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朝时设浑怀障,西汉时期设置第一个建制廉县,距今都是上千年的历史,尽管如此,石嘴山的煤矿资源颇为丰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以资源型城市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资源型城市多数都过度依赖于资源,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而衰,石嘴山大概率也会受到影响,前期有石炭井,如今又出现白芨沟煤矿,相比石炭井,白芨沟煤矿位置更偏僻,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贺兰山中段腹地,城区的西北侧,距离较远,有50多公里,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白芨沟煤矿有一段令人骄傲的历史,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煤矿为代表的能源成为稀缺物资,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白芨沟煤矿成为重点项目,于1966年开工建设,工程进展很快,1972年就正式投产,由1814部队和106部队共同设计施工建设,设计年产30万吨煤炭,寿命44年,是石嘴山不可多得的大型煤矿。
白芨沟煤矿远离城市喧嚣,地处大山深处,繁华的时候却是独立的小世界,繁华程度并不输于一般小县城,整个矿区共有职工4000多人,加上家属人口过万,土石结构的家属楼,砖混结构楼房,整齐地矗立在贺兰山脚下,街道上饭店商店,学校医院一应俱全,用矿工的话说,当年的白芨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白芨沟煤矿毕竟是资源型企业,或者是因为资源枯竭,或者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终有不再开采的那一天。尽管在此之前,白芨沟煤矿做过很多努力,诸如努力改造,提高工艺,或是申报绿色矿山等等,但到2018年,终被定义为落后淘汰产能,没逃脱资源型城市的厄运,矿区关停,工人流失。
时至今日,白芨沟关闭煤矿已经五年多,再次回到矿区感受当年的辉煌,矿区的道路相当干净整洁,看不见粉煤灰,看不出曾经是矿区,临街门面保存完好,清真凉皮、宁夏麻辣烫之类的招牌清晰可见,处处显示的都是繁华,一切都好,就是大街上空无一人,清静得有些可怕。
建国至今已经有70多年,经济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当然这少不了煤矿的支持,更少不了白芨沟煤矿的功劳,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毕竟是资源型社区,有开始一定都有结束,白芨沟煤矿完成使命后被废弃也很正常,不必过度解读,只是如果能想出办法来,把矿区利用起来就更好了,你说是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