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俄罗斯战败,中国将做三件大事,或可直接影响俄乌战后世界格局。
俄乌战争的结果扑朔迷离,俄罗斯看似具有优势,实则各项问题暴露无遗。如果俄罗斯遗憾落败,那么作为他们伙伴国家的中国,将有三件大事不得不做。
这三件事情分别是什么?如果俄罗斯战败,世界格局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美国智库专家近日从俄乌战争交战双方的资源储备和战场表现情况分析,得出了一个较为确切的结论,俄罗斯的优势正在逐渐丢失。
一年多以来,俄罗斯一直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不同于源源不断接收西方国家物资的乌克兰,他们所有的战斗工具,从设计到研发,从制造到运输,都只能依靠自己。
战争时间拖得越久,它对俄罗斯国内生产能力的考验就越大。一旦俄罗斯撑不住,生产链断裂,这座大厦就极有可能轰然倒塌。
而如果俄罗斯战败,与他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一定会受到猛烈的冲击。
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之中,在西方国家的围堵当中,中国要想稳住脚步,继续向前,必须要做好三件大事。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所以第一件大事,就是稳固我国的经济秩序,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减少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
众所周知,2019年,中俄两国战略升级,关系更加密切,合作也更加全面,这算得上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件。
只是它虽然给双方带来了共赢的局面,但弊端也相当明显。有利之处在于,凭借这一关系,中国获得了俄罗斯外贸订单的优先签署权利。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国际能源价格提升速度极快。光是天然气,就提价6倍有余。
我们的确也有一定的天然气资源储备,只是绝对难以应付1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进口能源,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实属必然。更糟糕的是,面对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出口大国,中国还得和其他欧洲国家抢订单,抢资源。
如果他们因为出口欧洲的利润空间更大,选择把欧洲国家当成主要市场,那我们的经济发展局面会更加被动。
好在俄罗斯政府拎得清情况,并没有因为蝇头小利而放弃中国这个珍贵的合作伙伴。
他们向中国政府承诺,今年下半年,他们还会根据我们上半年的使用数据,持续向我们增加出口,并且会把价格控制在相对稳定的区间之内。
无论什么情况,对华贸易一定是他们的优先级贸易。
俄罗斯的保证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最起码能够让我们大大松一口气。毕竟英国等欧洲国家能源公司倒闭、普通居民无气可用的局面,我们并不想在国内看到。
也有网友指出,天然气的波动,反映出我国能源产业的最大问题,对俄罗斯的依赖过大。
他们的国内形势如果波动剧烈,中国的产业也得跟着经历一场地震。他们如果战败,那中国将会失去最有优势的能源供应商。
乌克兰战胜俄罗斯,基本可以等同于西方国家战胜俄罗斯。届时,毛熊将会成为西方人饭桌上的饕餮盛宴,任由他们瓜分干净。
而中国,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会因为俄罗斯的倒下,出现供应链断裂的情况。能源产业只是其中的典型,所有与俄罗斯进口物资相关的产业,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比如钢铁,比如粮食,比如部分经济作物。
要想规避风险,那我们就得提前做出改变,增加中国对其他资源优势类国家的贸易订单,逐步减少与俄罗斯的订单数额,降低对他们的依赖。
粮食进口,我们可以分别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也算是分摊了风险。
钢铁进口,东方的越南和西方的德国都是资质不错的合作伙伴。至于能源产业,我们可不能浪费了现在在中东建立的优势。
当然,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最好还是不要等着其他国家点头。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在关键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件大事,那就是扩大中国与更多国家的合作领域。简言之,推进多边协商合作。毫无疑问,从前与现在,俄罗斯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我们会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会在国际舞台上把枪口一致对准美国,会在地缘格局上共同协商洗牌。俄罗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会直接对作为伙伴国的中国产生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遏制霸权主义的问题上,中俄两国互为盾牌。因为顾及中国,美国不敢对俄罗斯赶尽杀绝,反之亦然。
