈赓又想到办法了,招收一些高干子女,这样会吸引学生入学,学校的名声也会大起来。事不宜迟,陈赓决定一个一个的问,“你家孩子来不来哈军工啊?”
“哈军工可好了,快来吧!我们可是有各个领域的人才,他们可以直接教导学生啊!”
一些人根本躲不开陈赓的软磨硬泡,便让自己的子女报名了哈军工,其他一些将领也让自己的子女报名,都是为了国家建设,他们义不容辞。
就这样,哈军工从无到有。陈赓用三年的时间,让哈军工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军事工程学校。之后哈军工更是为我国培养了现代化军事人才。
陈赓大将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是他却没有更多的机会看看哈军工未来的发展,1961年3月,陈赓大将在上海病逝。
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非常悲痛,毛主席都说,“陈赓不应该这么早死啊!”
英年早逝,他还没来得及看看自家学校的未来,还没来得及看看祖国的发展,“幽默将军”就这样去了。
他的革命精神,为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后世铭记,以此文致敬陈赓大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