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进入金秋十月,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小长假,我国历来有中秋前后吃螃蟹的习俗。
俗话说,“秋风起、螃蟹肥”,“菊黄蟹肥,秋天正是大量螃蟹上市的季节,特别是以阳澄湖为主的南方大闸蟹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蜕壳期,这让不少吃货都充满了期待,早早就预定了,准备做今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螃蟹营养丰富,又是这个季节特有的美味,所以爱这一口的人着实不少,螃蟹,学术上又称短尾下目,属于杂食性的动物,主要靠吃海藻为生,但有时也以微生物、虫类等为食。
螃蟹分为大闸蟹、梭子蟹等,味道非常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而且脂肪含量较低。
不过,从营养成分表来看,螃蟹肉中的蛋白质等含量在禽畜肉、水产品当中只能说一般,还比不上常见的鸡肉、鱼肉等,而其他维生素急矿物质成分也不突出。
所以,螃蟹作为应季海鲜,适当吃点还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多吃,因为中医认为螃蟹性寒,食用过多易损害健康。
另外,由于螃蟹中含水量比较丰富,可以说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容易导致大量的细菌寄生,如果在烹饪过程中没有完全彻底杀灭细菌,就有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甚至导致虫卵钻进肺腑等器官中。
这可不是玩笑话,前两年有一个新闻就是一名男童因为生吃了带有肺吸虫卵的螃蟹,结果导致体内长满了寄生虫,预计数量可能有5000多条,有一部分虫卵甚至已经进入了脑部、胸腔和腹腔等器官,导致部分区域呈现明显空洞。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是很害怕的吧?在我国,其实每年都有很多因为生吃虾、鱼、螃蟹等海鲜的人感染寄生虫的情况,所以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吃海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加热!
一、螃蟹寄生虫的来源
螃蟹寄生虫主要来自于它们生活的环境,包括淡水、海水和河流等。这些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寄生虫的卵或幼虫,当螃蟹摄食时,这些寄生虫就会进入它们的体内。
二、螃蟹寄生虫的种类
1. 肝吸虫:肝吸虫是一种常见的螃蟹寄生虫,它会寄生在螃蟹的肝脏中。如果食用了寄生有肝吸虫的螃蟹,人体就有可能感染肝吸虫病,引起肝脏疾病。
2. 异尖线虫:异尖线虫是一种寄生在螃蟹肌肉中的寄生虫,它会对人体造成肌肉疼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3. 异尖线虫囊蚴:异尖线虫囊蚴是异尖线虫的幼虫形态,它会寄生在螃蟹的肌肉中。食用寄生有异尖线虫囊蚴的螃蟹,可能导致人体感染异尖线虫病,引起肌肉疼痛、腹泻等症状。
三、螃蟹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螃蟹寄生虫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当人们食用了寄生有寄生虫的螃蟹,寄生虫就会进入人体,引发相关疾病。此外,未经充分煮熟的螃蟹也是传播寄生虫的重要途径。
四、如何避免螃蟹寄生虫感染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螃蟹:选择正规的市场或超市购买螃蟹,确保其来源可靠,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2. 注意螃蟹的外观:购买螃蟹时,要注意螃蟹的外观是否健康,是否有异常现象,如肌肉松弛、体色异常等,这些都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的迹象。
3. 充分煮熟螃蟹:在烹饪螃蟹时,要确保螃蟹被充分煮熟,以杀死寄生虫,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注意个人卫生:在食用螃蟹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清洗食具等,以防止寄生虫通过手部或食具传播。
五、结语
螃蟹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吸引了众多人的喜爱。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螃蟹可能寄生虫超多的问题,保持警惕,避免感染相关疾病。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螃蟹,注意螃蟹的外观,充分煮熟螃蟹,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心享受螃蟹带来的美味。
点击下图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
看完文章,记得转发给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想看更多养生常识、疾病预防知识,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奇妙本草”并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