可如果俄罗斯没有赢,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会全盘变化。
首先是话语权最多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内部,俄罗斯可能会丢掉一个席位,东方过来就只剩中国苦苦支撑。
英国和法国,都将更加向美国靠拢。如果美国再抬一个国家上台,比如对拜登奉承谄媚的印度,那他们就几乎可以在五常内一手遮天。
自然,在世界政治圈层中,他们也能一手遮天。中国独木难支,处境会变得十分危险。而且西方国家没了俄罗斯这层顾忌,恐怕会对中国亮出剑锋。
一旦变成众矢之的,我国的发展压力将会成倍增长,犹如泰山压顶。
因此,中国需要提前拓宽外交圈层,与更多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
他们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天然的排斥,更担心自己成为政治斗争的祭品。如果我们能对他们抛出邀请函,相信他们一定愿意主动走到我们身边。
独木难成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也是最浅显但经久不衰的道理。
2023年5月,中国领导人与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展开了深度会谈,谈话内容不仅涉及到对未来合作关系的强化,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中亚国家,阿富汗。
美国军队已经从阿富汗撤出,中国正好在最合适的节点介入中亚关系,提出以阿富汗为主的方针,并希望中亚五国能与中国一起,行走于自主发展的道路上。
言外之意,西方国家别来沾边。刚果、洪都拉斯、巴勒斯坦……不同大洲、不同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开展访华之行,并且分别与我国政府签订了不同领域的合作项目。
不丹将争议领土归还中国,并强烈表示出加入一带一路经济号召的愿望。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经典案例,在中东地区掀起了和平解决国家纠纷的新风气。中国在中东的合作局面,也因此而进一步被打开。
若是单打独斗,这些国家和美国都不是同一量级。但当他们全都聚集到以中国为核心的圈层当中时,美国也会拿我们无可奈何。
至于最后一件大事,那就得回归拳头,用军事实力说话。军事力量,军队建设,这是国防安全最直接的保障。
如果俄罗斯被乌克兰打败,那么他们的国土很有可能变成美国的又一个军事基地。加上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中国快要生活在美军的包围之中。
我们的国防安全一定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从现在开始,军事建设刻不容缓。
加强军队的战斗能力,并不意味着盲目扩充军队人数。毕竟精兵简政,是从邓公时期就开始的高效率工作。
而且庞大的解放军队伍有多么吃亏,我们在越南战争中就已经见识过了。
它意味着增加人才的多元化结构,战斗型人才,指绘型人才,科研型人才和政工型人才,都得被纳入体系之中。
不同的职能岗位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守长城,有人负责运筹帷幄,有人负责磨刀,有人负责建设上层建筑。默契的配合,是提升能力的关键。
另外,“磨刀”这一环节,我们必须重视。
如今的中国在役军工武器,虽然不敢说世界第一,但最起码也是世界顶尖的水平。天上飞的歼击机,海里游的万吨大驱,陆地跑的火箭炮,一应俱全。
而我们的研发部门,还在马不停蹄地工作之中。
福建舰还没有正式服役,歼-35的具体情况还未可知,空天武器也只是有了个大致的概念。重任在肩,我们一刻不敢松懈。
歼-20已经逼退了美国的军舰,055驱逐舰已经为我国建立了南海优势,战略导弹已经让周边国家胆战心惊。
所有现象都说明,真理只在剑锋之上,拳头够硬,局面才够大。如今的中国,虽不至于枕戈待旦,但该有的危机意识,我们时刻具备着。
俄罗斯的战败只是最严重的猜想,不是必然发生的结果。他们的优势的确不如战争初期明显,但也没有完全消失。
西方国家已经因为对乌克兰的输入而疲惫不堪,乌克兰民众的反战意识也越开越强烈。说不定到最后,局面真能像中国希望的那样,两国领导人能够握手言和。
我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迎接可能出现的“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