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安大略湖的北畔,多伦多这座大都市似乎从来不缺观光览胜的游客。
每年九月,短暂的夏秋之交,影迷、记者和明星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国王路350号,那里是多伦多电影节(TIFF)最主要的据点——灯箱剧院,平日放映艺术电影时门可罗雀的景象不复存在。
同样承办TIFF放映的皇家亚历山德拉剧院和威尔士王妃剧院就在不到百米处,华灯彻夜照亮伫立在两个街区外的国家电视塔。
▲多伦多电影节主要据点——灯箱剧院
被誉为“北方好莱坞”的多伦多折射了美国电影业和加拿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作为北美最大电影节的举办地,它也见证并参与着好莱坞的风雨。当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工业、技术与技法之间的对立变得愈发紧绷,这座以“村”自居的大都市架起电影的历史与未来。
不同于慕大都市之名而来的游客,常住多伦多的居民更乐于称它为“多村”。
尽管人口密集,但城区面积并不大,发达的公共交通让市区和近郊的通行极为便利。“村”并不止于地理意义,轻松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多元的社群文化也是此名的重要由来。
即使你变成一只巨大的小熊猫,多伦多仍会给你一个拥抱,《青春变形记》跟随着小美的足迹勾勒出这座城市的剪影。
她的家和家族祠堂坐落于唐人街,位于多伦多大学西南角的“士巴丹拿道”不仅是许多中国移民的家,还凭着众多亚洲餐厅满足着世界各地食客的味蕾。
▲《青春变形记》还原多伦多唐人街
当变身小熊猫的小美挣脱母亲的管束从房顶出发,奔向正举办演唱会的罗杰斯中心时,多伦多的繁华夜景尽收眼底。
▲《青春变形记》中的美丽夜景
“多村”的包容也无法离开边缘群体的努力。2000年,划时代的美剧《同志亦凡人》问世,虽然背景设定于美国匹兹堡,实际上在多伦多拍摄。
剧中出现的两座酒吧Fly2.0和Woody’s均位于教堂街附近。如今,经营了二十年的Fly2.0已经停业,但只要迈入教堂街的任何一间酒吧,你都会亲眼看到宛如剧中的热烈景象。
▲《同志亦凡人》剧照
还记得抵达多伦多的次日,看到后街每家商户门口飘扬的彩虹旗,踏上六色彩虹人行道时,才意识到自己住在了一个历史悠久的酷儿村。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位于多伦多东郊的“教堂—韦尔斯利”街区因低廉的租金吸引了众多性少数人群开办酒吧和俱乐部,它见证了恐同者对酷儿们长达数十年的骚扰,以及性少数社群展现的爱与韧性。
▲多伦多的酷儿街“教堂—韦尔斯利街区”
与一位研究电影的教授攀谈时,她曾戏谑地表示,在看许多好莱坞电影时,自己没法不出戏,因为“那绝对是多伦多的天际线”。
作为除洛杉矶和纽约外北美第三大影视基地,多伦多因其丰富的自然和建筑景观和高额的政府补贴,吸引了数百个剧组前来取景。
201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全程在多伦多拍摄,女主角艾丽莎家楼下的剧院就是著名的梅西剧院,它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设计灵感来源于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帕拉第奥设计和摩尔式拱门体现了设计师对新古典主义的偏爱。
▲《水形物语》在多伦多的梅西剧院拍摄
艾丽莎工作的研究中心取景于多伦多大学世嘉堡分校的一幢教学楼,通过对建筑外部稍加装饰和蓝绿色调为主的后期校色,这座现代主义建筑变成了冷战时期的军方实验室。
美剧《使女的故事》同样是多伦多的常客,由于原著作者阿特伍德的知名度以及拍摄六年间剧组在当地招募群演之众多,它在多伦多家喻户晓。
▲《使女的故事》在多伦多取景
第四季琼从基列国逃亡至加拿大之后,剧组终于可以不用顾虑多伦多的地标性建筑会出现在画框中。
第五季,琼和卢克目睹女儿汉娜出现在广场屏幕的电视直播上,他们所在的正是多伦多最繁华的街区之一伊顿中心,由于人流众多,剧组在拍摄时也仅围起广场一角。
▲《使女的故事》第五季剧照
至今已办至48届的多伦多电影节,是影迷在欧洲大陆以外最佳的朝圣地,导演和演员们都希冀在此敲开北美市场和颁奖季的大门,多伦多市民似乎对明星也司空见惯。
有些明星会选择从国王街红毯下车高调现身,还有一些选择隐入人群。
▲Lady Gaga和布莱德利·库珀2018年在多伦多电影节高调亮相
从去年开始,多伦多电影节已经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平日车流量巨大的国王街被改为步行街。热情的志愿者们在街头与剧院间穿梭,刚散场的观众意犹未尽,是这些时刻让人不愿与多伦多告别。
↓10月刊开始预售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