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华两万名留学生拒绝回国,国家终于出手了

0
分享至

权威统计指出,截止到2015年,单是留在硅谷、拒绝回国的清华毕业生,就多达20000人。

这些利用我国顶级教育资源培养出的人才,却为何走出国门后就投入了别国的怀抱?真的是外国的月亮更圆吗?

1、国外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几年前,我国留美学生杨舒在Maryland大学的演讲上,毫不吝惜表达对国外的偏爱和向往,与此同时还不忘发表一番对我国的“贬低”言论。

杨舒平的崇洋媚外自然令人气愤。

然而,这只是我国人才流失问题的一个缩影。



人才之争,也是国本之争。

长久以来,严重的人才外流一直刺痛国人的神经。

最近,人大教授的一个视频更是再次戳中这一痛处。

权威统计指出,截止到2015年,单是留在硅谷、拒绝回国的清华毕业生,就多达20000人,更别提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据清华2018年发布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报告,赴美留学生中,不回国比例高达81%。

另一顶尖学府北京大学的数据更令人心痛:留美学生中,仅有不到5%毕业后选择回国。

另据统计,清华每年科研经费投入都高居全国高校之首,2018年就高达51.68亿,2019年更是突破百亿,远超其他大学。

即便如此,这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者,为什么却转而投向了别国的怀抱?

尤为令人痛心的是,这些高端人才,大多都进入了最顶尖的科研机构,有的甚至成为美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

联想到我国至今仍在某些科技上受美方掣肘,不少爱国人士表示“难以接受”。

这些利用我国顶级教育资源培养出的人才,却为何走出国门后就投入了别国的怀抱?真的是外国的月亮更圆吗?

2、并非不想回,而是没勇气?

据调查,他们之所以学成后不愿回国,无非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国外有更好的科研环境、更优的福利待遇、更多的顶尖公司、更小的生活压力。

关于这个问题,某问答社区上还有个高赞回答,答主称自己虽不是清北毕业,但也在本科毕业后赴美。

“原先也想着要回国的,考虑到房价、薪酬差距等因素,现在连“回国的勇气都没有了。”

她表示,美国的房价普遍比国内低,收入还比国内高好几倍。

在工作时间上,他们每天只需要工作6个小时,每周工作5天,也就是一周30个小时的班,与国内的996比起来简直是世外桃源一样的享受。







对此有人表示,这个理由放到几十年前还能站得住脚,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身为我国培养出的人才,如此“长他国志气、灭自己威风”,属实令人心寒。

同样有留美经验,大有所成后毅然选择回国的清华前副校长施一公曾说,很多清华学子拒不回国,是因为他们“不愿吃苦”。

“不愿吃苦”不正好与这位过来人的理由异曲同工吗?

“非清华”学子尚且如此,那清华学子能在美国拿到的福利待遇可想而知。

如果是藤校毕业生,那想要落户美国也不是没可能,不难猜测还会有很多清华学子会为了子女教育,留在美国。

3、国家终于出手了

除施一公外,很多清北爱国学者都对高端人才流失海外的现象表示“非常遗憾”。清华邱勇校长、北大郝平校长多次在演讲中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倡导留学生回国效力。

国家也及时出手,在各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回流。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不断提高科研投入,现已高达27900亿,升至世界第二位。

同时,增加对各大高校的科研项目支持和人才扶持,提高科研人员薪资待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根据近期中科院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招聘启事,招聘的博士后年薪近百万,几乎是美国同一职位平均薪酬的2倍。

令人欣慰的是,在多方努力下,我国人才的流向正在被逆转。

据近期新统计的清华毕业生就业去向,本科生留学率为13%,硕士仅4.4%,出国留学人数和比例都创下近年来新低,侧面印证了——对高端人才来说,国内科研和就业环境越来越“香”了,甚至不少国外高端人才也开始流向我国。

以日本为例,科学家服部素之选择离开日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来到复旦,是因为“中国现在对科研的支持,是日本无法比拟的。”

据统计,离开日本来中国的科研人员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

“华尔街之王”、美黑石集团创始人Schwarzman(中文名:苏世民)几年前给清华捐款6亿设立奖学金,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学生来清华就读。

他表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有国才有家!愿海外学子们早日回来,报效祖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一个劲的押注氢能源,不是新能源不好,而是他们已无法回头!

日本一个劲的押注氢能源,不是新能源不好,而是他们已无法回头!

商财
2023-11-27 20:48:28
日越提升至最高层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

日越提升至最高层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

新民晚报
2023-11-28 18:52:24
特斯拉连撞11车后续,当天刚上牌,加速不受控制!车主说谎被揭穿

特斯拉连撞11车后续,当天刚上牌,加速不受控制!车主说谎被揭穿

鲜趣阁
2023-11-27 10:44:45
国米超大轮换门将在列 实诚人还击球霸论与弃战说

国米超大轮换门将在列 实诚人还击球霸论与弃战说

国际足球冷雪
2023-11-29 08:41:05
终于来了!不降价卖房,建行召集6家房企开会,流动性驰援在路上

终于来了!不降价卖房,建行召集6家房企开会,流动性驰援在路上

重庆地产视野
2023-11-28 14:35:48
刚刚消息传来!爆雷!

刚刚消息传来!爆雷!

晋江电视台
2023-11-28 21:46:20
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重回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保持书记校长“双院士”

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重回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保持书记校长“双院士”

澎湃新闻
2023-11-29 20:46:32
以后再也不买国产车了!尤其是豪华的新能源车,纯粹的智商税

以后再也不买国产车了!尤其是豪华的新能源车,纯粹的智商税

创意广告生活
2023-11-29 08:15:34
武大130周年雷军捐13亿,差点笑死在评论区

武大130周年雷军捐13亿,差点笑死在评论区

李博世财经
2023-11-29 17:13:58
小S肿成这样了!跟她旁边的Melody一比,简直就是一张不正常的脸

小S肿成这样了!跟她旁边的Melody一比,简直就是一张不正常的脸

明星88卦
2023-11-29 16:45:46
立陶宛外长:中国已解除贸易禁令,但立陶宛仍持谨慎态度

立陶宛外长:中国已解除贸易禁令,但立陶宛仍持谨慎态度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3-11-29 14:17:05
老师拍学生丑鞋发网上,讽刺不懂家长什么心理,被网友狂喷不识货

老师拍学生丑鞋发网上,讽刺不懂家长什么心理,被网友狂喷不识货

妍妍教育日记
2023-11-28 17:40:41
岸田支持率,掉到个位数,呼声最高的首相人选,和中国关系不一般

岸田支持率,掉到个位数,呼声最高的首相人选,和中国关系不一般

梁讯
2023-11-29 15:02:26
财联社11月29日电,花旗将拼多多目标价格从153美元上调至173美元。

财联社11月29日电,花旗将拼多多目标价格从153美元上调至173美元。

财联社
2023-11-29 14:33:18
曾经被“炒上天”,后来跌落神坛的五大商品,你买过几种呢?

曾经被“炒上天”,后来跌落神坛的五大商品,你买过几种呢?

阿莱美食汇
2023-11-27 17:04:20
柯文哲:解放军攻台时,要让14亿大陆人民出来反对,才能保台安全

柯文哲:解放军攻台时,要让14亿大陆人民出来反对,才能保台安全

议史纪
2023-11-29 18:30:44
零下2度, 小鹏G9高速续航打骨折!

零下2度, 小鹏G9高速续航打骨折!

婧刘爱搞笑
2023-11-29 20:23:13
庄群施猝死原因曝光!拍戏突然呕吐全身发紫,仅5分钟就没了呼吸

庄群施猝死原因曝光!拍戏突然呕吐全身发紫,仅5分钟就没了呼吸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1-29 15:11:13
求求你们放过观众吧!这几位春晚混子演啥啥不行,不遭抵制才怪!

求求你们放过观众吧!这几位春晚混子演啥啥不行,不遭抵制才怪!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1-26 23:32:32
两女子入住酒店,男性员工刷卡进入 酒店赔付20倍房费:将开除涉事员工

两女子入住酒店,男性员工刷卡进入 酒店赔付20倍房费:将开除涉事员工

红星新闻
2023-11-29 19:52:31
2023-11-30 00:52:49
帝都观日记
帝都观日记
用有趣的方式观察世界
125文章数 21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TTS-热点专题总结|今年最最最重要的学者(研究媒介学的)

头条要闻

顾客吐槽588元一小时的温泉像臭水沟 商家:定期消毒

头条要闻

顾客吐槽588元一小时的温泉像臭水沟 商家:定期消毒

体育要闻

生死战!曼联vs加拉塔萨雷首发:霍伊伦、安东尼、加纳乔先发

娱乐要闻

潘玮柏晒婚礼照!宣云穿50万婚纱出嫁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科技要闻

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手机
健康
数码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旅游要闻

龙门港之旅,传承与现代交汇

手机要闻

Redmi K70 Pro发布:2K中国屏+三代骁龙8 售价3299元起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数码要闻

小米电视S Pro体验:千级分区MiniLED面板 高屏占比显示效果惊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